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暨华夏国际诗会初选:437号徐辉

飞翔的风筝,匍匐的影子
——小说《偷影子的人》与《追风筝的人》之比较
徐辉
□徐  辉
这几天,一直在读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温情疗愈小说《偷影子的人》,感受小说给我带来的温馨、诙谐、爱、喜悦和忧伤。它清新又纯真,充满了“小小的幸福感”,让我度过了很美妙的阅读时光,也为我保留了心里归原始的悸动和处子般的无邪。它犹如炎热夏日一脉清凉的风,给我一种无比的宁静和安详。小说里多次提到风筝,由此,我想到了不久前读的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两部小说都不约而同写到了风筝,写的也都是童年里关于成长的困惑和青春中关于情爱的故事,具有可比性,于是在读完《偷影子的人》又将《追风筝的人》对比重温了一遍。
风筝,成了两部小说的关联,成了童年时光中梦想的载体,成了成长过程中情感的出口。两部小说中,一写风筝,一写影子。如果现实中高高向上、飞翔在半空,要用双手控制飞行的风筝是真正意义上的风筝的话,那么,影子就是匍匐地表,向下飞行的另一种“风筝”,它不需要线的约束,或者说,它的线就是你的双脚。就我看来,风筝和影子一样,都可以叫风筝,或者都可以叫影子。风筝其实是人心和梦想在天空飞行的“影子”,而影子也不过是情感和现实在地表匍匐的“风筝”,或者干脆说,天上飞翔的风筝就是地上匍匐的影子!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他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与侮辱时,胆怯的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跌落一地,继而破碎的声音。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灵魂变得摇摆不安。但为了推脱责任,阿米尔最后甚至栽赃陷害哈桑,让他抱憾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一起发力,让他无法呼吸。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幡然醒悟,选择了勇敢坚强,变得义无反顾。他“明知山有虎,偏听偏向虎山行”,明知前路凶险却置身不顾,勇猛前行,只身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心灵的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园,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在他得知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时,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生命与灵魂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这无疑是一种情感的固置,是一个时代、一场战争对生命的挤兑和对人性的倾轧……阿米尔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这风筝所代表的就是童年的友情和社会的正义,是情爱的回归和人性的复位。由这只风筝,他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风筝的意义——虽说是以生命为代价,以救赎换友情。但这于他,无疑是值得的,也是必然的。
书中,作者用细腻平淡的笔触,为我们真实地还原了阿富汗喀布尔,娓娓道来一段人性的救赎。语言平实而力透纸背,感强烈真挚而不造作,仿佛一位老朋友向你诉说他曾经经历的故事。“为你,千千万万遍!”铭刻在心底的声音是永恒的忠诚誓言,哈桑坚定澄澈洞察一切的眼神从一个少年的眼中,直达另一个少年的心扉,二十多年来不停歇地煎熬拷问着懦弱的灵魂。亲情、友情,欢笑、背叛,汗水、血泪,树荫倾泻的阳光,顺窗而下的雨水,最珍贵的感情,最鄙夷的沉默,独自咽下的悔恨,难以置信的身世,执着奉献的生命,连同风筝和那张带着兔唇的圆脸在阿富汗这片被宗教信仰与真诚热情缠绕,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上交织成震撼人心又回味悠长的交响曲:“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说,看完后也让我有很多感想。小说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在小说中,风筝是一个表征,是一个隐喻。小说开头和结尾重叠在一起,成为两幅相似的画面:广漠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笑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这一幕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两代人之间反复地上演着,但每一次的重复之间,生活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幅画面也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被不断染上新的颜色,从孩童天真的视野堕入世事变迁的悲哀之中。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和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心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作者以魔幻的笔触贯穿全文,娓娓述说着催人泪下的亲情,浪漫感人的爱情和不离不弃的友情。清新浪漫的气息和温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织,让童年的隐秘的青春的青涩无比美妙,却又酸痛可人。
而在《偷影子的人》中,风筝仍然充满了童心的纯真和情感的炽烈,延续着一种人性的美好和幸福的向往。小说中,最震撼读者的魔幻之处在于她赋予主人翁一项特异功能——但凡男孩的影子跟别人的影子重叠时,他就可以与其影子交流,继而“偷走别人的影子”。故事发展虽然以奇幻为线索,但却走的是温馨情感路线,读者陪伴着男孩从懵懂到成熟,感受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无限能量。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小男孩,因为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而强大,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听见影子主人内心的声音,拥有与影子对话的能力,因而能看见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从而帮助影子主人缓解痛苦,抚平忧伤,带来希望。于是,他开始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做他们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了点亮,和生命的小小光芒。然而,影子也是有情感的,有诉求的。偷影子让他感到快乐和满足的同时,也让他变得疑惑,甚至背上包袱,陷入困境。
