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一我当教师的起点 作者/郭秀芬
相关推荐
-
邂逅版纳(二十五)
邂逅版纳(25) 何国芬 李人毅 作者自述 · 知青奶奶 在我钓鱼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处C字型的二层楼建筑群,挤挤巴巴地住着二十多户人家,这里就是景洪农场五分场的第九生产队.常见到几位老人坐着椅子晒太阳 ...
-
教师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一个起点
教师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一个起点 人与人的相逢,是缘分,但往往只有一段.师生之间的情分,尤为明显.师生的相处,往往只有几年的时间,甚至一年半载.随着学段的升高,多数师生的物理距离更会日益遥远.很多师生一 ...
-
儒帅陈忠和:五年级接触排球 曾在农场当农民
陈忠和出生在1957年的闰月八月十五,也是福建传统中的状元节.他出生在福建漳州龙海石码镇解放东路159号的陈家老宅里,陈忠和的母亲一共育有两子两女,陈忠和排行第四.家里顺序是大哥陈平和.大姐陈淑贞.二 ...
-
【推荐诗人】郭荼|859农场之忆(外四首)
诗人简介 郭荼:本名郭惠莲,女,1952年出生,曾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8届天津知青),后回天津,先后做过工人.干部.中级翻译,副研究员.靠自学取得大专双学历毕业证书.出版诗集<岁月如歌& ...
-
知青岁月 我在七农场当广播员 作者/王惠文
欢迎转载本公众号的作品,转载时 注明转自<唐山知青诗社>.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发布信息,稿件可自行处理. 公众号第71期 我在七农场当广播员 王惠文 1968年9月,我下乡 ...
-
知青岁月 我和兵团战士的情缘 作者/苗瑞广(二)
公众号第94期 我和兵团战士的情缘 苗瑞广 第二次大搬迁 1972年初,团里计划工作会议上明确我们连为"农业连",扩充到3000人.要到远离团部80里外的山沟里建点开荒种地. ...
-
文学原创 ·《知青岁月-致我逝去的青春》- 作者 李鸿雁
编者语: 知青岁月,一个很多年轻人不可想象的岁月.那是一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岁月,那是一个融合了苦与乐.善与恶的岁月,那也是一个充满无助与忧患.悲欢与离合的岁月,很多人生就是在那个时代成长的,留下了许许 ...
-
知青岁月 农场趣事 作者/高文忠
公众号第61期 农场趣事-高文忠 我是1968年下乡到柏各庄农场五场三队的.在农场5年中,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人生,这5年的一瞬间是基石,托着我又走过了5 ...
-
知青岁月 粗瓷大海碗 作者/杨荣昌
公众号第60期 粗瓷大海碗-杨荣昌 星期天,去逛旧书市场,正优哉游哉间,忽然眼前一亮--在路边一个地摊上,我发现了一只粗瓷大海碗,摆在一堆旧物中间,价格不菲.我蹲下来,仔细端详着这只熟悉的粗瓷大海碗, ...
-
戴祯祥:我的知青岁月
我 的 知 青 前 岁 月 文/戴祯祥 难忘的1966年5月7日,97位四川盆地西边灌县灌口镇的城镇青年,年龄从14-25岁不等,为"响应井泉(李井泉,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四川省委第 ...
-
知青岁月 窝头里的秘密 作者/金福
"欢迎转载<唐山知青诗社>公众号的作品,但必须注明转自<唐山知青诗社>." 公众号第62期 <窝头里的秘密> 作者/金福 1960年,正是国家困 ...
-
知青岁月 ▏想说再见不容易 下乡52周年记
1970年9月,招工开始了,多数武汉"老三届"知青是幸运的,最先招工走的同学去了湖北冶炼厂,之后,不少同学进了武汉市安装公司.大家在麻城县城照相馆留下了这张合影 一九七五年十月八日 ...
-
知青岁月 ▏日行百里运木材
我们下放麻城的第二年,省里给知青下拨了建房费,还按每个知青0.2立方米拨了计划木料,靠这点木料建房当然不够.于是队里决定到福田河山区去买. 秋高气爽.那天下午,我们一行5人:民兵排长,赤脚医生,地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