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分享,真的是自私吗?
有一回,在小区的活动场地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两岁多的男孩,手里拿了几个玩具,正在聚精会神地玩,一边还嘴巴“呜哇呜哇”地模拟飞行坦克的声音,很投入。
走过来一个抱着孩子的老人,坐在边上看。怀里的孩子看着看着就入迷,很想拿小哥哥的玩具。于是老人主动搭讪:
“给小妹妹玩一下吧?”
小男孩本能地警觉收回,不愿分享。
小女孩想玩,小男孩不肯,老人思想工作做不通,小女孩就“哇”哭开了。于是老人忍不住埋怨了几句,算是安慰小女孩:
“小哥哥真小气,玩具都不会借个我们玩一会,不喜欢他,不哭,我们去别的地方玩。”
小男孩把玩具捧在胸口,怔怔地目送老人离开的身影。而男孩的妈妈,孩子不远处打着还没有结束的电话。
我突然替这个小男孩感到委屈:孩子不愿分享,就是小气自私吗?
儿童心理学研究:三周岁左右是孩子秩序的建立期,对物品的归属感也特别强。护食、护玩具,占独食、占玩具,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由此,我也想起儿子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记得有一次,我剥了一个橘子给孩子吃,看他一个人把半个橘子吃下,于是问他:“能不能分一瓣给妈妈?”小家伙停下来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手里的橘子,犹疑着剥下一瓣。我心里暗自窃喜,却见他迟疑了一下,然后迅速塞进自己嘴里,紧接着把剩下的几瓣橘子也塞进嘴里,囫囵吞枣,然后他摊摊手说:“没有了。”整个过程,看得我大跌眼镜。
孩子这般自私,这般占独食,正常吗?会不会长大后沿承不太好的品德习惯?在孩子稚趣的护食行为下,估计很多妈妈,都像我一样心中涌起过一阵阵担忧。
但其实,为人父母当然也不必过于紧张,但同时又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个时期,恰恰又是孩子价值观萌芽时期,良好的引导,将对孩子未来的人生观影响深远。
怎么办呢?——孩子需要的是一种秩序感的建立。
我记得在橘子事件以后,我长了个心眼,每次给孩子吃东西,我都会给上他一大份,让他先从爷爷奶奶开始挨个分下来,最后再适时表扬并奖励给孩子吃。有时候,爷爷奶奶疼爱孙子,想省下口食让孩子多吃一点儿,逢此情形,我们都会善意地劝导老人接受并吃下去。
久而久之,他便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有好吃的先想到别人。后来,遇上爷爷奶奶不肯吃,也不需要我们劝,他自己就会好客地坚持让爷爷奶奶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