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真解》之“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爲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音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解:中医治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若标本混淆,易犯虚虚实实之戒,一误再误,病人危矣。

伤寒有狭义与广义之说,广义伤寒包括温病、霍乱、阴阳易、食复、劳复等。狭义伤寒和温病以标证之寒热为分类规则,温病病标为阳明阳胜热证,责其本经病、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伤寒不治温病之说,皆因未入仲景之门,标本混淆,不识经方奥妙所在。须坚持整体观念、脉证合参,厘清标本,识得脉证几微之差,勿拘泥伤寒、温病之名。

温病:与狭义伤寒相对,病标为阳明阳胜热证,伴或不伴阳虚寒证。栀子豉汤证、黄芩汤证、泻心汤证、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调胃承气汤证、黄连阿胶汤证等皆属温病范畴。

狭义伤寒:病标为阳虚寒证,伴或不伴阳胜热证。

要论阴阳,必须明确“分”的规则、“用”的细则。

1、阴阳分类规则有二:

位置论阴阳:口诀:阳化气,阴成形。

阳:阳化气,功能属阳。

阴:阴成形,物质属阴。

性质论阴阳:口诀:过犹不及,过与不及互为阴阳。

实:实为过为阳。

虚:虚为不及为阴。

在传统理论的思维模式下,阴阳位置、性质分类规则混乱、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是导致阴阳法则明珠暗投、被束之高阁的罪魁祸首!

2、阴阳位置、性质合论(用的细则):

阳胜(阳实):阳胜则热,狭义热指温度高,包括主观恶热、客观肢体发热,广义热指功能亢进。

阳虚:阳虚则寒,狭义寒指冷、温度低,包括主观恶寒、客观肢体冷,广义寒指功能减退。

阴胜(阴实):物质有余。

阴虚:物质不足。

阳实、阴实为标准用语、规范用语,阳胜、阴胜为约定俗成用语。

寒热为阳(功能)的虚实表现,与阴(物质)的虚实无直接关系,阴(物质)的虚实可间接影响阳(功能)的虚实表现:

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行不息,阴胜(阴实)可导致阳运行有碍,不能正常宣发,阳虚则寒。阴胜为本,阳虚则寒为标。

依据阴阳互根互用之理,阴虚可导致阳不得阴润,阳胜则热。阴虚为本,阳胜则热为标。

“阴胜则寒,阴虚则热”这两句口诀将标本混为一谈,致使中医辨证误入歧途中医疗效江河日下。标本混淆、本末倒置是中西医乃至人生、社会广泛存在而又很难解决的痼疾。

参透广义寒热是正确解读《伤寒论》的前提和基础之一,《伤寒论》是一部阐述机体功能异常的医学论著,包括舌、脉、证、药、方、病机、辨证原则、治疗原则、诱发因素、未病先防等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