在《偷影子的人》一书,马克·李维既没有炫耀自己的写作技巧,也没有糅杂过多的现代元素,只是用平实的笔触,娓娓而谈。小说情节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对悬念的设置也没过多讲究,故事也没有什么太激烈的矛盾冲突,只是以淡淡的口吻给我们讲述一个充满温情和爱的故事,满满的都是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人性的思考,如一脉清风,似一泓流泉,让心灵归于清澈澄明,让情感得到温暖和慰藉。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自己藏身于人物背后,以影子为载体,用影子说话,借用各色影子诉说人物的悲欢离合,叙述心中久违的梦想。
马格的影子既是一个恶魔,也是一个弱者,让男孩因恨生怜。他特别讨厌的情敌马格的影子是他第一次偷的影子。他虽说对马格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但在他不经意间偷走了情敌的影子后,却对其也产生了深深的同情。透过影子,他看到了马格与爸爸一起去打猎的情景。马格爸爸要马格替他赶出猎物好让他射杀,为了阻止这场屠杀,马格故意让小动物们逃走。爸爸责怪马格一无是处,只会赶出低劣的猎物。他不再羡慕情敌的高大,而是感觉到一股深沉的悲伤。在看到马格一家用餐的情景——没有餐桌上的聊天,没有“今天过得如何”的温暖家常,父母甚至完全不在乎他有没有写功课——小男孩明白了那股突然的心酸所为何来,他是为在马格和笼罩在马格家的冷漠而难过。这是谁的过错?本来该恨马格的却因他的影子又对他改变了态度,他是该继续恨马格,还是退后一步,同情并怜悯他呢?于影子而言,他又是该感谢影子,还是该记恨影子呢?
吕克的影子意味着疑惑和反复,它向人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向往的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不离不弃的好朋友吕克从小就憧憬着当一名医生,但其父亲偏偏要其继承家里的面包店,起早摸黑日复一日地制作面包。然而吕克的影子却出卖了看似幸福开心的主人,向主人翁透露真相:吕克作为长子,为了挑起家庭的经济重担,放弃了没有勇气继续追逐的梦想。影子请求帮助主人改变人生。主人翁代替好友向其父亲说了这个他一直以来没有勇气说出来的梦想。后来,吕克最终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得到了去追逐与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实现了当医生的梦想,然而,现实却是,朋友觉得还是当面包师更能带给他幸福。可见,有时候人们向往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真正喜欢的在表面上可能又不是那么光鲜亮丽。他明明帮了吕克,却是费力不讨好,这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也是他在偷吕克的影子时万万没有想到的。
让小男孩信守诺言、重新找回自己的影子是克蕾儿。某年灿烂的夏天,他在海边邂逅一位又聋又哑的女孩克蕾儿,并许下了日后重逢的承诺。“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他在偷走了拥有大提琴般笑声的女孩克蕾儿的影子多年后,是心灵空间那只高高飞扬的风筝让他看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心,又重新回到她的身边。她既是男孩生命中不知道姓氏的过客,又是永远的恋人。童年时的小女孩,今日蜕变成了女人,一段青梅竹马的回忆,一个时间之神没有应允的愿望,是因为那只风筝让他心灵的回归,找回了曾经的自我,曾经的真爱。可以说,克蕾儿的影子就代表着心灵的苏醒和回归,给我们以爱的召唤。
苏菲的影子让小男孩无所适从。小男孩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医生,终日忙碌。而他与女友苏菲的关系也总是不尽如人意,既像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又并非无话不谈的恋人。两人的关系总是看似亲近,又好像很远,忽左忽右,若即若离。通过与男孩的接触和交往,苏菲越来越觉得自己只是男孩生活里的一个影子,男孩却在她的生命里占有重要地位。可两人无论如何努力,就是无法合拍,他们之间总像隔着一垛墙,心无法真正靠近并合二为一,后来苏菲觉得和男孩也并不合适自己,就离开了他,两人的爱情只得不了了之。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苏菲或许只是男孩的影子,他们之间没有爱,有的可能只是依赖和习惯,互相依赖,相互习惯,仅此而已。
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则是另一个飞扬在天空的自己。它飞过去,童年成为内心最真实的梦境;又飞过来,情感成为最彻底的救赎。在《偷影子的人》中,影子是另一种人生,它天天紧随主人,却未必与主人一条心,他喜欢搞小阴谋,这阴谋时大时小,时长时短,有时让你踩在脚下,有时却逃之夭夭,而成长的情感也因此或明或暗,只能依稀辨识。一个是天空恣意翱翔的风筝,一个是地上匍匐前行的影子。两书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以清新自然,新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苦难史。小说流畅自然,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却奔腾着人性的激情,蕴含着阿富汗这个古老民族丰富的灵魂,激荡着善与恶的潜流撞击,以沉重的笔触向人民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和人性的救赎故事。而后者以清新又纯真的故事,给人们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将读者带入到饱满的童年回忆,让那些我们惯于隐藏、驱隔在记忆深处的记忆,和那些关于我们自己、关于青春、关于童年的一切都满写大爱与真情。如果说,风筝是一种救赎,他们互相挣脱又互相纠缠,逃不出宿命的天空的话,那么影子就是一种反思,它们相互重叠又相互挤兑,却怎么也走不出宽博的土地。
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会选择做空中飞扬的风筝,也必定会有人选择做地上穿行的影子!
作者简介 徐辉,湖南临湘人。爱写作,工书画。今已在《黄河文学》《散文百家》《散文诗》《华夏散文》《西部散文选刊》《散文世界》《延安文学》《读者·乡土人文版》《文学界》《湖南文学》《千高原》《雪莲》《西部散文》《牡丹》等全国70余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余件。出版散文集《淌过诗人的河流》,著有长篇小说《冷城》等各种文集9部。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

