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得罪人,怕你会输一辈子|鬼谷子
与人为善,有时候就是扯淡。
一
有个鬼谷道的朋友说:“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平时在单位里,因为太好说话了,都快被人使唤傻了。我好不容易考上的公务员,现在却落得这般田地,真是很不甘心。我脸皮太薄了,你说我如何才能树立个性呢?有时候有人使唤我,我想拒绝,可是话到嘴边却总是说不出口。”
我回复道:别怕得罪人。
我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别人不怕得罪你,你为什么怕得罪别人呢?你以为你学会了人情世故的圆滑,其实正在逐渐沦落成一个平庸的人。
二
我想起了老舍笔下的丁务源,这部成书于1943年的不足三万字的寓言故事,却把中国人的面子文化描绘的入木三分。比如丁务源的口头禅是:
“要得,不成问题,绝对的。”
这让我想起江湖术士的算命口诀:连声是是是,出身卑微。怯懦无能,当受人欺。见到什么人都只会说“是”,八成是小人物,很容易被人欺负。这就好比我们的生活职场上,经常发生的场景:
“小张,给我做个报表。” “是。”
“小李,今晚加班。” “是”。
“老马,上个月工资扣你300块。” “是。”
“老王,借我10000块。” “好。”
不敢拒绝,害怕得罪人,习惯了逆来顺受已经成了很多人处世的座右铭,在自舔伤口的同时,甚至还会自我安慰,这叫圆滑。
呸,别玷污了这个词。
有时候,你或许不知道,你的逆来顺受,你的懦弱隐忍,你的唯命是从,你以为别人会感激你吗?
朋友,你想天真了。
三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老赵就是这样的人。他在一家企业里,半年的时间里,老板说是什么是什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他以为这样能让老板信任,结果老板说:
“老赵,你来公司那么久了,怎么你什么都听我的?其实我安排你好几件工作都是胡说的,你居然都同意了。你让我怎么敢用你啊?”
后来老赵又去了另一家公司,他从来不去忤逆的老板的意愿,老板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即便一个人做几个人的工作,也无怨无悔,觉得老板高兴就好。结果老板高兴吗?
有一天老板说:“我求你了,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听话,你就跟我争一次吧?”结果直到离职了,都没实现老板这个愿望。
很多人说是因为内向。
我呸,别侮辱内向这个词。
四
一个人懦弱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类人已经被驯化成了一个缺乏斗志,安于现状的人。就如老舍先生笔下的丁务源一样:
他吃得好,穿得舒服,睡得香甜,永远不会发愁。他绝对没有任何理想,所以想发愁也无从发起。他看不出彼此敷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只知道敷衍能解决一切,至少能使他无忧无虑。
丁务源们凡事有求必应,因为在他的字典里,只有“没问题”,只有“YES”。而“NO”这个词语已经被他们彻底删除了。
你以为这种唯命是从是心甘情愿的吗?你即便是踢你家宠物一脚,它也会对你横眉冷对,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宠物人呢?
逆反心理是必然的,就丁务源一样,老舍写道:遇见大事,他总是斩钉截铁地下这样的结论——没有问题,绝对的!说完这一声,他便把问题放下,而闲扯些别的,使对方把忧虑与关切马上忘掉。等到对方满意地告别了,他会倒头就睡,睡三四个钟头;醒来,他把那件绝对没有问题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等到那个人又来了,他才想起原来曾经有过那么一回事。
敷衍,是每一个老好人正常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力学的正常的表现,外力越大,内在的反作用力就越大。
因为敷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为敷衍,导致工作失去了重心。因为敷衍,导致碌碌无为。
你以为宠物人会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吗?他是清楚的,他内心是痛苦纠结的,他们知道不懂拒绝的老好人,并不能得到尊重。
谁又会尊重一只宠物呢?
所以面对着老板的咆哮,同事的鄙夷,他们会心痛:我付出了那么多,怎么就没人理解呢?
但是呢?别担心,下次被人使唤,还他还是会这么干!
安于现状,追求安稳,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的天性。
五
这注定是个悲伤的故事,却每天都在上演。但他们并不孤独,至少有六成人是这么生存的。如果数学不好,你用13亿人口,换算一下,你就知道有多少人了。
当有人使唤你时,你顾全大局。当有人利用你时,你好面子。当有人为难你时,你怕得罪人。中国人面子的内在其实是一种懦弱的自卑。
这不能怪你,因为你爹妈从小就是这么教你与人为善的。儒家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主义早已经深入人心了。以至于外国人不知道“面子”一词要怎么翻译成适合的英文。
有时候我就想问了,你那么贫贱了,“移”一下又能怎么样?毕竟你已经那么卑微。有时候我还会想,你那么累了,“屈”一下又能怎么样?难道想把自己累死吗?
难怪日本人会把“没关系”说成是“大丈夫”了。
死撑着吧,直到累死。
六
日本人要感谢张仪的。
景春问孟子:“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景春觉得,张仪这么屌,天下诸侯都要给面子,难道不是大丈夫吗?
