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森观点】国内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状况及临港再制造园区情况
再制造产业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针对损坏或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再制造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城乡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资源利用设备制造中的再制造重点产品包括机床再制造、办公设备再制造、工程机械再制造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制造业作为上海市开发区的龙头行业,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图一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艺流程图
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状况
国外的再制造企业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原始设备制造商进行再制造;二是专职从事再制造业务的企业;三是从提供服务和维修过渡到开展再制造业务的企业。再制造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拥有成熟的产业链以及关键技术专利,形成规模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国外逐渐增强再制造产业在传统制造业优势环节的竞争力,使其发展成为更高端的、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美国:从产业发展角度建立了3R体系(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制造Remanufacture),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再制造产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配套有国家再制造与资源回收中心、再制造工业协会与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国内有大量的再制造企业和从业人员,致力于为工业界提供绿色、有效或经济的再制造产品,从而促进再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另外,新的再制造技术被列入国防制造工业优先发展对象。
日本:从环境保护角度建立了3R体系(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再制造技术标准、法规和指令体系。另外,日本的再制造产业已颇具规模,特别是在民用领域,得到民众认可,再制造产品甚至成为环保的代称,其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产品大部分由国内用户使用。对于日本来说,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起到了重大作用。
国内再制造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再制造产业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创期、论证期、以及规范化时期。
01
初创期
我国再制造产业起步于90年代初,最早开始于机电产品维修的产业实践探索,1999年6月,我国首次提出“再制造”概念。初创期,再制造产业经过艰难探索,主要集中在汽车产业领域,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翻新再造。后来相继出现一批再制造企业,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动力再制造分厂,为新兴产业探索提供支持。
02
论证期
21世纪初,我国再制造产业进入论证期。在学术界,“再制造工程技术及理论研究”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发展前沿与优先发展领域,并对再制造产业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在评估上,并非完全遵循国外的再制造模式,而是以先进的寿命评估理论为主导。在实践上,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实践形式,在国家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中,再制造被列为四个重点领域之一,并积极建设国家级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法律方面,《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再制造的含义、适用范围等,多次提及和阐述再制造,指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03
规范化时期
2010年之后,我国再制造产业进入规范化时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商标启动,再制造产业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国家颁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再制造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极得到培育。各领域产品检测中心不断建立,加强了产品质量检验,再制造产品标准制定、质量评价及认证认可工作逐渐展开。再制造产业在这一阶段逐渐向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产业基础及配套服务加强,产业布局得到优化。2020年出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从再制造企业生产规范、旧件管理、生产管理、产品管理、市场管理和监督管理等六大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延伸,实现再制造产品溯源和跟踪,促进再制造产业由试点探索朝着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
临港再制造园区
园区位于上海东南角临港产业区内,工业总产值超5亿元,入驻企业120多家,拥有职工人数500多人,逐渐形成国际一流的汽车零部件和高端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域,在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机械、精密机床,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高端医疗器械再制造四大方面形成产业集群。
01
前瞻性规划布局
早在15年前,临港产业区就前瞻性地布局发展再制造产业。2012年,临港产业区开始规划建设再制造园区,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重点开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医疗器械、机床等领域的再制造高端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临港再制造园区一期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主要开展进口废旧汽车压件集中拆解再利用、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与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的再制造、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等业务。园区致力于打造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检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集中清洗中心、信息数据中心、宣传展示中心、人才实训基地,能够为再制造企业提供旧件清洗、产品检测、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技术研发、宣传展示等全产业链服务。
02
以知名企业打响品牌
园区依托临港产业区的装备制造业基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再制造服务业,配套发展再制造装备制造业。园区已引进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卡特彼勒北亚配件中心、设立卡特彼勒临港再制造基地、通用电气智能制造和再制造中心、奔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中心等。其中,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是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第一家再制造企业。另外,梅赛德斯-奔驰零部件制造服务有限公司的入驻为临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完善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其在园区的再制造项目,成为再制造产业领域的超级工厂。
03
担负产业示范重任
临港再制造园区是临港产业区为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再制造产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内容的要求,而专门规划建设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承担着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体系、推动我国再制造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示范重任。临港再制造园区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工信部“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示范园区”、环保部“进口废汽车压件集中拆解利用示范园”、质检总局“全国入境再利用产业检验检疫示范区”的相关批复。此外,园区已成为上海市第一批“四新经济创新示范基地”。
04
借临港新政策再发力
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78项政策中第十四条明确支持在综保区开展数控机床、工程设备等产品入境维修和再制造,提升高端智能再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传统模式下,因享受保税政策,企业需要单独制作海关账册,设备从关外到关内手续交接时间长,成为再制造产业、企业的痛点。新模式下,区内企业“不设账册、一线径予放行”,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时监控,开启制度改革先河。企业可缓交增值税,减少利息成本,节省部分关税,终端客户在保税区内的,还可免掉进出口、报关等手续。在加强监管方面,让再制造产业实现绿色环保,杜绝将污染带到区内。另外,标准化仓库改造可加速项目落地。
来源:礼森园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