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字帖印刷水平超過現代了!看看王羲之《行穰帖》
王羲之的真迹如今已无片纸传世,唐人摹本无疑是我们最能感知其书法神妙的窗口,事实上,唐人双钩填墨摹写真迹技术之高超,后人早有下真迹一等的称誉。今天我们将王羲之《行穰帖》的真迹高清扫描的局部来看看唐人的复制水平。
王羲之《行穰帖》-1
王羲之《行穰帖》-2
王羲之《行穰帖》-3
王羲之《行穰帖》-4
王羲之《行穰帖》-5
王羲之《行穰帖》-6
王羲之《行穰帖》,原迹已失传。此为初唐时期的双钩填墨摹本,硬黄纸本,24.4×8.9cm。二行,十五字,由北宋徽宗金泥题签和宣和之印,从南宋到晚明之间这个帖子曾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直到为董其昌友人吴廷所藏,才重见天日。董其昌极其欣赏此帖,在后面题跋:“东坡所谓’君家两行十三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者,此帖是耶?”
董其昌题跋
后入清宫,自然难逃乾隆的题跋弹幕及钤印点赞。
近代以来,清宫旧藏散落民间,《行穰帖》也不例外,为张大千所得,算是他最得意的收藏。张大千来日本曾携此卷并一时存放于书法家西川宁处。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号称美国藏中国书法第一名品。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件珍品,西方中国书法藏品地位亦随之大大提高。
以上便是《行穰帖》大概的流传经过。
此帖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应为右军书札的一个片段。
《行穰帖》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有篆籀意味。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综合运用了“单笔”和“廓填”法。例如原迹中的笔画有一尖峰,复制者亦试图再现这一现象。但如果由于用笔时的压力、速度、斜度或墨渗入纸的深度的不同,影响了原迹笔画的轻重或墨色的浓淡,复制人就试图相应地调整墨色,表现出色调上微妙的差异。
《行穰帖》局部1
原作中最细小的不规则处,都再现出来,在局部图放大的几个字中,注意有些笔画的下侧有一两根不顺的贼毫露出,但未逃过复制者的眼睛。复制者的精确还表现在他再现了原作纸张的特征。
《行穰帖》局部2
《行穰帖》局部3
题跋部分
董其昌的题跋也是一大看点,本卷董其昌共有四段跋语,其中较长的有两段,分别以小字与大字书写,最重要和引人注目的是写于1609年的十一行行书,他的书法清俊劲健,用笔既谨严有度,又潇洒闲逸。墨色由浓至淡,由湿至枯。
董其昌小字跋语
这段跋语算是他非常用心的一段,不过整体气势稍逊,董其昌估计是意识到这一点,又在后面作了一段11行大字题跋。
董其昌大字跋语
与《余清斋帖》刻本中的董其昌跋相对照,这种差别就很明显。刻帖尽管刻字精确,但最值得注意的缺点是它无法再现墨色微妙的变化,尤其是明代书家感兴趣的枯笔。这从拖有长尾的“耳”字可以看出:在原作中,向下运笔时墨渐干,产生出细致的条纹,而这在刻本上只能作很粗糙的处理。
附上《余清斋帖》刻本以资比较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