撅苜蓿
儿时的记忆里,有一种最温暖温馨治愈的记忆,就是关于苜蓿。无论是苜蓿青青,芽尖嫩嫩的时候去撅苜蓿,还是风起时紫色的苜蓿花随风飘荡,在枯黄的黄土地,就有了一种水彩画一般的美与曼妙,余生,再有艰难、甚或绝境,想起那片苜蓿地苜蓿花,依然觉得人间美好,生活可亲。
长大后,远离家乡,远离田园,在都市的水泥地里讨生活,在人事嘈杂里无所适存,很多次,想起记忆里的苜蓿地、苜蓿花,滋生了无数的神往,此生,何时得自由,可在那片苜蓿地里放飞苜蓿花那样美好的寄托。
世事变迁,无数次地问起家人,家乡的苜蓿能吃了吗?妈妈的苜蓿面、苜蓿菜、苜蓿锅盔,何时可以再吃到。或者,何时可以拍一张紫色的苜蓿花随风的照片,以解相思,也好借得几分可兹慰藉的精神力量。可是常常听到的是父母的哀叹,“难了,家里现在没有什么苜蓿了,只一片,被人看牢着呢,进不去!”几番无奈,╮(╯_╰)╭便渐渐放弃了,求之不得,求而未得,便不如放弃,可是心下明白,放弃的不仅仅是一份神往,其实也舍弃了心底的几分关于美好再现的期盼。人间的美景美色,何其多,天涯何处于芳草,可是却依然有些东西,是你心中的无可替代,无法忘怀。
自此以后,家乡他乡,有了苜蓿的地方,都可解心底的那份遗憾,也都是越得不到越想要的期盼。
陕北的土地,贫瘠而荒凉,那荒凉的土地上,没有成片的苜蓿地,但是这里有一朵,那里有一簇,在并不粗壮的柏树枝下,在这一土愣那一沟壑间,便有朝思暮想的苜蓿。亲人们说,带你去看景,不如带你去撅苜蓿。
撅苜蓿,似乎只有那个“撅”才与那个土生土长的,属于黄土地,亲近大自然的苜蓿相衬,也只有那个“撅”,是无数次听及便觉“眼前生意满”,是属于记忆里的那种心安神往的感觉。没有采撷的文雅,没有采摘的家常,就是“撅”,最纯朴自然的“撅”。
“久在樊笼里,适得返自然”。枯黄的杂草间,丛生的枯枝下,到处找,到处寻,在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中,那一小小的丛生的苜蓿,像极了一个小点,可它是属于黄土地上的绿精灵,是春天的生机,是生计里暗含的希望,是牧牛的宠儿,是农人的可喜,更是我的心头之好,之欢,之爱!
风在轻抚,阳光妩媚。黄土醇厚,旷野茫茫,提着袋子,漫山遍野地奔跑,沟沟坎坎地找寻,似乎已经不是为了苜蓿,像是为了一种执念与宿缘,“撅苜蓿”,是旧梦重温,亦是追梦而行,突然间,有了追风少年的畅意与情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连牛羊也去找苜蓿了,旷野之下,只有苜蓿随风,人逐苜蓿,原来,撅苜蓿,就是求得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田园的追逐,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的重温,对未来的期盼,人间的美好,心头的所好,无非,就是苜蓿地里,你依然年少,逐光而笑,逆风而行!
2021.5.1晚 郭江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