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先究风俗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这里的风俗主要指民意和民情。历代君王通过“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从而达致改善施政的目的。汉朝应劭《风俗通义》指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为政必先究风俗”也成为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他们一方面亲历亲行体察风俗民情,另一方面借由遣使、进谏考察风俗民情,从风俗民情中了解民意民愿,将风俗民情作为制定国策的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

遣使采风

派遣使职人员到民间考察民风民俗,了解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思想意愿,满足为政需要。遣使采风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汉书·食货志》有言:“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也就是说,周王室派出专门使者在每年春季伊始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后由史官整理后献给天子,目的是让天子不出宫门就可以了解民情。《春秋公羊解诂·宣公十五年》记载:“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风俗通义序》说:“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奏籍之,藏于秘室。”刘歆《与扬雄书》亦称:“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统治者已注意到风俗对维护统治的参照性作用,并有意识地指定人员观俗采风,以此作为了解民情的重要途径。但是此时代表王权参与采风的人员范围还比较宽泛,文献记载中包括了“行人”“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遒人”“輶轩”等,当时他们是作为王权采风的直接代言人。至西汉末期出现了专职风俗使者,《后汉书》记载:“(平帝元始)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这首开派遣专任使者巡行风俗的先河。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民间歌谣盛行时期,当时统治者非常重视民间歌谣的作用,经常派遣身边的近侍作为风俗使者分巡天下,收集歌谣。同时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可以根据民间歌谣讽议,对地方官进行监督,甚至黜置。隋唐时代,尤其是唐代,派遣使职制度比较成熟,使职封号为“观风俗使”。《唐会要》(卷七七)记载贞观八年(634年)正月,太宗分遣萧瑀等十三人巡省天下,延问疾苦,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此后几朝派遣使职考察风俗达到经常化。清朝雍正年间设立了“观风整俗使”这一特殊的使职。其主要职责是受皇帝派遣,到民间考察民风习俗,了解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思想意愿,并且整顿不良习俗、打击不法分子,维持社会稳定。遣使采风制度沟通了社会普通民众与政权阶层,统治者可以借由采集的风俗,有效收集掌握普通民众对政治、社会的观点和看法,改善施政,实现民众的意愿诉求,进而维护社会运行秩序。

进谏献风

统治阶层人士直接向最高统治者进谏民情民意。身居统治阶层人士的身份与最高统治者的空间距离为“献风”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先秦时期,处于统治阶层的贵族皆可向天子献风,以补察天子之政。《诗经》留下了当时贵族献风的不少杰作,如《小雅·节南山》中说:“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家父是周大夫。《大雅·崧高》记述:“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吉甫是周宣王时的大臣。《国语·周语》记载召公谏厉王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先秦献风之制已由一系列行为及规则构成了常态化制度。通过向天子进献各国内部的民意民情,大大拓展了朝廷掌控的势力范围。秦朝开始形成了完整的言谏制度,西汉中期,通过察举制,一批深知百姓疾苦、能直言进谏的有识之士进入统治阶层。后世各朝关心百姓疾苦的臣子向君王反映民情是谏言的重要内容。明朝能臣王竑了解频发的灾害造成百姓困顿的民情,主动进言,请求皇帝下令责成众大臣自我反省,减轻百姓负担,不做那些无益于百姓的事情。历朝清官能臣将民情直言谏君,最高统治者“考其俗尚之美恶”,知晓民意,这成为统治者了解民意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

躬察民风

除了遣使采风、进谏献风之外,最高统治者还主动亲自巡察风俗民情。先秦古圣贤王早就有岁时巡行制度,舜帝巡视东南西北四方,确立了“五岁一巡狩”制度。《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五年一巡狩……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好恶,志淫好辟。”后世亦继承下来,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巡行天下,实地体察民风民情。唐太宗李世民经常巡行各地,考察民情。清朝康熙皇帝多次亲自出巡观风俗察民情。他曾指出,自己能够真正确切地了解百姓疾苦,主要得力于亲自深入民间巡行视察。每到一处,自己都请教询问百姓,考察当地风俗民情。他认为实地观览民风,比单纯看奏章或听臣子们的议论更能了解实际情况。乾隆帝亦极喜巡视,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其中考察民风、体察民情也是其巡行主要目的之一。

历世各朝沿袭的究风俗制度,成为民意采集的主要渠道。通过对风俗的观览体察,统治者往往会制定针对性政策,从而使究风俗制度在民意转化为国家政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0)

相关推荐

  • 古人是怎样开展调研的

    张树文 安徽师范大学 尽管古人并没有形成"调查研究"的明确概念,但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深知,为了巩固政权就必须了解民情,而了解民情就要进行调查研究.他们有些做法属于典型的调查研究. ...

  • 《水部何郎中知鄂州》中说魏晋以来鄂州地区很多特有风俗民情凋零

    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朝代:宋代|作者:杨亿 褒博衣冠汉大儒,三千奏牍到宸居.郎官起草归华省,女史焚香伴直庐. 出守新恩龟顾印,趋朝旧路雉随车.便分符竹从鸾掖,应有壶浆待隼旟. 赐对移时亲斧扆,随行兼两载 ...

  • 关注民情民意网的人都是精英

    关注民情民意网的人都是精英 之所以说关注民情民意网的人都是精英,是因为五年多来关注民情民意网的人虽然只有一万四千多人(截止到2020年11月15日星期日为14599人).被列入黑名单的三人.但是,民情 ...

  • 吴全兰:西汉意识形态建构的经验和教训

    思想火炬 吴全兰:西汉意识形态建构的经验和教训.wav 音频: 00:00 / 33:18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能够成为盛世,能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意识和稳定的核心地区版图,与西汉时期意识形态的建构有密切 ...

  • 民意网民情民意网正式获得工信部的备案

    民意网民情民意网正式获得工信部的备案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笔者的电子信箱和手机短信同时获得一个信息,那就是告诉笔者,笔者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的民意网和民情民意网两个网站的备案已经获得工业和信息 ...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

    篆刻艺术四十多年来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文汇报记者 李纯一 .               韩天衡四岁写字.六岁刻印,在方寸之间徜徉近八十年.他对篆刻艺术的感知.他在作品之外的心声,日前具化为一场展览,呈 ...

  • 【荐读】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 治乱之政,谓省官并职,去文就质也.夫绵绵不绝,必有乱结:纤纤不伐,必成妖孽.夫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故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

  • 曹县人的饮食风俗

    曹县是典型的中原饮食文化,例如境内吃晚饭曰喝汤.旧时,贫富生活差异很大,富者以小麦为主粮,吃白面:一般家庭以高粱.豆子.红薯.为主粮,吃混合面:穷人常年吃不上纯粮食,尤其青黄不接时,以糠菜度日,因此有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1)

    为政第二 2.0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试译]孔老师说:"为政依据于明德,就象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因为他自己能安居其位,同时为众星留下各自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2)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试译]孔老师说:"<诗经>共有三百篇诗,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诗篇,就是纯正无邪,就是真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3)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试解]孔老师说:"以政令来治理.强制百姓,以刑罚来约束.惩罚百姓,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4)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试解]孔老师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明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5)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quo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6)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试解]孟武伯问何为孝.孔老师说:"由于你的盲目冲动,使你的行为违背周礼,违背仁德,因而招惹是非,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