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二十一篇: 大宋山河之神宗求治 (三)为政在人,得人至难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二十一篇: 

大宋山河

第四章 神宗求治

 三

为政在人,得人至难
吴充和韩绛宣抚河北,受到神宗皇帝赏识,回朝复命后,除拜三司使。唐介升迁为参知政事。
唐介第一日到政事堂听事。和张方平、赵抃坐在待时厅弈棋饮茶水,而宰相曾公亮独坐堂上,阅批三省六部所进文书。唐介心下不是滋味,谓张方平、赵抃道:“我等待坐何事?”方平道:“专候相公吩咐耳!”唐介忿忿然。勉强坐了半个时辰,竟到堂上对曾公亮道:“参知政事在堂下待坐,丞相坐堂上独阅文书,我等何以知、何以参?”
曾公亮道:“此是故事,从开国至今,首辅阅过之后,即分别交由参政办理。”
唐介道:“身在政府,而不预知政事,圣上问事,何词以对?” 唐介鹰鸷虎贲,横行无忌,曾公亮长者,不和他计较。中书不预军情,并无机密,便让参政一同视事。赵抃年老,不愿多闻事;张方平工于心计, 不愿多与事;唐介则不然,敢作敢为,口不停说,笔不停书。曾公亮巴不得有人替他一替,便把唐介往前推。而唐介对三省六部事务,一窍不通。于是,政事堂公事,偶有纰漏,不合章法。这里一言,那里一语,神宗便有了耳闻。
这日,神宗召曾公亮至延和殿,对他说:“近日中书公事,有司多有议论,丞相当过问。”
公亮道:“大臣之间,和协为上,以免烦扰陛下。” 神宗道:“中书政事不力,丞相当有举措。”
曾公亮道:“臣自知有负陛下重托。”
神宗道:“卿长者之风,朕亦素知,然亦须得力之助。”曾公亮道:“王珪练达,天生一个翰林学士;论忠正、敦厚,韩绛则是执政之才。”
神宗道:“还有司马光,坦诚君子,然处事怪异,与人多不协。才难, 得人更难。”
曾公亮道:“君实治史之才,其政见多出于经史,宜多参与事务,明了实情。不然,便是唐介第二。臣在朝堂多年,识得一个王安石,陛下可有所闻?”
神宗道:“有人举荐,已除知江宁府。” 曾公亮道:“安石清节美行,干练持重,博学广闻,识见高远。非一郡之才,可堪大用也。” 神宗道:“朕闻其患病不肯赴诏。”曾公亮道:“陛下欲革故鼎新,有一番事业,非起用王安石不可。”
就在曾公亮召对延和殿之时,通进司进一件陕西公事,唐介打开,见是韩琦上状请老,提笔批了一个“可”字,即发回陕西。
判通进司杨寘见了中书批文,疑惑道:“韩琦一品大臣,加太师,守侍中街,未有御批,未加玉玺,必是唐介所为。”乃封还曾公亮,公亮拆看大惊道:“是谁批了韩公请老?”
唐介昂然道:“下官。” 公亮道:“韩琦重臣也,陕西节镇西夏,我等焉敢准他请老?”唐介道:“既然执政,天下政事皆可执行,何况一人请老欲退?” 公亮道:“朝廷制度所关,这样是发不出去的,平白落人话柄。” 唐介道:“公多时不在政府,等候岂不误事?”公亮见其不通情理,徒犯口角无益,乃备文呈报神宗。神宗皇帝正在为司马光所进新编《通志》稿写序,把曾公亮封事搁在案头。俟司马光进殿,神宗道:“卿所撰通志,博而得其要,简而周其事,是为典刑之总汇,册牍之渊林矣,朕为之作序。以往事为鉴,有资于治道,赐 名《资治通鉴》。”
司马光双手接过《序言》和御赐书名,顿时热泪横流,乃进言道:“司 马迁、班固以来,史书如山,虽布衣之士读不遍,况于人主?固当年为先帝撰此书,事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宜为帝王读者,今陛下恩赐书名,臣不胜荣幸也。”神宗见这位老臣,面目黧黑,须发斑斑,心存怜惜,勉谕道:“卿年事渐长,精力耗损,善自珍重,有何难处可告朕。司马光道:“馆阁文学之士诚多,专精史者了了。惟有晋州和川令刘恕、国子监直讲刘攽(刘敞之弟)笃好史学,上下数千载间,巨细之事,了如指掌。臣请其入书局为助,不需数年,通鉴必成。”神宗照准。
神宗就便问道:“中书皆能臣,今办事多不力,何也?” 司马光道:“唐子方谏官出身,不谙政务;张方平奸邪之人,昔日阴附贾昌朝、温成后,善为阴事,不可为宰臣。”神宗言道:“王安石知江宁未久,即有政声。” 司马光道:“安石与臣昔在群牧司,博学强记,过目不忘,为翰林学士有余。” 神宗道:“明年改元,以何号为妥?”司马光道:“容臣思之呈进。”
神宗道:“朕拟开迩英阁,卿可讲授《资治通鉴》,与卿朝夕讨论,讲求治道。命二府大臣、三司使、翰林学士与闻。”
司马光再拜谢恩,复又奏道:“臣见陛下,日夜忧心,不胜繁巨,为恐圣躬过劳。为君者,修身之要三:曰仁、曰明、曰武。治国之要三:曰官 人、曰信赏、曰必罚。”
神宗见其迂憨之气复发,连忙说道:“朕日夜忧心者,亦三事耳,曰国用不足、饥民无着、边务不备,卿当为朕谋划之。”
皇帝被事务所困扰。司马光揣度君心就是要摆脱这些细事困扰,像当年仁宗那样做一个太平皇帝,便近前言道:“臣之所学,尽在此三言,昔以献仁宗,后来献英宗,今日献陛下。臣愚以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礼治行而天下自安,屑小钱谷之事,乃三司之职也,何劳陛下忧心?”
司马光所言,诚儒家经典,周礼正宗,帝王之道,亦神宗自幼熟读者也。但其主旨又高渺无形,空洞无物,用尽了神思,也难得要领。神宗再一次打量这位自己深寄厚望的干臣,见他面目呆滞,毫无表情,言语木讷,近乎口吃,任你怎样也看不透此人会作出《资治通鉴》来!大概他就是先哲们所称“大智若愚”的那种人?!
神宗自忖道:钱谷事既非天子之职,不问也罢,当下急务是为官择 人。乃问道:“朕读唐书,深慕贞观之治,铭记唐太宗之言,'为政在于得人’。然得人至难。”
司马光应声道:“得人非难,只要能辨别君子小人。人之贤愚不肖大致 分四类:圣人、君子、愚人、小人。君子惟德,小人惟才;君子惟直,小人 惟谀。如不能得圣人君子,宁可用愚人。”
神宗哑然而笑曰:“愚人焉能事国?”
司马光答曰:“然。愚人如雏狗,不能猎物,亦无力搏人,易驯服 耳。”
神宗默然沉思,说道:“卿且退,卿所言均系治国之要,朕当悉心领 会,改日经筵再议。”

 郑熙亭:河北沧州人,原沧州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汴京梦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游寻梦—苏轼传》(东方出版社出版)、《大宋河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熙亭文存》。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