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读书笔记四则
2014年5月全新的乾县文联内刊《乾县文艺》出版了,抚摸着崭新的创刊号,自己有些高兴,因为这是自己的家乡文学作品集子,而且是触摸可亲的,虽然对于乾县而言,人杰地灵,文学大家不少,如程海、杨争光、黄建国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对自己从未近距离的接触过他们,陌生感替代了自豪感,而这次不同,这里有一些就是在自己身边的人,所以对于这一本集子自己阅读得就格外细心,对于自己的读后感就随笔记录了下来,以促进自己的学习提高。
1、杨争光《我说乾陵》
也许是因为囊中羞涩无以成行的原因,对于历史人文古迹的游览,自己很少涉足,唯一还能注解自己这种行为的说法就是我始终认为自己不愿意随波逐流,泛泛而游。我始终固执的认为,这种游览必须在全面了解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历史渊源及奇闻异事的基础上方能游有滋味。否则,人云亦云的游览是无法在心灵深处留下痕迹的,那样的话,即使来了也是“除了浮躁什么也没有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没有留下。”对于乾陵,我也曾经去过三四次,每一次都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我欣喜不已的。但是仍觉得她的精奥博大,有很多的未解之谜留待我们不断地去挖掘。
2、程海《乾州豆腐脑》
一篇《乾州豆腐脑》写得美轮美奂,让人垂延欲滴。而且,作者将乾州豆腐脑的两个代表人物甲子和雷天保融入其中,使得这一美食也有了精神风趣,怀念之情有油然而生,也就水到渠成了。
3、史飞翔《终南悟道》
大概是在九五六年的时候,自己因为习书的缘故,看古人都有字号,附庸风雅,也给自己起了一个号。自己那时也算是一个文艺青年,稍一思索,便留下了一个“终南鲁人”的号,终南是因为地处乾陵,足踏梁山即可远眺终南,鲁人,大约是自己的愚顽鲁钝罢了。与史老师的相识是在网络中。自己在新浪开了一个博客,乾州碎娃,在那里我发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记录、办公文字、人生思考并通过好友关注的形式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提高自己。与史老师就是这样的关系。这几年的提高,与此不无关系。所以我很感谢这些默默地指引着我前行的关注者,以及那些关注我和支持我的粉丝团们,希望我们一道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4、黄建国《胡蛋和一个城市的幽默》
城市与农村理应不是矛盾和对立的,但是实际上现在的很多城市对农村来的淘金者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排斥和不解。城市太注重物质了,因为诱惑太多的原因,所以那些农村来的淳朴中带有一丝狡黠的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陷于沉沦之中。现在的很多小说都已经固化成为这种模式了。其实,物欲横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会面临着很多的诱惑和不安。安贫乐道,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例如这种对纸质书籍的阅读,大抵是因为金钱,是因为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人都已经变成了手机控,阅读电子书籍。这不是说电子书籍不好,但至少电子书籍阅读让人们少了那种触摸可亲的感觉。
4、杨海波《农家礼教与“礼数”》
看到文中二——四自然段的叙述是那样亲切自然,仿佛自己的老父亲对自己耳提面命。农村人的淳朴由此可见,行走城市多年而能写的如此文章,诚是“乡音难改”,“故土难离”,更难得的是这一份执着与守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