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意在塑造人生观是儒家修心法门
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为孔子之言,“传”为曾子所言,“经”是《大学》的核心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与延伸。“经”文部分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一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其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者未之有也。朱熹老夫子将其分为三纲八目,非常科学。“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这三纲把《大学》的全部内容都概括了,所以叫做纲。“明明德”是儒家修心的法门;“新民”是学习者把自己弄明白了的“明德”弘扬出去,使老百姓心态端正、行为高尚、幸福满满;“止于至善”是学习者践行《大学》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具体的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文中反复强调,体现了注重实践的和良苦用心。
一、为什么说明明德是儒家修心法门
据《庄子》记载,孔夫子是得道者,不可能没有修心的方法。有人说《大学》中说修身是本,还用得着修心吗?实际上修身是具体操作层面的事情,不修心,修身的动力都没有。这个我们在其它文章再谈。那么,既然有修心方法为什么不写在经文里呢,我说,写了,只是我们一直以来,没有发现。的确,不管哪门哪派,都有些密法是口口相传的。为什么口口相传?一是保密,二是师傅能当面纠你的错。所以,俗话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但反过来讲,那万卷经里面肯定有真传的那句话,否则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所谓真传也只不过告诉你经文里哪句话最重要,要反复揣摩、反复练习而已。经过一番揣摩与反复体检,我认为明明德就是儒家的修心法门。
明明德就是弄明白这个广大无边的明德。那么,什么是德?按照《道德经》理解,我认为,德是道的体验从而发现的行为尺度。庄子说:物得以生谓之德。明白了你自己是怎么来的,也就明白了万物、世界、宇宙是怎么来的,也就明白了该做什么,该不做什么,也就明白了这个明德。所以,古人有时把德写成“惪”。是用心直接感受天地万物之意。所以,物得以生谓之德,通俗的说是:物生成的目的、条件、机理、途径、过程及驱动等的总和就是德。人的品性是德的外在表现,行为是品性的外在表现。通过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品性得到升华,通过磨练品性,进而使德更淸晰明了,这个过程,古人称之为:“性修反(返)德”。所以,最高尚的那种品性表现的就是明德。明了这个明德的过程形成人生观,
决定价值观,影响世界观。但是这个明德,是形而上的,无法具相,一切的表述都是方便说。只有靠学习者一点一点的体悟。思考的越多,体悟得越深。因此,明明德是从人生大格局出发,解决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大问题,是儒家不明传的修行法门。
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修心的步骤
以上这5句话中,末尾这个“能得”是能得到什么呢?就是对“明德”有更深的理解,所以,“德”有时解释为“德者,得也”。那么,开始的“知止”,是知道什么呢?“止”,本意是足,《說文解字》注释为“下基也。象艸(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在这里的意思是“行为的范围”。象草木一样,不管怎么动、怎么摇,行为都在根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知止”就是对行为的范围的认知。因此,“明德”决定“知止”。每一次的“能得”都会将“知止”推到一个新的髙度。这样,以上五句话形成了一个“知止→有定→能静→能安→能虑→能得→知止”的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有的通过“有为”才能实现,有的不需要“有为”,所以,这个循环可表达为:“知止=定→静→安→虑→得=知止”。
(一)“知止=定”。你对止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对完成止的信心、信念的坚定程度。既在修你的认知,又在修你的定力。
知止就会有定,因为知本身就意味着行动。有多少的知止就意味着在完成“止”的行动上有多强的定力。知与行永远是合一的。之所以不合一,是因为不知。有时候你知道做这件事重要,却不知道它如此重要,你知道它如此重要,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重要,知道为什么如此重要,却不知道迫切。当一件事情迫切到,你不做就马上会受到严重伤害时,犹豫、依赖、懒惰、恐惧全部消失,只剩下义无反顾的行动了。所以,当你认识到如此迫切时,你的行动就开始了。
(二)“定→静”。较高的定力才可能产生较深的心静。
