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因果存有敬畏心而不是恐慌(迦摩)
危机到来时,人总会产生恐慌心理。其实,这种恐慌早已经成为受报。因果的诞生是一念妄动而至。我们只是体验或感受到它的发生结局,但永远不可能在最初一念妄动有所觉知。所以,对于因果乃至因果说教甚至所谓佛教因果论,都停留在表层的结局认知。换句话说,当你进入感受的状态而因为感受再次反省曾经开始的缘起,其实已经进入受报的状态。如果面对世间人或面对一个没有修证的世俗人,因果的说教只能让他生起恐惧或恍惚。但凡宗教形式上的因果说教,总是充满各种难以置信的宗教色彩并为之让你产生恐惧以此来减少或降低造业的几率。但从根本无法彻底令信徒觉醒,从而走向真正的修持领域。所以,宗教形式下的因果说教具有一种可操控性和可控制性,也就是面对无知的信徒或看似虔诚的信众,因果的说教总是令他们(她们)毛骨悚然,胆怯恐慌。鉴于此,宗教形式下的因果论,对于正入禅定的大修行人来说不持任何立场。必定,善的说教是没有对与错的,在于人们各自心识领悟而定。可是,严格来说,因果的生成或因果的说教不是唯一,而是在特定的因缘不得已所演绎出来的方便引导。只是这样的方便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误导更多不明因果真相的人们趋向胆怯式的逃避和茫然般的有所寄托。其实,任何所谓精神上的寄托或信仰,都面临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因果模式下的惶恐信奉。对于修行人来说,三界因果的存在,只是为修行提供一种深度洞察的警觉功能,而不至于偏离根本走向贪欲所笼罩的轮回深渊。所以,因果的存在仅仅作为禅境警觉,令修行人有所敬畏,趋向更加纯正的本性而不昏沉和懈怠。
敬畏心,其实就是不破坏自然性的运行轨迹而有所认知,但敬畏心不代表盲目地认可或愚蠢的信奉乃至顽固地执取。敬畏之意在于心的平等圆照。所谓平等圆照就是心智的毕竟演绎。作为一个专修领域的修行人,对待因果是存有敬畏之心的,也就是了达它的真相而随顺无想。前提是如是了达,其次才是随顺无想。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修证或处于意识迷茫状态的世俗人,对待因果仅仅停留在恐惧或恍惚当中而去盲目地依附外界所认可的神佛作为护佑,以此来减轻或降低甚至远离或断绝因果的侵袭。其实,这种看似善意的举动在本质上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愚蠢进程。换句话说,就是变相地变异行为,导致另一个虚幻的依附。恰恰如此,欲想逃避因果却加重了因果侵袭的可能。只是这样的受报变幻了方式产生了另类喜悦和依赖罢了。必定,贪的存在依旧如此。但是,作为正修行人,面对因果不是逃避或依附于所谓的神佛。而是勇敢地去观察它、洞察它、明晰它,从而彻底醒悟。必定醒悟的同时就是因果消解的开始以至完全的冥灭。所冥灭的当然不是因果本身,而是自心妄动。
倘若明晰了因果的真相如同熟悉了暴风雨来临的规律,那么即使面对暴风雨的侵袭如同没有面临。因为心已经生成佛智,而不再妄取世间。
执著于对真相的刨根问底,即便最终的明白反倒让你越加痛苦。因为你忽略了在沉默中逐渐消解的广大,而不是刻意寻求最终的结果——迦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