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堂课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工作第五个年头,听过很多公开课,自己也上过很多公开课,包括校内的和校外的公开课,对一个观念体会越来越深刻:
上好一堂课才是我们教师的立身之本。
如果上一堂课之前没有用心准备,没有精心备课,随便在网上下载一个课件,也没有进行问题设计,完全按照课件上的内容来上,你会发现这样的课堂是毫无生机的,课堂气氛也是非常沉闷的。
没有精心备课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是残忍的。在高中现阶段,每天要上的主要高考考试科目有6科,如果每位老师都没有进行备课,那就意味着学生要经受6位老师乏味课堂的轮番轰炸,对老师而言,无聊的课堂只要忍受40分钟,而对学生而言,每天的每天都是如此,所以说,不认真备课的老师其实是一位非常残忍的教师。
随着自身不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对教育理论逐渐入门,慢慢发现备课其实是每一位教师一生的追求。每一届的学生不同,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老师拿着同一套理论给几十位不同的学生上一样的课,且每一届都是如此,那么对老师而言每一天只不过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对学生而言,每一次上你的课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而已,在你的课堂上其实学不到任何意义深远的东西。
过去五年,上过很多课,也听过很多课。我发现,乏味的课堂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教师一言堂、眼里没有学生、问题设置水平较低、课堂没有互动、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没有生机、教师的教学语言乏味、没有幽默感、课堂新颖度不够...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考虑教师该怎么教、更要考虑学生该怎么学。需要假设的一个问题是:我对即将学到的知识一无所知,那么该如何讲解才能让我没有任何基础知识储备的人能够理解和掌握?曾经看过一篇介绍教师该如何备课的文章,大意强调的是老师备课要围绕几个问题进行:
教什么、用什么教、如何教、怎样知道学生是否掌握。
如果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紧紧围绕这几个问题去思考和设计,那么课堂应该就不会太枯燥。上了五年课,在备课方面还有一个经验就是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课堂,这样每一位学生才都能有话可说,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老师在课堂上所举的例子不能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
备课是老师一辈子都要学习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要询问学生他们真正想要的课堂是什么模样的。
也看过很多老师,并没有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上好一堂课上,而更多的是把精力花在跟教学无关的事情上,殊不知上好课才是对学生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