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人家(四十三)

串场人家(四十三)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保管员算不上什么官,就是个管粮、财、物,而无半点权利擅自动支的人。我一出学校门,时来运转,被代理上了。交接工作完毕之后,羡慕者有之,讥讽者有之,看笑话者有之,极力反对者更有之。但不管过程如何,我还是走马上任了。我何尝不知,这么一个连芝麻绿豆官都算不上的差使,因为我成了不二人选,竟然在全生产队掀起滔天巨浪,我,成了家家户户饭桌上的谈资。

免不了的,传到了二凤耳里。本身就快人快语的她,高兴得手舞足蹈,比吃八大碗,穿新衣还高兴。逢人就夸:我家三哥,要文化有文化,要力气有力气,要相貌有相貌,那个私刻印盒,贪污粮食的坏蛋,早就派下台。三哥做事肯定公道负责,不会出什么幺蛾子。有人拿她开涮,你知道你家三哥的心,咋这么清楚呢,不定是看上三哥了?八字还未见一撇,就帮上了腔,一口一个我家三哥,似要有人跟你抢三哥。

二凤子听了,心里甜滋滋的,像一盆猪油炖心头,可嘴上却出于姑娘的羞涩,脸红到耳堂根,憋了半天,才想起了一句自以为得体,又能护住面子的话:“咋的啦,三哥不能喊啊!他本就是我大姐夫二子的叔伯弟弟,无论从亲戚关系,还是年岁,我就喊,怎么啦。况且三哥人好,我请他帮忙挑粪,他一句话不回,一请就来,来就埋头干活。非气气你们不可”。

好事者未曾想到二凤子一张利嘴,得理不饶人。接着挑逗她说道:人家冯保管堂堂中学生,有文化,有能力,至少也得找个门当户对的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二凤子一下子又想起了三子的扁担。那上面有她二凤子刻的鸳鸯儿,二凤子不懂,三哥那桑树扁担头上,刻的不是鸳鸯,而是二凤子,二凤子以为二,就是两个。两个就是二。人在热恋中的智商低,此话有听头。她在扁担两头,各刻一个,就成了二凤。那样,二凤天天跟三哥在一起。她未说破,别说三哥不懂,就是天王老子,也不懂二凤子的心。

今天听人说了,三哥是想找个有文化的。心里打起了七上八下的鼓。怪不得,这几天二凤子专找三哥的人和不离身的扁担。那上面,有二凤子的心,三哥不懂,二凤子懂。二凤子一想,一个姑娘家,藏在心底深处的秘密,又从未向三哥提过,哪怕是打个哑迷,同三哥说上几句掏心窝子的话。看三哥是不是欢喜我二凤子。起初,二凤子就专门看着三哥的人和扁担。听人这么一说,突然间,似想起了什么。

自从三哥当上了队上的保管,人就不住在家里了。所做的农活,也不全是挑担的事儿,二凤子起初不以为然。可在那朗朗的早晨。三哥的身影,向知青屋移去。那红砖砌墙,红瓦盖顶的知青屋,沐浴着万道霞光,格外地引人注目。三哥只身一人,手中无任何工具。来到屋前河边的码头,似在散步,又似在寻寻觅觅。吕芳从屋内出来,挑着水桶。二凤子眼前一亮,吕芳的肩上,正是三哥的桑树扁担。她确定无疑,又见三哥紧挨着吕芳的肩儿,娴熟地接过吕芳肩上的担子,晃悠晃悠地向码头走去。二凤子脑子一炸,眼前一黑,差点昏了过去,一股无名的伤心与失落直奔而来。如狂涛巨浪,一浪接一浪地拍打二凤子的心。泪盈满眶,转来转去,终于沿着两颊直冲而下。

一担又一担,三哥挑水,踩着自信,挟着追求。一步一步,铿锵有力,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久前,她请三哥挑粪,大相径庭。那是我二凤子求他的,可能三哥情不可却,可能我二凤子自作多情,误把友情当爱情。当时的二凤子,自信心满满,因为她还为他用新毛巾擦过汗。一下子下了六个蛋瘪子,还抓了一把洋糖,是她坐在三哥身旁督阵,一定让他将一大碗连汤带水的全部吃下,她做的蛋瘪子,三哥爱吃,果然,全进了三哥的肚子,那天,她真高兴,问三哥,蛋瘪子甜吗?三哥说:甜到了心里。这五个字,二凤子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想到了这些,又看到三哥在为知青挑水,更反复想起了别人的话。三哥找对象,要找文化与他差不多的人。是真是假。二凤子不信是真的,那天,二凤子为三哥所做的一切,三哥都欣然接受,尤其是吃蛋的时候,三哥好象变成了三弟,二凤子成了二姐,姐的话,弟听着呢。今天看到三哥挑水,二凤子不信是假的。因为别人说的,三哥喜欢文化人,城里人。二凤子不忍再看下去,含着泪直奔回家,宝宝见她回来,直朝她怀内钻去。

