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拓跋宏罢黜尚书大洗牌,斩断过往北魏禁穿胡服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43篇
建武元年(公元494年)九月十一,拓跋宏亲临朝堂,宣布对百官的罢黜或提升情况,他先对诸尚书道:“尚书乃要害之职,并非仅仅是总管事务,处理一下文书,朕的成败得失完全系于尚书。你们担任尚书已经两年了,但从未向朕建议过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行;没有推荐过一个贤才,也没撤换过一个不称职者,这是罪之大者。”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接着,拓跋宏对拓跋羽道:“你是朕的弟弟,执掌要害。但是,你没有勤勉为政、恪守本职之誉,却有结党营私之迹。现在,罢去你的录尚书、廷尉之职,只担任特进、太子太保。”
又对尚书令陆睿道:“拓跋羽初到尚书省时,人们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可是近来偏听偏信、论事不公,而且松懈懒惰,这完全是由于你不能以道义引导相劝。你虽然没有大责,但应接受小惩,特减去一年俸禄。”
又对左仆射拓跋赞道:“拓跋羽被罢黜,你应处以死刑。但是,既然归咎于拓跋羽,就不再处分他人,解除你少师之职,削去一年俸禄。”
又对左丞公孙良、右丞乞伏义受道:“你们的罪过也应处以死刑,但是只对你们进行如下处罚;削去你们的官职和俸禄,布衣留任,如果在三年内有政绩,就官复原职;如果没有任何成就,那就永远削职为民。”
又对拓跋澄道:“你趾高气扬,骄傲自大,所以解除少保。”对于果道:“你不勤于职任,数次以病为借口,亦解除职务,削去一年俸禄。”
其余如守尚书尉羽、卢渊等人,均以不称职或被解除职务,或被罢黜官位,或被削去俸禄,拓跋宏当面指责他们的过失,所受处罚立即执行。
尚书省是国家治理的中枢,拓跋宏将尚书们贬的贬,罚的罚,实际上是否定了他们之前所有的工作,将权力集于己身。
最后,拓跋宏对陆睿道:“北方人常说:'北方质鲁,何由知书!’朕听说后,异常失望。现在好读书、有学识的人很多,难道他们都是圣人吗?完全在于好学与不好学。朕整顿百官,大兴礼乐,是想要移风易俗。朕身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去中原居住呢?还不是为了使你们的子孙后代渐渐习染当地好的风俗习惯,能多闻多见,增加见识。如果永远住在恒山之北,再遇上一个不喜欢诗书礼乐的国君的话,那就难免变得孤陋寡闻。”
陆睿顺着他的心意道:“确实如圣上所说。金日磾如果不到汉朝去做官,怎么能够知名于世呢?”拓跋宏大悦。
十月初三,拓跋宏以太尉、东阳王拓跋丕为太傅、录尚书事,并令其留守平城。
十月初七,拓跋宏亲自前往太庙祝告,又责成高阳王拓跋雍和于烈奉命迁神主于洛阳。十月初十,拓跋宏从平城出发,正式迁都于洛阳。
十月二十九,拓跋宏在信都发布诏令道:“近来听说边境蛮人经常劫掠南方人,使他们父子相离、家庭破碎。朕正要一统天下,像对子女一样安抚百姓,如果像现在这样的话,南方人怎能知道我们魏朝的仁德呢?所以,应该诏令荆州、郢州和东荆州,禁止蛮民强暴掠夺江南人。”
十一月,到达洛阳后,拓跋宏想整理朝纲,澄清流品,让尚书崔亮兼任吏部郎,又令后军将军宇文福测量规划畜牧之地。
重点介绍下崔亮和宇文福,他们都是北魏中后期的重要人物。
崔亮,出身清河崔氏,曹魏中尉崔琰后代。父亲崔元孙是刘宋尚书郎,沈文秀叛乱时,刘彧派崔元孙讨伐,反被沈文秀所杀。
当时,崔亮只有六岁,母亲房氏带着他到历城投奔叔祖、冀州刺史崔道固,十岁时又依靠叔父崔幼孙,因家境贫困,常租书学习。
崔亮的族兄崔光投靠了李冲,对崔亮道:“你怎能一直与笔墨纸砚打交道,而不去依附李冲呢?他家里有很多书,可以借此机会阅读。”
崔亮答道:“弱弟幼妹在家忍饥受寒,我怎能扔下他们,独自一人去享受温饱?我可以到市上租书,怎能去他家看他的脸色呢?”
崔光将崔亮的话告诉了李冲,李冲召见他问道:“你的先人写了一篇《相命论》,读了使人不再产生受利用和驱迫的想法。我把这本书弄丢了,你还记得吗?”崔亮当场背诵,涕泪齐下,却一字不差。
李冲十分惊奇,将他接到家中为馆客,对侄子李彦道:“崔光宽厚静雅,你应该把他当做朋友;崔亮清峻透彻,你应该敬重他。这两个人将来大有作为。”举荐崔亮为中书博士,转任议郎,不久又升为尚书。
宇文福,鲜卑人,祖先是南匈奴单于的远亲,世代担任部落大人。
宇文福的祖父宇文活拨入仕后燕,慕容垂在位时担任唐郡内史,封爵辽东郡公。后燕被灭后,宇文活拨归顺北魏,为拓跋珪所礼敬。
宇文福年轻时骁勇果敢,体力过人,曾担任羽林郎将,后升任建节将军,封爵新昌侯,授南征都将,因攻打南齐有功,授显武将军。
一年前,宇文福升任后军将军。如今,又被授予规划牧场重任。
经过考察,宇文福认为石济以西、河内以东距黄河十里方圆之地适合作为牧场。拓跋宏命他从代地迁移各种牲畜到此牧养,由宇文福具体负责。一路上,牲口没有丢失或减损,宇文福因此被任为司卫监。
拓跋焘平定统万以及秦、凉等地后,由于河西水草丰美,就开辟为牧地,牲畜繁殖甚为兴旺,马匹多至两百余万匹,骆驼一百多万匹,牛羊则多至无以计数。
如今,拓跋宏设置了河阳牧场,时常蓄养战马十万匹,每年从河西把马匹转移到并州放牧一段时间后再转移到南边,以保障战马的供应。

十二月初二,拓跋宏发布诏令,禁止士大夫与民众穿胡服,鲜卑人大多不乐意,由此又引发了一系列风波。

其实,对于拓跋宏的全盘汉化,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因为,自从拓跋宏进行彻底的改革后,北魏就开始走下坡路。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改革也绝不是斩断过往、推倒重来,需要循序渐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