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 毒

丹    毒
    丹毒是一种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脂染,迅速蔓延的急性炎症。其特点是患处焮
赤灼热迅速向外扩大。本病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发生于不同部位,故有不同名称。
发生于头面者称为抱头火丹,发于躯干者称为内发丹毒,发于腿者称腿游风、流火,新
生儿丹毒称赤游丹毒.
    丹毒的记载,首见于《内经》,称之为丹熛,《素问.至真要大论》:“运气丹烦皆属火,
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嫖是也。”《疡医大全。赤游丹门主论》:“夫一切丹毒
者,为人身体突然变赤如丹之状,故谓之丹毒也。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大,皆风
热恶毒所为”。概括了丹毒的症状,并认识到本病是由于毒热之邪感染所致。至清《医宗
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诸丹本于火邪,其势暴速,自胸腹走于四肢者顺,从四肢攻于胸
腹者逆。”指出了丹毒内攻的特征。
    丹毒的病因以火毒为主,但抱头火丹、流火的证治不尽全同,故分别叙述。并附类
丹毒予以介绍。
    抱头火丹
    抱头火丹是发于头面部的丹毒,又称颜面丹毒。小儿、老年人易患.清《疡科心得
集.卷上》:“时毒,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初起状如伤寒,
令人憎寒发热,头痛,肢体甚痛,恍惚不宁,咽喉闭塞,五七日乃能杀人;若至十日之
外,则不治自愈矣。”具体描述了本病的病因、症状及预后.此外,还看到了互相传染、
流行的特点。
  [病因病机]
  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感天行邪热疫毒之气或风热之邪,化火化毒,风火相煽,风
助火势,袭于肌肤而发。如《圣济总录》:“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
为丹毒。”同时,也有因挖鼻、挖耳、头部创伤,毒邪乘隙而入所致。
  (辨病)
  1  临床表现  初起即有突然恶寒、发热、头痛、胃纳不香等全身症状。局部先起小
片红斑,很快蔓延成大片鲜红,稍高出皮肤表面,境界清楚,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有
的可出现水疱。头大如斗,两目合缝.
  若高热不退,恶心呕吐,咽喉闭塞,汤水难入,则为危候。
  2  诊断要点
  2.1  好发于颜面部。
  2。2  发病前,往往有皮肤鼻粘膜破碎,抓头挖耳、挖鼻等损伤史。
  2.3  初起患部皮肤红肿,或有水疱,边缘稍凸起,与正常皮肤分界明显,自觉灼热,
红肿扩展较快。一般不化脓.
    2。4  有明显的恶寒、发热、头痛、呕恶不适等全身症状。
    3  鉴别诊断
    3.1  面游风毒  病发亦突然,亦可见焮红灼热,两目合缝。但红肿界线不明显,发
病前一般无恶寒发热,问诊有服药或食物史。

