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临沂城发生了什么?-《治理的六大难点》
身为一个临沂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久了,就不免对这方水土的来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曾经不止一次的站在南坊的大楼上极目远眺、尽力想象,但是视力有限、想象局限,对于“她”的过去,我特别想知道。
偶然的机会下,找到了成书于民国六年的《临沂县志》电子文档,如获至宝,便打印成册,利用闲暇时间通读之,感慨良多,就随手整理读后感,就有了这一系列的内容。后面会陆续的发出来,跟大家分享。
今天带来第一篇《治理临沂的“六难”》,全文约1700字,阅读需要2-3分钟。
这“六难”并不是我总结的,而是民国六年临沂知县杨孝则总结的。杨知县是沈阳人,到任后问文书官找《临沂县志》阅读,发现这县志是自己的前任知县沈兆祎、前前任知县陈景星修编的,但是还没有附版印刷,大喜“幸余之治沂不至如夜行而无烛也”,大概意思就是有了这本县志,自己就不至于像黑夜里行走没有灯一样。杨知县本可以自己署名后直接刊发县志,但是处于一种文化人的礼节,专门给已经到泰安当知县的沈兆祎去了封信请求作序,并且在印刷后把沈知县的名字放在了修志的位置。
那么到底是哪六难?
今县境在汉不止七县,后逐渐合并,至清乃定今境。在古地小易治,今则幅员辽阔,毗连郯峄,犬牙错入,最易薮奸。此观于疆域乡社而知其难也。
男女丁口超过六十六万,生齿可谓繁衍。而实业未兴,学校未遍,谋生何计,陶淑何方?此观于户口物产教育而知其难也。
马陵山东峙,沂沭分流,盛涨时来,汪洋浩瀚。疏濬(疏浚的意思)无策,荡析堪虞。救恤弗遑,况云征敛。此观于山川而知其难也。
西南一隅,风气强悍,草窃乘间。每烦大兵绝其根株,孰操胜算?此观于兵防而知其难也。
汉晋以来,人材蔚起。近古俊彦,不逮前朝。激励栽培,当操何术?此观于人物而知其难也。
自昔循良为吾师表,远稽史传,近载口碑,蹑影追风,安能自信?此观于宦绩而知其难也。
大概意思是:
临沂县在古代不止现在的七县,后来逐渐合并,到了清朝才定下来现在的边界。古代地方小就容易治理,现在地方这么大,还靠近郯城、峄城,最容易聚集匪类奸恶(后面有提到,临沂县的西南角,今兰陵、枣庄一带,多农民起义,郯城、赣榆、东海一带也多义军,旧时政府称之为匪、贼),总结起来,第一难就是临沂地方太大,治理起来很“难”。
这第二难是人口多,民国统计在册的男女人口就有六十六万(那个年代的人口普查可没现在先进,估计一百多年前临沂人口得有个将近百万),这么多人繁衍生息,但是实业不兴旺,学校也不多,民众没有办法谋生和教化,看到这种情况就让让人觉得很难。(实业不兴,学校不多的情况后面有单独的介绍,总结来看就是“乱”。)
第三难就是水患,马陵山矗立在县域东边,境内又有沂河沭河两条大河,水不能东泻入海,只能南下。大水一来,一片汪洋,疏通治理没有好办法,人民动荡离散又令人堪忧,救灾都还来不及,更别提收税。(关于大水,临沂好像每年夏天都会“看海”,现在的条件这么好都还这样,更何况古代基建匮乏、兵荒马乱。)
第四难是匪患,县域西南的民风非常彪悍(兰陵民风传统,古以有之),常有造反起义,有朝廷的大军来都没有胜算,所以很难啊。
第五难是管人难,临沂从汉朝、晋朝以来,就有很多杰出的能人,后辈优秀的人,不亚于前人,如何管理、激励、栽培,用什么方法,真的很难!
第六难是说前任中没有找到做的特别好的,因为想要同时处理好前面的五难,是在是难上加难,杨知县想要找曾经治理这片土地的优秀案例,但是找了很多史料,查了很多书,再到老百姓的口碑相传,就像是跟踪影子追大风一样,根本找不到。因为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所以特别难。
杨孝则知县刚到任就总结了很多问题,抓住了临沂治理的六大难点,堪称提纲挈领,为后来治理临沂的人提供了很好的要点总结。不过这杨县长终究并没有把临沂治理的多好,因为那个年代的特殊性,兵荒马乱,这六难基本是延续到了新中国建立。
一百多年过去,沧海桑田,我们站在如今这片生机勃勃的沂蒙大地上,回望苦难过去,了解旧社会的临沂,也能激励我辈,想要为家乡做一点事情。我会尽我所能的把找到的史料,用最直白的话语讲出来,必要时,可能会画一些画跟大家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