静的意思就是不动。这个世界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心也是这样,所以叫“动者静之基”。白居易说:“心如止水”,但止水总是有涟漪的;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这是达到心静的极致了吧,但一般人,功夫再高又如何做到?能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心静的境界已经不简单了。所以,心不妄动就是心静了。不只是这样,人在没有外物刺激时,念头也无时无刻不飞入脑海,既使睡着了还有梦幻,所以,使心静下来需要耗费能量。高度的定力才可能产生深度的心静。
(三)“静→安”。较高程度的心静才有条件使心更安宁。
“安”字《汉典》解释:竫也。从女在宀中。此與寍(宁)同意。所以"安”就是“安宁”的意思。不为过去懊悔,不为将来担忧,就会把心安于当下。当你心静下来,一心不动时,才能营造出内心安宁。心不得安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①是过于执着于某一事物,心便无法安于当下。用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心不动,便会释然,即得心安。②是做了错事。我们在世间被财、色、名、利所诱惑,被种种美好境界所迷惑,一旦迷失就会犯错。做了错事便使心不得安宁,如果隐瞒、欺骗,装做若无其事,不安宁会加倍。唯有心中平静,补过慎行,远离混浊,才会心安。③是宠辱,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所以心不安宁。原因在于心动,根源是太拿自身当会事。《老子》云:“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还有些人作为债权债主或者该办的事还没有办等等,都放心不下,心不得安宁,这些不仅需要心静,一心不动,还需要心胸开阔,“曠兮,其若谷”,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就安静宁了。
(四)“安→虑”。心更安宁才能完成较高效能的思虑。较高效能的思虑就是较高效率的思虑和更周全的思虑,更安宁的心态是完成这样思虑的基础条件。
俗话说集中精神,专心一意。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告诉我们:心藏神属火,肺藏魄属金,肾藏精属水,肝藏魂属木,脾藏志属土。这里的“志"是思虑形成的结果。
①火生土,所以完成思虑主要是心神凝聚的结果。所以保持心神的完整与强大是根本所在,其方法就是消除妄心。因为有了妄心就会使心神受到惊吓、受到惊吓的心神会附着万物,进而失去完整强大。而妄心的本质是心不安宁,未守本分。
②土克水,所以完成思虑需要耗费精力。如果心不得安宁,精力被乱七八糟东西占据着,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供给思虑,谓之肾精萎靡。
③木克土,所以完成思虑,要排除魂的干扰。何谓魂?鬼云为魂,鬼白为魄。本文不讨论鬼存不存在,只是一个代号,说明不被人发现。云和白在古代都是说话的意思,两者区别是前者轻清高扬,后者重浊深沉。所以关尹子说:欲升而不能升者为木,欲降而不能降者为金。所以,思虑中要从事物的本质下手,就要沉得下去,只研究表象、作风轻飘、青蜓点水即是受到了魂的干扰。而要沉得住气,非一心安宁不能做到。
④土生金,所以,当思虑完成后,连出气都感到痛快,这是因为因志充盈而生魄,而魄藏于肺的缘故。
(五)“虑→得”。有了高效能的思虑才能做到使自己的德有所提升,亦即进一步明了明德。
不经过“虑”,即使别人告诉你“德”是什么意思,你也理解不了,所以“虑”是”有所得”的必要条件。为什么“虑”才有可能有所得呢?我们不妨把这个“虑”字深挖一下。对生命本质研究得透彻的莫过于我们上古时期的《黄帝内经》了。其在灵枢卷二《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其中,的“慕”是向往的意思。《本神》篇这段文字意思是说:能够辨认物体的这个主宰叫做心;心能够回忆起的这些情景叫做意;从意中筛选并记录(用头脑夲身或通过其它介质)下来的信息叫做志,将志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比对(考证、验证)、推理等途径形成新的更正确、更有价值的定论而形成新的志,把这个比对推理等的过程叫做思;通过思从思想上找到远景目标的过程叫做虑。有了这些远景目标还不够,还要继续作为,把目标同虑、思、志、意充分结合,反复验证,突然有一缕灵光出现,使你在综合性、观念性、立场性、方向性问题上豁然开朗,这便是“得”,使你德提升,“明德”有了进一步的明了。
(六)“得=知止”。有了新获得,德有所提升,对“明德”有了进一步明了,自然就提高了对止的认知程度。
这个有6个步骤组成自循环,“知止”是头又是尾,每一轮运行都应由新“得”从而使“明明德”逐渐加深,并提高“知止”的档次。最髙境界是悟道。在这个循环中,“知止”是自变量,其它都是因变量,不给“知止”赋予一个数值,循环程序就会空转。赋予一个合适的数据,运转才会高效。这个数值应该是比较具体而不能太宏观,太宏观太原则也会陷入空转。所以,这个初始数值应该是是《大学》中“传”的第一部分,都是圣贤的教诲,即:“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涵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斤。”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为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学习者只有认真体会这些圣贤教诲后,再启动修心,方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