3。2  漆疮  有接触油漆史,红肿界线不明显,灼热生津,但不疼痛。
    [辨证]
    1  风热化火证  鼻额部红肿;延及颜面,掀赤肿痛。延及头部,则肿大如斗,口唇
外翻,伴壮热气急。口千唇燥,咽喉不利,不能进食,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2  毒邪内攻证  红肿迅速蔓延,两目肿甚,不能睁开,兼见壮热不退,神昏谵语,
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头身疼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绛,苔黄燥,脉洪数。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l  风热化火证  治宜散风清火解毒。方选普济消毒饮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生
大黄、玄胡粉;咽喉痛,加玄参、生地。
    1。1.2  毒邪内攻证  宜凉血解毒.方选清瘟败毒饮加减。神志昏迷者,加服安宫牛
黄丸(1粒化服);口舌干燥,烦渴者,加玄参、麦冬、石斛。
    1.2  成药、验方    、
    1.2。1  成药  紫金锭胶囊2—3粒,工曰2—3次.
    1.2。2  验方  生地20g,板蓝根30g,黄柏12g。煎水,内服,1日2—3次。
    2  西药治疗
    2.工  青霉素80万单位,肌注,1日2次。
    2.2  红霉素或四环素也可酌情使用。
    3  外治法    ÷、.
    3.1  初起红肿甚者,用玉露散,鲜银花露调敷。
    3。2  草药外敷  仙人掌、鲜马齿苋捣烂涂敷患处。
    [预防与护理]
    1  勿用手挖鼻、挖耳,以免粘膜破损。
    2  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开水。
    流    火
    流火是指发于下肢的丹毒,是丹毒病中较多见的一种类型。本病多发于农民、体力
劳动者及素有脚湿气之人,好发于青壮年,春、夏季节多发。其特点是小腿突然红肿,恶
寒发热.清《外科真诠》曰:“腿游风,生于两腿里外忽然赤肿,状如堆云,焮热疼痛,由
营卫风热相搏结滞而成。宜先砭去恶血。”概括了本病的病因,特点和治疗方法。
    (病因病机)
。  初起多为湿热火炽,由于湿热下注,化火化毒,或素有脚湿气,或有外伤,染毒而
成。后期为湿热久恋,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辨病)
    1  临床表现  初起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胃纳不香,便秘尿赤等全身症状。发于
小腿,局部先见小片红斑,很快蔓延成大片鲜红,稍高出皮肤,境界清楚,压之皮肤红
色减退,放手后又显红色,摸之灼手,肿胀触痛,行动不便。后期易于复发.由于反复
发作,脚肿始终不退,皮肤纹理变粗变硬,患腿逐渐肿大,可形成象皮腿.

2  诊断要点
    2.1  多见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小腿。
    2.2  发病前常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呕恶不适等全身症状。    。  .
    2。3  初起患部有红斑,边缘稍凸起,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自觉灼热,触之稍硬,
红肿蔓延,中央红色逐渐消退。一般不化脓。
    2。4  易复发,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    、
    3  鉴别诊断
    3。1  烂疗  发病时也有壮热恶寒,患处皮肤呈暗红色,1—2日后迅速形成大水疱及
大片溃烂坏死,疮面略带凹形,气味臭秽难闻,流出污脓,带有气泡。
    3。2  蜂窝组织炎  皮色紫红,中央隆起,红肿显著而边缘炎症较轻,境界不清,稍
发硬而坚实,可有深部化脓.    .
    (辨证)
    1  湿热化火证  发于下肢胫足,患肢潮红焮热,痛如火燎,表面光亮,伴恶寒发热、
身倦乏力、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2  丹毒内陷证  皮损漫肿暗红或紫瘀,全身高热,口渴,烦躁,甚或斑疹隐隐,吐
血衄血,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    、
    (治疗罩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l。1  湿热化火证  治宜利湿清热解毒。方选五神汤合萆藓胜湿汤加减。大便秘结,
加大青叶;胀痛,肿久不消,加桃仁、红花、牛膝。
    1.1。2  丹毒内陷证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选清营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若神志昏
迷,吞服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或紫雪散3g(分2次吞)。    ’
    1。2  成药、验方
    1.2.工  玉枢丹,每次1g,每日3次;或六神丸,每次工O粒,每日3次。
    1.2.2  防己、苍术、泽泻各60g,升麻30g。研末,水泛为丸。每日18g,分2次服。
    2  外治法
    2。1  砭镰法  患肢消毒后,用三棱针轻浅砭皮肤放血,以泄热毒。
    2.2  熏洗法  反复发作,已形成象皮腿者,用鲜乌桕叶、鲜樟叶、鲜松针各60g,生
姜30g,切碎,水煎,熏洗患处,每日3次。
  2.3  敷药法  用金黄散或玉露散调敷。
  (预防与护理)
  l  有足癣者,应积极治疗以免复发。
  2  抬高患肢30~40。。
  3  已成象皮腿者,可用绷带缠缚,宽紧适当,也可用弹力绷带缠缚。
    附  类  丹  毒
  本病常发生于手指或手部,与职业有关,常发生于宰猪业、渔业工人以及菜场的鱼、
肉售货员或家庭妇女。以初起患部呈紫红斑片,向四周缓慢扩散,中心渐退为其特征。

