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陆俨少,自信书法为“二三百年第一”,是在说大话吗?
陆俨少(1909~1993年),是一位既有成就也既负盛名的现代画家,曾担任过中国美协理事、浙江画院院长,其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具有开创性意义。
陆俨少
陆俨少对书法很重视,他子谈起自己一生致力的学问时,曾说过十分功夫中,四分用在读书,三分用在学书法,三分用在学画画,可以看出书法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对于自己的书法,陆俨少也时相当自信的,他曾讲到书法虽然是自己最末的一门技艺,但却能达到独立门户的程度,前推二三百年,或许没有可以相提并论的人。虽然自己不以书法闻名,但和古代大家相比,也毫不惭愧。
陆俨少书法
那么,问题来了,陆俨少的书法真得这么好吗?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的书法。
陆俨少的书法训练是传统的。陆俨少学习书法,依靠临摹与读帖。他说:“我初学魏碑,继写汉碑,后来写兰亭。最初学杨凝式,旁参苏、米,以畅其气。”他又说:“但我对此诸家,也未好好临摹,不过熟看默记,以指划肚而已。杨凝式传世真迹不多,我尤好卢鸿草堂十志跋。”
手摹、心追,是前两个阶段,经过长期勤奋用功,逐步达到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化”。在“化”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达到上乘境界,是风险密布的。这时,需要作者自身的反省,反省需要读书明理、涵养过人,也需要师长的坦率直言。
陆俨少书法
在抗战时期寓居重庆时,陆俨少曾经尝试一种“似隶非隶”新奇怪异书风,遭到冯超然先生的批评,被斥为“天书”。陆俨少后来遂放弃了这种试验。我们现在见到的陆俨少行书,虽然风格式样变化不多,但是其中杰作却因为深具传统古雅内蕴而富有魅力。这与陆俨少及时从弯路中退出不无关系。
陆俨少《自序》中提到的学书经历昭示出他书法的来源,其中唐宋诸家与他的书风关联度最高。一般论者较多提及杨凝式、米芾、苏轼几家在其书法中的成分比例,而较少谈及颜真卿,但是鄙见以为,颜真卿行书对他的影响应该摆在突出的位置。
陆俨少书法
其行书用笔方面的行笔沉重凝涩、弯折钩笔画常用蟹爪钩法,结构方面的重心偏下、字势偏阔、竖向笔画微含相向弧度的特征,乃至章法上的茂密郁勃,都与颜真卿行书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
杨凝式是五代杰出书家,杨的传世作品无一雷同,各具其美,而陆俨少倾心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正是与颜真卿风格最为接近者。所以,他通过杨凝式回溯颜真卿就非常自然了。
陆俨少书法
在漫长的艺术求索中,陆俨少低调行走在社会边缘,长期不获世俗社会的鼓励,只在同人圈中赢得欣赏。解放后,他获得新生。但在他于1956年进入上海中国画院成为首批画师后不久,就被错划为“右派”。从解放后到“四人帮”倒台的三十年间,他一直蜗居在上海复兴路马当路口的石库门中,与一家三代七口人共享25平米的陋室。
尽管卑微困厄,陆俨少这个时期的书法却毫无松懈疲敝之态。他钟情于杜甫,“对于杜诗,耽习尤至”。这或许是他贫贱不移的关键因素之一。
陆俨少书法
陆俨少的书法成就究竟有多高?这在书法爱好者中存在争论。沙孟海曾两次为陆俨少书法作跋,盛赞其书,但都是在画家书法的范围内论评。
笔者以为,他的小字远超大字,笔意、结构之美胜于章法,保守多于创新。陆俨少说自己的书法“二三百年第一人”“不逊于古人”,他的自许可能不被所有人认同,但是他的豁达会被所有人欣赏。
陆俨少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