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子到大宇宙,探索无止境—中国散裂中子源公众科学日

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中子源路一号中国散裂中子源
活动安排:
开幕式:2021年5月22日8:30 A1综合实验楼
学生专场:2021年5月22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4:30
成人专场:2021年5月23日上午8:30-11:30
一、学生专场日程安排
参观路线:A1 综合实验楼(起点)- B3 RCS设备楼中控室- B7 靶站谱仪大厅-中国散裂中子源大门(终点)
科普讲座安排如下:
上午9:00-10:50
科普报告1:《中子源的秘密》
报告人:殷雯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殷雯,博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高能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 多物理谱仪的负责人,屏蔽体和遥控维护组组长。200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多年来从事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物理设计、高能粒子辐射防护的中子物理设计、材料辐照机理研究等,主持多个国家面上基金、973项目子课题、院先导专项子课题项目,2007年和2012年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作访问学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2020年获得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中科院优秀党员称号。
科普报告2:《高能粒子的奇幻之旅》
报告人:黄蔚玲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黄蔚玲,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工学博士。研究领域涉及粒子加速器束流诊断与测量、电磁场与微波系统、蒙特卡洛方法与仿真模拟等。1996年至200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6年3月博士毕业后入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先后参与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环高频关键设备的预制研究、反角白光中子源中子开关设计等工作,2012.10 – 2013.04期间,于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做高级研究学者,2014年起常驻东莞服务于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建设。目前主要负责加速器束流诊断与测量系统的流强测量和纵向形状测量等研究工作,并负责有国家级项目3个,省级项目2个,发表论文9篇,专利成果1项。
科普报告3:《中子照相带你探秘文物的世界》
报告人:陈洁 特聘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陈洁,博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青年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子衍射和成像谱仪技术、实验方法学及其应用。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CSNS通用粉末衍射谱仪组副组长,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负责人。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期间CSC公派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先后在德国海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所和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散裂中子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谢家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重点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维修改造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研究项目。
下午2:30~4:20
科普报告1:《中子衍射-能看到原子的超级显微镜》
报告人:缪平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缪平,中山大学物理学学士、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材料结构专业博士,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经日本散裂中子源学习工作多年,全面参与2台中子衍射仪建设、调试、运营和用户支持工作。2019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负责中国散裂中子源高分辨中子衍射仪建设,该谱仪将成为我国唯一一台超高分辨率中子粉末衍射谱仪,并具备国际先进的超高分辨能力。此外,他在材料研究方面也有丰富经验,擅长同时利用中子、同步辐射光源、缪子、电子等多种先进研究手段对材料电磁特性进行研究,在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
科普报告2:《中子、光子、缪子-探索神秘的微观世界》
报告人:鲍煜 特聘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鲍煜,博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缪子加速器专家,长期从事缪子物理相关研究。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师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加速器大师谢家麟院士。先后在德国、瑞士、美国的顶尖研究所和高校从事科研工作近十年。毕业后长期从事缪子加速器研究,在缪子束线、冷却、及缪子实验方面具有广泛经验。作为主要人员完成了国际首次正缪子束团压缩实验,在《物理评论快报》(PRL)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实验结果。作为子项目协调人参加高能缪子对撞机的设计和模拟工作,完成了束团合并、最终冷却等重要环节的设计工作。目前领导团队从事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缪子源研究工作,承担多项国家及中科院项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科普报告3:《空间望远镜与宇宙烟花》
报告人:熊少林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熊少林,博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从事空间高能辐射现象的探测研究,主要包括宇宙伽马射线暴、引力波、磁星爆发以及地球伽马闪等。目前担任“怀柔一号”极目卫星(GECAM)首席科学家,参与的空间科学项目包括:慧眼空间X射线望远镜(Insight-HXMT)、天宫二号天极望远镜(POLAR)、费米空间伽马射线望远镜(Fermi/GBM)、空间变源监视器(SVOM)以及增强型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eXTP)等。
二、成人专场日程安排
提醒:18岁以下未成年人请预约“学生专场”,孕妇和放射性禁忌症患者不适宜进行。
参观路线:A1 综合实验楼(起点)- B1 直线设备楼- B3 RCS设备楼- B7 靶站谱仪大厅-中国散裂中子源大门(终点)
科普讲座安排如下:
上午 9:00-10:50
科普报告1:《同步辐射光源:从一代到四代》
报告人:董宇辉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董宇辉,博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多学科研究中心主任。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资助在意大利Trento大学材料工程系进行访问研究,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在意大利Trento大学材料工程系任客座研究员,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现为高能所副所长、多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光生物学学会主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生物大分子委员会委员。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长期致力于利用同步辐射综合方法进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近年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一是在发展蛋白质结构解析先进实验技术和方法学方面,曾推进蛋白质晶体衍射与X射线小角散射方法相结合研究蛋白质溶液结构,首创了一种不需要反常散射或同晶置换即可解析全新蛋白结构的相位迭代法(被美国物理学会的同行评价为“相位解析问题上的重要进展”);发明了对参与衍射的蛋白质晶体尺寸进行校正、使得必需的衍射画面数目降低一个数量级等方法,推动了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应用于晶体结构解析的技术进步;二是在大科学装置研发方面,主持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的建设,为国内蛋白质结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高效的实验平台。任“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副总经理、“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常务副总指挥,负责科学目标确定、光束线站建设和技术研发。
科普报告2:《捕捉1/4世界》
报告人:赵洁 副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赵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参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安装与调试,并作为核心人员承担全探测器中微子振荡数据分析。2015年开始主要参与江门中微子实验,负责江门中微子实验低本底控制,并研究太阳中微子、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2015年入选第一届“赵忠尧博士后”,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2019年被江门中微子实验合作组授予“JUNO Young Researcher Award”。202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科普报告3:《当中子遇上硼-探索癌症治疗新利器》
报告人:童剑飞 副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童剑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BNCT实验装置治疗端运行负责人。2005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硕士学位,目前在职博士在读。从2009年起参与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2013年起开始对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设计和建设。
主要负责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靶站核心设备研发,国内首台BNCT实验装置关键设备研发、建设和运行,目前正在对BNCT临床装置关键设备研发。完成了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设备国内自主研制首个低温慢化器等靶站关键设备热设计与优化,为散裂中子源稳定运行和功率提升提供理论基础。完成了国内首台基于加速器BNCT高功率固体锂靶研发,解决了中子产生靶多个关键问题,实现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发表论文20多篇,专利多项。
公众科学日扫码报名
名额有限,预约成功后,我们会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结束后,您的手机将会收到“访客验证码”的通知短信,活动当天凭码入场。
友情提示:
1、参观时请勿携带双肩包等大型包,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2、建议您穿合适的鞋子进行参观;
3、活动当天,观众在无发热、乏力、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前提下,在预约的入场时段内,方可进入;
4、活动过程中请全程佩戴有防护功效的医用口罩,请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保持现场秩序;
5、根据实际情况,活动内容、形式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可能临时(包括但不限于)采取更为严格的限流措施、减少或取消部分线下活动等,如有变化,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敬请谅解。
6、特别声明:公众科学日为公益科普活动,预约报名和现场参观完全免费,谨防上当受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