[病因病机]
    由于猪骨、鱼刺等刺伤皮肤或接触猪肉、鱼肉,感染毒邪所致。
    (辨病)
    1  分型  本病在发展过程中,可分3型。
    1.1  局限型  多局限于单个手指受伤后1-3日,局部先起一个红点,疼痛、肿胀,
逐渐扩大成暗红紫色斑片,边缘高起,重者表面亦可发生水疱或大疱,灼热瘙痒。若手
指被累,指关节疼痛,活动困难,但不化脓、破溃,约经3—4周即可自愈。
    1.2  弥漫型  在全身可见大小不等、形色各异的紫红色斑片,伴有微热及关节酸楚
不适。愈后可在原处或附近复发。
    1.3  败血症型  病情严重,全身起泛发性紫红斑片。关节酸楚疼痛,伴有壮热、神
昏谵语、烦躁不安.
    2  诊断要点
    2。1  有猪骨或鱼刺划伤皮肤史。
    2.2  初起时手指或手部发现红点,逐渐扩大成一片紫红,境界清楚,灼热痒痛相兼。
    2.3  伴有恶寒发热,烦躁口渴等全身症状.
    3  鉴别诊断
    3.1  蛇头疗  指头肿痛剧烈,色赤掀热,约7天左右成脓,脓出即愈。
    3。2  丹毒  发病突然,皮肤损害进展迅速,颜色鲜红,伴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
    (辨证)
    1  热毒蕴结证  局部有红色斑点,逐渐扩大成暗红紫色斑片,灼热瘙痒,伴口苦、
烦热不适、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2  热毒内陷证  皮疹漫肿暗红,或紫瘀疼痛,伴全身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甚或
斑疹隐隐,吐血、衄血,舌质红绛,少苔,脉数。    。
    (治疗)
    1  内治法
    l。1  辨证论治
    1。1。1  热毒蕴结证  治宜清热解毒。方选五味消毒饮加丹皮、赤芍。
    1.1.2  热毒内陷证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选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高热神昏
者,并服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
    2  西药治疗  选用青霉素、四环素及磺胺药等,均有一定疗效。
    3  外治法  外敷玉露膏或金黄膏。
    (预防与护理)
    l  对肉类、鱼虾蟹加工者及营业员、家庭妇女加强卫生宣教工作,以及加强对肉类
的管理及检疫工作。
    2  患肢宜用三角巾悬吊,局部忌用水洗.
    (古籍选粹)
    《诸病源候论.丹候>)  丹者,人身体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手
足,或发于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
    《外科正宗。火丹》  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有干湿

