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的交响曲、贝多芬《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德沃夏克的作品有很多,无不呈现出捷克民族音乐特性。斯美塔納将自己国家的民族面貌和民歌引入捷克音乐创作,如他的歌剧和《我的祖国》。德沃夏克将此传统发扬光大,带到高峰。
德沃夏克的音乐是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结合民歌元素写成的。他的主要作品有九首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第9号「新世界」交響曲,以及第8號「英吉利」交響曲),大提琴协奏曲,无与伦比的清唱剧,如《圣母悼歌》和《安魂曲》,大量室内乐,16首斯拉夫舞曲和歌剧《水仙女》。他的管弦樂作品以民族色彩強烈、音色燦爛多變著稱。
德沃夏克的作品有很多,无不呈现出捷克民族音乐特性。史麥塔納将自己国家的民族面貌和民歌引入捷克音乐创作,如他的歌剧和《我的祖国》。德沃夏克将此传统发扬光大,带到高峰。他赞美當時乃是音樂界主流的華格纳、布拉姆斯的音乐,但却不为其意识所影响,仍自己走自己的路。
在这位谦逊的人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祖国,对大自然,对宗教的爱。他从一连串的失败中坚持过来,直到布拉姆斯推荐其斯拉夫舞曲付梓出版,以及为大众所接受为止。德沃夏克不断地写出那些无可超越的音乐作品。在伊斯特凡·克尔特斯灌录其交响曲全集之前,德沃夏克只有少部分作品为大众所熟知。但是经伊斯特凡·克尔特斯和拉斐尔·库贝利克不遗余力的推广,人们才认识到德沃夏克音乐的价值。
第1号交响曲
《兹洛尼斯的钟声》,1865年德沃夏克24岁时写下第一首交响曲(兹洛尼斯为其故乡波希米亚的小村庄),可以听出他的经验不足,但也已显露许多吸引人的特质,又表现出他的天才。它与贝多芬的《第5号交响曲》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如旋律和乐器。德沃夏克依舒伯特曲子样式,有些来自钢琴独奏的重新再使用。
第2号交响曲
1865年 仍旧以贝多芬为模范,这时期更加明亮,更有田园风光。
第3号交响曲
1873年 明确表现出在德氏熟识瓦格纳和李斯特音乐后,其意外与深刻的冲击。(并没有诙谐曲)
第4号交响曲
1874年 它表现出强烈受到瓦格纳音乐的影响,特别是第二乐章,让人回忆起《唐怀瑟》的首章。相对的,诙谐曲有相当的捷克风格。
第5号交响曲
1875年 第5号及第6号交响曲,大量描绘田园风光,并刻画出瓦格纳风格。第5乐章有阴暗缓慢的节拍,似乎引用柴可夫斯基《第1号钢琴协奏曲》的旋律。
第6号交响曲
1880年 表现出跟勃拉姆斯《第2号交响曲》强烈之相似性。
第7号交响曲 1884年?1885年
第8号交响曲“英吉利”
1889年 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音色瑰丽多变。本曲乃是他前往英国期间所创作,故副标题常被称作“英吉利”,但全曲仍洋溢强烈之捷克、波西米亚风格。
第9号交响曲“自新大陆”
1893年 这是德弗扎克最受欢迎之交响曲;副标题全名为“来自自新大陆”(From the New World),是他前往美国时所发表,一般简称为“自新大陆”交响曲,其实全曲也仍洋溢强烈之捷克、波西米亚风格。其中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以被改编为著名歌曲〈念故乡〉而著称。
视频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017464/
贝多芬《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浪漫曲(Romance)是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乐曲。又称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浪漫曲”原是来自于西班牙的抒情声乐曲,因具有悠长优美的旋律,易引起听者遐思和浪漫情怀,故名浪漫曲。
十八世纪后半叶在法国民间、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广泛流行,18、19世纪产生大量器乐浪漫曲,都以其原有特性书写,贝多芬此曲亦依照浪漫曲的声乐特性写作,主题和插部都为抒情、富于歌唱性的旋律。
浪漫曲歌曲的特点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亦较丰富;器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弦乐队演奏。有作曲家常把它们流畅抒情的器乐独奏曲取名为“浪漫曲”。例如贝多芬的小提琴独奏曲《F大调浪漫曲》和 《G大调浪漫曲》 、舒曼的《双簧管浪漫曲》等。
贝多芬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作于1802至1803年间, 为贝多芬仅有的两首小提琴浪漫曲之一,充分体现出作者在旋律创作方面的天才手笔。本曲为2/2拍子,F大调,回旋曲形式。此曲处处洋溢着优美绝伦的韵律。
首先,主奏小提琴随着只有弦乐群的伴奏,呈示出第一主题,并附有很多美妙的装饰音,真是华丽至极。第一主题经过管弦乐的全部合奏予以重复之后,主奏小提琴又陆续引出下面的几个主题,经过各种展开、转调,又复归于第一主题。尾奏通过主奏小提琴在渐慢、渐弱的气氛中结束乐曲。