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征稿 

暨2021华夏国际诗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示中外诗歌散文新成就,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现和培养当代文学新星加强全国文坛交流,应广大读者作者强烈要求,现举办“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赛暨华夏国际诗会”。

主办单位: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组委会

中华作家网、中华作家联盟、世纪新诗典

征稿范围:海内外从事诗歌、散文创作及编辑工作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编辑工作者
嘉宾评委会:由驻京作家、诗人、评论家、全国报刊主编、门户网站总编、全国文学组织专家领导等构成,每届评委会名单和获奖名单均在颁奖典礼现场公布。
征稿截止至2021年7月10日
宣传支持:中国网、央视网、人民网、CCTV10、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千龙网、东方网、华龙网、南方网、东北新闻网、策兰文化传媒网等百余家媒体电台
征稿内容:
情境高雅、立意新颖、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诗、散文诗、诗词曲赋、散文。题材、风格、发表与否不限,文责自负。
1、诗词曲赋类限3首,散文诗限3章每章1000字以内
2、散文类:限1篇3000字以内
3、图书类:在国内省级以上出版社正规出版的图书,评选完毕获奖图书将返还作者。
4、评论类:限1篇5000字以内。
5、每人只能选择一种体裁参赛一次投稿机会切勿多投,多投无效。
6、电子版来稿一律不退,20日内没有接到入围通知可自行处理不再回复。
评选与奖励
1、入围即初评,再经复评、终评,入围作品在中华作家网、中华作家联盟、中外诗典、世纪新诗典专题展示,作者积极参与转发宣传提高专题阅读量,这也将为大赛评选加分。
2、大赛评出:诗会十首最佳诗歌、诗会十篇最佳散文奖、诗会十大作家奖、华夏文学奖、诗会最佳图书奖”、诗会最佳评论奖、诗会十大文学人物奖、诗会实力作家奖、诗会新锐作家奖、等,均颁发证书、高档奖杯。
3、凡获奖作家均给通知邀请参加诗会、颁奖典礼。
获奖作品在中华作家网展示,获奖者推荐加入中华作家联盟文学院、孔孟文学院、世纪新诗典文学院、中外文学艺术文学院、国际诗人文学院(其一),获奖图书在网站推荐。
4、来稿统一word附件发送至204340029@qq.com
稿件需注明“诗会”,附作者简介、近照1张、详细地址、电话、姓名、微信昵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