我脚下带着小跑,一会儿功夫,五担水的任务完成,今天,我又多挑了一担,作为备份,让吕芳用起来宽松一点。下乡插队两年以来,五个知青还剩了三名,组长唐军已光荣入伍,穿起了军装,走进了军营。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听吕芳说,还有一名可能近期返城,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己经澄清,官复原职。不日,坚守农业阵地的仅剩三人。

我第一次走进吕芳的房间,吕芳端来一盆清水,让我洗了把脸,秋高气爽的天,挑完了水,为吕芳做了些事,自觉与吕芳的关系又进了一层。在老孙的教授下,吕芳进步很快,自己下了很大功夫,房间里没有普通闺房那样雅致,倒是显得有些零乱,靠南窗的桌上,书籍尚未来得及整理,可以想象,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一位才女在灯下攻读。毕竟是第一次受邀,桌上的笔记映入眼帘。不好意思近看,但看得出,吕芳的钢笔字有相当功底。我想,这一点,怕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极大关系。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乔永星,1949年出生在上海,10岁随母亲下放回到盐城新兴公社。1966年盐城中学初中毕业回到农村,在农村生活二十余年后,随知青妻子返城。喜欢写些散文,小说之类,大多是农村生活题材。已完成《串场河畔》、《串场故事》两部系列小说和《学书》中篇小说以及几十篇短篇小说。累计近七十万字。

(0)

相关推荐

  • 曾经有位南京女孩叫吕惠珍

    4月10日,正值阳春三月,我们这些老知青,老姐妹又都来看你了. 55年前的那个夏天,全体知青和马坝的乡亲们为吕惠珍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吕惠珍坟前的青草枯了又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 ...

  • 【记忆】又到高考日,43年前的那场“风花雪月”① ‖ 易旭东

     GAO  KAO  JIA  YOU   又到高考日 43年前的那场"风花雪月"① 易旭东 "最后的知青""78年高考"-- 一幅幅并不遥 ...

  • 皖北解词︱瘪子,凫上水,二狗愁

    瘪子 方言读音:bié zi 简明释义:不饱满的庄稼.理亏. 农耕时代,靠天吃饭是常态.遇有水旱灾害,或者病虫害的年份,庄稼必定歉收.彼时,颍淮人就管那籽粒儿干瘪的粮食,叫"瘪子" ...

  • 串场人家(二十三)

    串场人家(二十三)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开门六件事,油盐酱醋柴米.后被城里人加上了茶.成了七件事.生活水平提高,茶成了普通人家生活之必需,且成了茶文化.据说茶为生活之必需, ...

  • 串场人家(二十四)

    串场人家(二十四)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农村全面推行农业学大寨.怎么个学法?似没有统一的硬行规定.大致上,每生产队为独立核算单位.基层三级组织 ...

  • 串场人家(三十三)

    串场人家(三十三)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过了清明,年越去越远,大忙即将到来,田里的麦子发了身,一天一个颜色,春暖花香,气候宜人,昨夜又下了一场小雨,春雨贵如油,润了麦根,松了泥 ...

  • 串场人家(三十四)

    串场人家(三十四)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男欢女爱,人性的张扬,在未婚年轻人中,显得尤其激烈振荡,无论贫穷富裕,无论文化水平高低,无论性格内敛还是张扬.青春期的荷尔蒙源源不断 ...

  • 串场人家(四十)

    串场人家(四十)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知道吕芳近期的活是晒棉花,为她高兴.身单力薄的城里姑娘,不久前还是个只会背书包的学生,肩不担担,手不提篮,正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纪.因形势 ...

  • 串场人家(四十一)

    串场人家(四十一)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刚回到保管室,孙守成手里拿着个单子,走了进来.彼此打过招呼,孙守成说道:队里为发展副业,多管齐下,决定利用空闲队房,种植蘑菇.我听了感到 ...

  • 串场人家(四十二)

    串场人家(四十二)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听到队里长蘑菇的消息,在感到新奇的同时,尤觉兴奋,有很多的未知数,在等着揭秘.为了不失时机,五间旧屋,被收拾得空空荡荡,开始搭架.兵分三 ...

  • 串场人家(四十四)

    串场人家(四十四)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保管员的事儿,是个邋遢摊盆子,样样要管,样样要问,一脚不到,就是个空门.社员付个口粮,拿个批过了的付款条子,领个风车上的拂板.鹤子,槽齿 ...

  • 串场人家(四十五)

    串场人家(四十五)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身随心转,看到二凤子丢下一句话.在一支小小的桑树扁担上做起了文章.莫非我数次为吕芳挑水,她有所察觉,仅此而生醋妒之意?莫非她不见了我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