浮躁的背后,是浮躁的“成功学”
浮躁的背后,
是浮躁的“成功学”
2018匆匆过去,
2019年年初的大洋彼岸,美国寒潮来袭,最低气温零下50°。
“微信红利”起初的那几年,大体“逻辑思维”、“咪蒙”渐红的时期,
可以感受到经济繁荣的气息,
万众创业、大众创新,
几乎所有的公共号,都在“贩卖”激情、热捧创业。
几乎所有“鸡汤”的味道,都渗透着“霸气”的感觉
几乎所有故事的叙事主题,都是讲述“致富经”、“英雄梦”。
这两年,慢慢地、公共号的推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经济增长空间的萎缩有关,
大部分的公共号,开始聚焦到“悲情”上。
有关中年危机的,油腻的岁月遭遇命运的转折;
有关奋斗虚无的,这两天盛传的“状元之死”;
推文开始聚焦到“浮躁”上。
“浮躁”成为去年以来,乃至于几年之后的网络主情绪。
“浮躁”的原因,并不因为它初态萌生,
而是由于它一直存在。
“浮躁”,与你我的人生,如影随形。
当你幸福的时候,会发现快感的背后,是浮躁。
当你合群的时候,会发现孤单的背后,是浮躁。
当你满足的时候,会发现努力的背后,是浮躁。
就象《易传》里所讲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成之则性,继之则善。
你生命阳光的背后,都有“浮躁”的影子。
这是生命的常态。
“浮躁”情绪被深化的根本原因,
是 “成功学”。
“成功”,成为这个时代,
唯一被合法认可的价值观,
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成功”被异化为“成功学”:
家庭,你要成功,四世同堂、儿女双全。
财富,你要成功,独栋别墅、豪车出行。
地位,你要成功,财富双收、出则成群。
容颜,你要成功,吹弹可破、万千宠爱。
社会,你要成功,一言九鼎、众望所归。
死亡,你要成功,万人追悼、阴宅隆盛。
“成功学”成功地把“浮躁”异化为“财务自由”。
当经济下行的时候,不成功的标志,就是所谓的“阶层下跌”。
我和几位好友聊过,其实,
无论如何,这个时代是人类最好的时代。
先说一组数据,有关你我生命的数据:
东汉,22岁;
唐朝,27岁;
宋代,30岁;
清代,33岁;
民国,35岁。
没错,是平均寿命。
大唐开元盛世,平均寿命不到40岁。
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39岁。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的时候,自称“翁”,不过36岁。
岳飞冤死于风波亭,已立下不世之功,不过39岁(注意,他儿子岳云23岁)。
我在想,中国古代社会和世界古代社会,
不可能存在“老龄化”问题,也不用研讨“出生率低”的问题。
再看一组数据,有关你我口粮的数据:
民国期间,由于受生产关系的束缚,方法阵旧,技术落后,产量较低。
例1948年淀湖区主要农作物产量调查记载,石浦乡(解放初期石浦、忠节、西河三个小乡),种植水稻16740亩,单产111.35公斤,
小麦2530亩,单产37公斤,
大麦1060亩,单产30公斤。
换而言之,
没有蝗灾、没有水荒、没有旱魃骚扰的前提下,
每亩产量,最高只有这么多。
感谢袁隆平先生。
好多年前,听过邓晓芒先生的一个演讲。
老先生讲,这个时代,读书人再也不用为温饱担忧了,
却永远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了。
其实,“成功学”只能是西方哲学家、传媒学家麦斯威尔笔下“娱乐至死”精神的一种折射。
内化生命的“浮躁”,成为娱乐他人、娱乐大众的符号。
我的浮躁,与生俱来,
就如同我的身体肤发:
它来,即来。
它去,即去。
我不会为我的浮躁而“浮躁”。
春节快到了,
享受浮躁,
享受温情。
“
我们坚信“逻辑改变生活,理性铸造梦想”的初心;
我们秉持“公益知识传播,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