不同,红白之异,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起风寒,作痒发热,此属心脾二经之火,治
以凉心泻肝,化斑解毒汤是也。
    《外科正宗。小儿赤游丹》  赤游丹,受毒于来生前,发病于有生后。盖身在胞胎,皆
赖父精母血借以生养,父母不能节其欲,多致淫火猖炽、胎必侵受;又不能戒诸厚味,以
及炭火炽熏,重衾叠褥,往往受热,子无弗有及致生后,热汤洗浴,烘熏衣物,触动内
毒,而欲发之时,先发身热、啼叫、惊搐,次生红肿光亮、发热,瞬息游走,发无定处。
先从头额起者,名无奇丹,以升麻葛根汤母子同服。余皆起于腹背,流入四肢者轻,起
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重,有此总皆先砭恶血为要。砭血之后,先用精猪肉缝片贴之一时
许,换如意金黄散,用水芭蕉根捣汁调敷,甚者日换二次。内以大连翘饮、消毒犀角饮、
五福化毒丹。毒气入里,腹胀坚硬不乳者,紫雪散下之。三日后身渐彻凉,砭血之处肉
便软泥,声清腹软,乳哺如常者顺,反此为逆。
    《外科证治全生.流火治法》  患生小腿红肿热痛,不溃不烂,世之医家,惟以刀镰
血出,或以鳝鱼血涂,总无痊愈之日。时常发作复镰复涂而已。须以矿灰化于缸水内,次
日水面上定结一层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对调腻厚,每日拂上二三次,三四日痊愈。后
不复发,医时忌食猪肉。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诸丹总属心火,三焦风邪而成.如色赤亦干,发热作
痒,形如云片者,即名赤游丹,属血分有火而受风也。
  《外科真诠》  腿游风,生于两腿里外,忽然赤肿,焮热疼痛,由营卫风热相搏结滞
而成,宜先砭去恶血,用牛肉片贴之,或调黄柏冰片末刷,先内服红花去瘀汤,次服当
归拈痛汤。
  [现代研究]
  1  发病学研究  丹毒是由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侵入而引起。细菌从皮肤和粘膜的微小
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从而引起急性弥漫性炎症。足癣所致的皮肤损伤是丹毒发
病的重要诱因。此外鼻部、外耳、牙齿的感染病灶也是本病发病的常见因素。皮肤表面
各种创伤、轻微的擦伤,抓伤均可成为致病菌侵入的缺口。丹毒是否发病以及症状的轻
重与患者的易感性和对疾病的免疫力大小也有很大关系。任何使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如长期营养不良、糖尿病、尿毒症等均可成为本病的发病因素。
    另外,到过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的反复发作的慢性丹毒患者,应考虑到伴有血吸虫
病的可能。
  2  临床研究
  2。1  辨证施治  徐宜厚将丹毒分为3型论治:①风热型:主要发生在头面或上半身,
伴恶寒、发热。治宜清热解毒,散风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②肝火型:主要发生在腰、
肋部,自觉刺痒灼热。治宜清肝泻火,化湿解毒。方用柴胡清肝饮。⑧湿热型:以下肢
居多,呈水肿性红斑。治宜清热化湿,和血通络。方用萆薢渗湿汤。郑则敏以普济消毒
饮加减治疗头面部丹毒(风热上扰),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腰肋部丹毒(火郁气滞),以
萆藓化毒汤合五神汤治疗下肢丹毒(火毒夹湿)。伴象皮腿者加赤小豆、丹参、苍术、
黄柏。
  2.2  外治方法  郑则敏根据丹毒发生的不同部位而使用不同外治药物。如发于颜面
者用紫草油(紫草30g,黄连3g,冰片0.3g,茶油500m1)涂患处;发于下肢者用金花

散(煅石膏30g,广丹1.5g,冰片0.3g,共研细面),麻油调敷患处。象皮腿者用金黄散
调蜜水各半外敷。龚景林用马勃、朴硝各90g,冰片5g,共为细面,与捣烂的鲜马齿苋
90g,适量麻油调成糊状外敷。张容用生大黄20g,土茯苓lOg,穿心莲15g,金钱草15g,
贯仲15g。文火煎,水开后10-15分钟,取汁200ml,洗患处,每次10—20分钟,每日
2次。
    3  单方验方  窦金华等用芒硝湿敷治疗丹毒。其方法是芒硝250g,溶于500ml开水
中,待凉,用其溶液浸湿毛巾敷患处,一日4—6次,24小时后更换新鲜药液。一般3—5
日即愈。也可用蚯蚓1条,洗净,加入白糖适量,外涂局部。
    [述评]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粘膜的细微破损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弥
漫性炎症.其症皮色掀红如丹,界限分明,一般不化脓,但有复发倾向。丹毒根据其发
病部位分为抱头火丹、流火。其病机多为血热内蕴,郁于肌肤,复外感外湿毒热之邪,内
外之邪结于皮肤,客于络脉,使气血凝滞而发病。病发头面者,多为风热上扰,以散风
凉血为主;病发于腰肋,多为肝脾湿火,以清肝利湿为主;病发下肢者,多为湿热化火,
以利湿解毒为主。部分患者毒邪太盛,或正虚不能抗邪,以致红肿迅速蔓延,势如燎原,
壮热神昏等毒热入营证。临床上必须配合西医的抗生素治疗,方可转重为轻,提高疗效。
    本病易复发。因此,应彻底治疗足癣、皮肤皲裂、鼻窦炎等原发感染病灶。