贝多芬在他的小提琴作品中有两首浪漫曲非常脍炙人口:《G 大调浪漫曲》(Romance No.1 Op.40)、《F大调浪漫曲》(Romance No.2 Op.50)。两首浪漫曲结构非常相似,但是乐曲性格对比鲜明。《G 大调浪漫曲》注重内在情绪的刻画。《F大调浪漫曲》则是以旋律美而著称。 1802年,耳聋加上失恋,使得贝多芬倍加痛苦。当时,疾病、贫困、失恋压得真是有点喘不过气来,他感觉到实在支持不住了,开始有点消极。他甚至写下了“遗书”,想到自杀。但是一贯坚强、勇于斗争的他终于挺了过来。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创作了这首《F大调浪漫曲》。用贝多芬的话来讲就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视频网址:https://haokan.baidu.com/v?vid=11241201485437649544&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长笛与竖琴协奏曲》是1778年4月莫扎特创作的一首祝贺用曲。
1778年4月,莫扎特22岁,在法国巴黎结识了当时有名的长笛演奏家——驻伦敦的法国大使济尼公爵,公爵的女儿是一位竖琴演奏家,也是莫扎特的学生。此曲是1778年莫扎特应公爵及其女儿之邀而创作,让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儿结婚庆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达其父女的感情良好。此曲是一部祝贺用曲,既典雅又具有生动的表情。这部协奏曲既是长笛与竖琴完美绝伦的组合又是二重协奏曲题材的典型样板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长笛和竖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实际上是二重奏,是两个富有表现力的独特的乐器的相互倾诉和与交响乐队的倾诉。
乐曲特点
长笛和竖琴——也许是天下音色最美的两种乐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作为协奏曲的主奏声部,这在常人看来也许是匪夷所思。然而莫扎特却是无所不能,他不仅如此做了,而且还做得非常漂亮。这是一部清新流畅,抒情性非常强的作品。乐曲的主题均由独奏的长笛与竖琴奏出。长笛与竖琴以对话的形式,在清新优美的旋律基础上,还包含有丰富的华彩与演奏技巧。莫扎特极其精妙的乐思与作曲技法,使得整部协奏曲达到了一种简时不陋、繁时不乱的至高境界。曲中竖琴紧随长笛而作即兴嬉戏之状,真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莫扎特在此为长笛所写的乐思实在要令人想起碧蓝天空之下,具有英武气质的牧人一笛在手,便可将白云吸引得卷舒而来。不知大师当时有无想到过人类与自然的永恒关系问题,不过,慢乐章那悠扬的笛音响起,竟使人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寞寞长天之下只有长笛优美的声音及竖琴的追随在旷野上回荡,这里岂非有一种亘古难解的愁结?
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无比的旋律,演绎这部作品的难点是怎样抵制无休止的华美音符的诱惑,既达到乐器与乐队音色的和谐统一,又能发挥出主奏乐器各自独特又生动鲜明的歌唱性特点,找出这个平衡点。两位大师合作的此次录音,非但技艺卓绝而且兴意盎然、默契无间;1963年的录音传递出一种清丽绝俗的音色,在众多演录中也算是数一数二了。相比之下国内常见的西诺波利4D录音中主奏乐器部分则显得有点“温”了。
作品共三个乐章:
1.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有两个呈示部。以演奏C大调分散和弦的第一主题始,以协奏曲常用的方式发展,第二主题在原调下,分配给圆号、双簧管、小提琴、中提琴等,经华丽的尾声引出主奏乐器的呈示部,在竖琴的琶音铺垫下长笛奏主旋律,第一主题结束后转成属调,在第二主题之前有长笛奏副主题。第二主题由竖琴与长笛分别表现后,经快速音群而进人发展部。发展部以A小调的柔美旋律为中心,长笛颤音以渐强方式重复一遍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在竖琴分解和弦伴奏下,长笛的副主题与第二主题都以原调复现,在四六和弦上经过华彩而结束。
2.小行板,F大调,省略发展部的奏鸣曲式,只用弦乐伴奏,柔美的第一主题与属调上的两个第二主题一一呈示之后,插入一段竖琴流畅的音群,3支旋律回到原调再现后,经华彩乐段,以弱音消失。
3.回旋曲,快板,C大调。主题先由弦乐表现,管乐重复,合奏主部后,竖琴以新的独奏主题登场,由长笛引出G大调旋律。第一插句在弦乐帮助下,由长笛展示,竖琴重复。第二插句为F大调。对用过的素材作发展处理。第一插句以原调再现,经由合奏中的开头动机形成的经过部,引出华彩,回旋主题第三次再现,最后主和弦以强奏华丽地结束。
视频网址: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4MjMwMTE3Mg==.html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