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不浅的输液:好了一个咳嗽,多了一堆症状

个人简介:张郎中,90后中医,中医学硕士,社区医院坐诊,半日临证半读书,崇尚中医经典,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致力于传播中医思维,让中医思维照亮每个人的生活。

郎中近日接诊了一个患者。
很普通很常见的病——感冒。
感冒这个病谁都能治,
1.老百姓一般随手吃几个感冒胶囊。
2.西医一般成药西药的散弹枪标配再加输液的炮轰加强版配置。
3.中医一般......对不起,中医在感冒这个病上一般都是最靠后的顺位。
这个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咳嗽,无痰,无发热,轻微的鼻涕。就诊过程基本上也是上面的流程下来。先自行吃点感冒药,又去诊所挂了三天阿奇霉素,这一挂,效果很好,咳嗽消失了。但是,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症状:乏力;汗出,动则甚;胃脘胀闷不舒;痰多色白;体温降低,35.7℃。
好了一个症状,起了一堆症状。这是治病还是致病?
即便是这样,患者来了以后还要求输液治疗,郎中苦口婆心一顿劝说,这才答应改用中药试试。
一起来看看这个病案吧。
患者初起症状为咳嗽,六经辨证为太阳病,兼手太阴肺经的病变(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但在此时并没有明显的表现)。
经过输液治疗之后,咳嗽的症状消失了,转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症状。
其实输液之后所出现的病情加重,临床中简直不要太多。只不过这个患者所出现的变症太过于典型,所以不将此病案摘出来作为警醒和提示,于心不安。
下面一一分析每个症状所代表的不同的转归和意义。
痰多
之前患者是没有痰的,治疗之后出现了痰。患者的病情已经由太阳病转到了太阴病。
阳病转阴,说白了就是病情加重了,病邪入里了。
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变差而生成的病理产物。进而这个病理产物向上舒布于肺而成为痰。
输液的液体皆为凉水,进入人体内,需要耗费人体的正气和脾的能量来运化,若脾的运化功能尚可,暂时不会出现症状,若是素体脾虚,则易生痰饮。
胃脘胀闷
上面讲了脾,这条便是胃。
胃是一个接受食物的容器。我们从口而入的食物,首先进入的就是胃。
通常大家习惯于将脾和胃统称为脾胃,将消和化统称为消化。其实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如果非要做个区分和关联的话,胃更偏向于消,脾更偏向于化。
有什么区别呢?
消表示的是物质层面的减少,是物理变化。比如我们吃进去一块大肥肉,人体首先要完成的就是将这块大肥肉变成小的肉糜。这一步就是胃的工作。
化是将这些小肉糜转化为人体自身组织和营养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旧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这一步就是脾的工作。
所以说小小的一瓶液体,威力可不小,脾和胃的系统都受到了损害。患者之所以出现胃脘不适的症状,是因为输液液体的进入,中伤了人体的胃阳。
汗出
输液之前可以先将液体放置于腋下或者腹部,看看身体是不是会打个机灵,看看输液的液体的温度是不是低于人体的体温
进入人体的凉水随着人体的循环进入了身体各个角落。由于输液的液体是低于体温的,所以就需要耗费人体自身的阳气去温化这些液体。人体会派出体表驻守的一些兵力去协助完成这项工作,相对剩余的兵力就会减少,于是对汗液的固摄便会受到影响,汗出便会增多。
乏力
解释了汗出,乏力也就不难理解了。气血疲于奔命,不够用了。
体温降低
体温降低是上述症状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比较重的症状。
此时人体阳气大伤
治疗
补气升阳,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白术12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党参30g,炙甘草15g,当归12g,山药60g,麻黄3g。
6剂后诸症皆减,体温恢复至36.4℃。
好好的一个外感病,最后治成了内伤病。
由于患者平素体质欠佳,原本就有三阴病的层面存在,所以输液之后便很快被引动。若能正确采用中医的方法,患者的病情康复速度定能加快,甚至可以借助本次感冒的机会来达到进一步改善体质的作用。但是由于盲目且无效的输液之后,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虽然咳嗽消失,但是却出现了诸多的全身症状。
中医认为,咳嗽原本是一件好事。
大家可以模拟一下咳嗽的姿势,咳嗽是一种向上向外的形态。
当外界有邪气(比如风寒)入侵人体时,人体便通过咳嗽的方式对抗邪气的入侵,来达到保护人体的作用。所以咳嗽本身并不是坏事,这最起码说明人体还有着最起码的抵抗。
就好比抗日战争一样,当日本入侵时,是奋起反击捍卫家园还是丧权辱国,是惨烈的战争还是黑暗笼罩下的平静,答案不言而喻。
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存在“全民输液”的现象。滥用抗生素、挂吊瓶、小病大治的“过度输液”,既与世卫组织的“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用药原则背道而驰,也不利于患者安全。
产生全民输液,过度打吊针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国家形成的以药养医的机制。医生看病不值钱,医生在看病的过程中其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转而从药费上去寻求补贴,因此,病人用的药越多,医生从中得到的报酬就高,无形中,医生不仅鼓励患者输液,还一上来就使用高级昂贵的药物或抗生素,甚至是重复用药。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过度输液已达泛滥成灾的地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中国特有的怪现象。
另外,患者在治疗中形成了一个误区。人们普遍存在“输液好得快”、“输液补充营养”等想法,一些人不论大病小病,一进医院看病就要求打吊针输液,输液似乎成了治病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如果医生不同意还会发脾气。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2004年在全球发生的160亿次医疗注射中,中国发生了50亿次,是世界注射次数最多的国家。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平均到13亿人口,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里挂了8个吊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在医院的门诊,输液率高达60%~70%。与之相关的抗生素、抗菌药物年消费量远超国际水平。
思考
日本的汉方之普遍,民众之认可,我每每看到,即羡慕又痛心。
欧美各国,看中医是一种贵族服务,针灸和中药的代价要远远高于西医的疗法,但是还是有更过的外国人乐此不疲。
反观我们自己的国家,中医发源地的祖国,
还在为了中医科不科学争论不休,还在为经络存不存在争论不休。
方舟子们这些跳梁小丑时不时会跳出来恶心你一下;
中医的砖家们都在做中药的药理研究和小白鼠的科研大项;
我们的民众们,仍然执迷不悟地迷信着西药激素抗生素。
面对输液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问题,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