孟老师抽了根大前门,用鄙夷的口吻说:“毛线,张仪算个毛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叫大丈夫。”
随即孟先生吐了个烟圈说:“张仪贼没出息了,整天唯唯诺诺的跟个女人似的,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或许你要蹦起来了说:“阿信,你的逻辑有问题了,你看张仪明明是对老板们唯命是从的。”
亲,你注意审题了没?景春的问题里说的很清楚: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纵横家张仪是个让老板害怕的狠角色,是老板们在拍张仪的马屁。
孟老师的答案是不及格的,如果根据孟老师的逻辑,应该是张仪在拍老板的马屁。你见过老板怕一个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员工的吗?非但不怕,甚至他们会觉得这种员工是多余,挖空心心思开除掉。
谁会在意一个职场宠物的死活呢?
七
我觉得孟子是读过《鬼谷子》的,但是相比韩非子而言,他没读懂。的确鬼谷子说过类似的一句话: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鬼谷子通过这句话在告诉我们,想说服别人要暗中揣摩,在谋划时要顺着别人的心理,这其实就是孟子说的“以顺为主”。
但是鬼谷子说的很明白,这么做的目的是了“以御其志”。揣摩人心,顺应人性的目的是为了能给老板洗脑,进而驾驭老板。
能不能举个例子呢?可以的,《战国策·秦一》里就有这么一段记载:在一次会议上,嬴驷在主持会议战略会议。大红人司马错主动提议,为了大秦的发展,应该向西讨伐蜀地。司马错是嬴驷的自己人,而张仪呢?充其量他也是个外人。
司马错提出方案后,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在敷衍,都在准备唯命是从,这时候坐在最后的张仪站出来说了四个字:“不如伐韩。”
“不如”这两个字就等于彻底否定了司马错,这明显是件得罪同事的事儿。不仅如此,张仪还给出了一个和司马错南辕北辙的策略,向东讨伐韩地。
有人会说了,张仪真不会做人,这种事情怎么就不能会前商议,或者会后商量呢?做人要圆滑吗?仿佛一向圆滑的张仪变得不懂事了,连职场潜规则都不懂了。
注意,史料写的很明确: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张仪这是和司马错在争,而不是和和气气的谈。
或许你不明白,对于纵横家而言,做人是要有原则的。做人可以圆滑,但是做事就是做事,没得商量。有些人该得罪就要得罪,别以为你是什么领导,你是什么红人。别说司马错了,就是你嬴驷老板,我也敢得罪。嬴驷是谁,这哥们是连商鞅都敢灭,诸侯听到他名字都浑身打哆嗦的主。
但是,老子完全不care。我们要注意一个细节,在纵横家看来,老板没什么了不起。纵横家和老板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仅此而已。
“老子给你打工是看得起你,是你的福分”,我猜张仪当时这么想的。要是没这点觉悟,张仪后来也不会混成司马错的领导,成了秦国相国了。生怕张仪跳槽,嬴驷是要钱给钱,甚至还封了个“武信君”这个优秀员工的称号给他。
张仪明白,心理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时候你越不敢得罪人,越唯唯诺诺,别人越不把你当回事儿。有时候你越有个性,你就越有吸引力。
关于吸引力这件事情,其实鬼谷子也有说道,比如鬼谷子说“钩钳之辞,乍同乍异”,鬼谷子告诉我们要学会用有吸引力的话术勾引别人,有时候要拉,就是赞同,也就是“yes”,有时候要推,就是否定,也就是“no”。
人心嘛,本来就是一推一拉的游戏。
八
有人会说了,张仪这么做,就不怕得罪同事司马错和老板嬴驷吗?
怕,张仪又没有九条命。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真相,其实张仪和司马错的争论的结果,是张仪输了。嬴驷采纳了司马错的方案,征讨蜀地。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
有些话不怕说错,就怕你不说。有些人不怕得罪人,就怕你不敢得罪。这总比你用心良苦的唯唯诺诺,自作聪明的自我催眠的强。
争才有机会,争才能出头。你知道为什么叫“百家争鸣”吗?关键在于一个“争”字,其实你眼中的圣人们都在争,从来不怕得罪人。比如法家韩非子就认为儒家和纵横家是蛀虫,儒家孟子骂墨家是禽兽,墨子批评儒家虚伪。老子的一句“圣人不仁”,把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一同否定了,而庄子在书里则动不动就开导孔子。
圣人们都不怕得罪人,你怕毛线?
职场上的圆滑不是坏事,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时候千万不要太好说话,要会争。一个人要想做事,就必须敢得罪人。别以为溜须拍马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其实老板只看员工能不能给他带来效益,其他的都好谈。在混迹职场,能力始终还是第一位的。
记住,你不是任何人的宠物。一味的讨好别人并不是你的工作目的。想要获得超乎常人的成就?你得准备好“得罪”一些人。别以为你的努力迎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其实不管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毕竟你又不是人民币。
或许拥有左右逢源的生活艺术将使你免于得罪任何人,就像丁务源那样。但这同时也注定了,你会活成一个平庸的人。
因为不敢得罪人并不代表你不会得罪人。不敢得罪人的性格更容易得罪别人。
春节要到了,阿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成为一个别人不敢得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