(0)

相关推荐

  • 中医外科学-丹毒-笔记

    临床特点及不同部位丹毒的病名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本病发无定处,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如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 ...

  • 附 类 丹 毒

    附  类  丹  毒   本病常发生于手指或手部,与职业有关,常发生于宰猪业.渔业工人以及菜场的鱼. 肉售货员或家庭妇女.以初起患部呈紫红斑片,向四周缓慢扩散,中心渐退为其特征. [病因病机]     ...

  • 『皮肤病中医经验集成』丹 毒

    丹毒是一种皮肤突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伴有发冷发热的急性皮肤病.本病发病急剧,有皮肤擦伤,挖鼻或足癣史.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以小腿最为多见,头面部次之.在中医学中,发于头面部的称为"抱头 ...

  • 鸿钧道人为何要逼着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老子吃下要命的毒丹?

    鸿钧道人为何要逼着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老子吃下要命的毒丹?

  • 张升发‖丹凤一退休教师的四首抗击“新冠毒肺炎”诗词,醉了你我他

    瘟疫来袭(七律) 庚子岁首疫魔降, 长城内外遭祸殃. 白衣天使驰援鄂, 除夕舍家赴战场. 自有金猴千钧棒, 敢教恶魔再猖狂. 同心协力担使命, 笑把真爱人间扬. (2019年腊月30晚) 抗击&quo ...

  • 凉营清气汤治疗丹痧毒炽气营证

    凉营清气汤 <喉够症治概要>:凉营清气汤 处方犀角尖(磨冲)1.5克 鲜石斛18克 黑山栀6克 牡丹皮6克 鲜生地18克 薄荷叶2.4克 川雅连1.5克 京赤芍6克 京元参9克 生石膏24 ...

  • 丹道四大秘丹之毒龙丹制法与用法

    毒龙丹原是玄门四大丹之一,后来被江湖医生窃去,更名"黄金顶",遂成为江湖医生的囊中秘药.唯他们未得到马钱子的真正炼制方法,效力总不如毒龙丹为更有效.江湖医生即民间医生,他们同行中人 ...

  • 炼一炉好丹(十一)蓝锡:荒古异兽,侍人三千年,性畏霜雪毒难辨

    锡与蜥蜴在上古肯定有某种联系的.不然不可能发前一个字的音,形旁又与后者重合.可能是因为蜥蜴的皮肤的闪光与锡矿相同.可能是两者都很柔软.古人造字不是随心所欲的.只是两者间的联系已经被人所遗忘.不过说回来 ...

  • 用了升风倒毒丹、类风湿增生病好完

    用了升风倒毒丹.类风湿增生病好完 专利申请号:99106851.3 专利权人:杨智云 本发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拔毒消骨之功能.用后无毒副作用.经临床实际使用治风寒性腰腿痛,能拔出白色毒水,治风湿热能 ...

  • 王女圣丹排毒丹治疗型/排毒养颜缩阴 玉女缩阴丹

    王女圣丹排毒丹治疗型/排毒养颜缩阴 玉女缩阴丹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赖气血所养.任冲二脉均起于胞中,且任冲分支上升到面部,绕口唇,到承泣穴与睛明穴.任冲二脉气血充盈是女性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