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薪火相传八十九载 创新发展经典中医内科|中风
台海网10月17日讯 据福建卫生报报道 泉州张氏中医内科流派历史悠久,从流派创始人张志豪老先生19岁开始在惠安“源记药店”行医算起,至今已有89年。流派历经四代人的传承创新,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日益完善中医特色内科治疗体系,造福许多闽南当地患者。近日,记者走近泉州张氏中医内科流派后人,听他们讲述传承故事。
严谨治学 海滨小镇里走出的经方大师
崇武镇是坐落于泉州惠安县东南沿海的一座滨海小镇,崇武古城更是闻名遐迩,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到此参观。而人们所熟知的古城灯塔,与泉州张氏中医内科流派的创始人张志豪老先生有着不解之缘。
1912 年,张志豪出生于崇武镇,幼入私垫,以四书五经启蒙。15岁高小毕业后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开始在惠安“源记药店”随堂兄张斗南边学药、边学医。
抗战胜利后不久,崇武镇公所邀请张志豪参加重建灯塔会议,会议一致认为灯塔有利于南北船只的安全,也利于渔船的捕鱼。那时的张志豪已经移居泉州行医,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师,乡民们认为他有文化又热心公益事业,推举其主事重建崇武灯塔。
虽然当时的资金并不充裕,但张志豪义无反顾,决然受命,其间还出现资金短缺、工程一度受阻的情况,他心急如焚,和合资股东商议,先垫付了商业资金。1949年夏天灯塔终于完工,成为国际航海组织公布的重要航标之一。
1949年灯塔刚建成时,张志豪(前排中盘脚合手者)等人合影
“被推荐主事灯塔重建,足见当时家乡人对父亲的爱戴。”今年70多岁的张上立回忆道,热心公益的同时,父亲对中国古典医籍,尤其是《伤寒论》的研究颇深,是省内外“经方派”医家代表人物之一。以往医家认为麻黄药是发汗峻药,不宜夏天服用,但张志豪认为只有在发热时才会出现明显出汗,在治疗喘、肿、痹病时,不会有明显的出汗现象。在一例慢性肾炎患者的治疗中,他用甘草麻黄汤加茅根,让患者在夏季连服40天,都没有明显的发汗,而尿蛋白转为阴性,患者治愈,这成为一个典型的案例。
1936年以来,张志豪先后撰写《学习伤寒论第一单元的初步体验》《谈谈伤寒论的发热》《谈谈伤寒论的和法》等40多篇医学论文,分别在《福建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等刊物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张志豪中医”成为泉州中医界的一张名片。
张老手写的处方笺
精研医法 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张志豪擅长内科、妇科各种疑难杂症,在长达60多年的行医过程中提出了“五脏并治,特重脾肾,和调阴阳,护阳为要,以平为期”的学术思想。这一学术思想对于后人在临床治病救人中有重要指导意义。
今年60多岁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省名中医刘德桓教授早期从师于张志豪先生,是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第二代传承人之一。他回忆,张老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在临床开处方时药味不多,注重少而精,认为开方越简洁越能体现医生对疾病把握的准确。“张老用药处方一般8~9味,很少超过12味,遣药灵活、巧妙、有序,且药价低廉,常于平淡中见奇效,凸显其临床用药经验丰富。”
刘德桓教授是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第二代传承人之一
曾经有一个30多岁的妇女因夜晚睡觉烦躁,整日无法入眠,怀疑有人要谋害她,四处找医生看病,看了两三个月一直没有好,后来找到张老。看舌像、号脉后,张老发现,病人除了肝气郁结,还有痰浊,属于痰气胶浊,遂给病人开了个简单的厚朴夏苓汤,服用三剂后,患者豁然开朗,不久便痊愈。
在医法方面,泉州张氏中医内科流派重视辨证论治,认为要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外感重寒热、内伤重虚实。如此则纲举目张,临证诊疾、论治立法将有法可依,不致盲目。最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以一方一药对一病证的治病方法。
在继承张志豪先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刘德桓教授总结出了“化瘀浊益肝肾”的学术思想, 临床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病等心脑 血管疾病及男性不育等多种内科疑难重症,临床疗效显著。
他先后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奖15项,出版《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研究》《刘德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证经验集萃》等专著。此外,他研制治疗中风的经验方“中风康复丸”“中风再造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健脑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参七粉”,治疗高血压的“降压1号方”“降压2号方”,治疗男性不育的“化精汤”“强精育麟汤”“补肝益肾汤” 等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传承创新 打造中医特色内科治疗体系
眼下,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已经传承至第四代,通过张老第二代代表性传人孙伟芬、刘德桓等人的努力,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如今形成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内科治疗体系。2019年3月,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被福建省卫健委批准为“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以泉州市中医院肿瘤科、心病科为例,目前这两个科室正在创建省市级重点专科,对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管性痴呆症、偏头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男性不育等多种内科疑难杂病及中晚期肿瘤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和学科优势。近年来,科室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医内科疾病谱的诊治方法,逐步做到科有优势病种,病有特色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中医院肿瘤科还创新治疗方式,结合经方治疗中医内科杂症,对肿瘤中晚期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让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重获新生。学科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及结构逐渐完善。第三代传承人李毅俊、张旭岗、叶靖、陈文鑫、吴志阳等都是中医后起之秀,在肿瘤内科及心病科均有所建树。
此外,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还积极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先后发表论文数百篇。孙伟芬、张上立、张夏玲等整理的《张志豪论医集》1995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1996年度泉州科技进步二等奖。
“历尽惊涛身尚在,愿将余血荐岐黄。”这是张志豪先生的自勉诗,先人的这首诗也在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传承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造福更多闽南当地百姓。(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