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如宾贪财害命 党氏女两次转生紧追不舍(示意图片:清代绘画局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关于轮回转生的实例记载的很多。无缘不聚、无债不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理在制约着一切。举头三尺有神灵,谁也逃不过神的眼睛。李复言在《续玄怪录》中就记述了党氏女讨债的故事。党氏女,是陕西同州韩城县芝川南村人。先前,有一个叫蔺如宾的人,在芝川住。元和初年,有一个叫做王兰的外地人,用数百万钱来做茶叶生意,租用蔺如宾的屋子已经几年了。在芝川的几年中,他独来独往,也没有亲戚朋友往来。有一天,王兰因病卧床不起,蔺如宾早就盯上了王兰的钱财,此时正是机会,于是下手杀了王兰,将百万财产尽归为己有。钱一到手,蔺家的日子立刻变好,在衣食住行、车马奴仆各个方面,都堪比公侯之家。同年蔺家还生下一个男婴,长得玲珑可爱。虽然当年的孔融、卫玠小时候的聪明已经可以称得上奇异了,但也没法和这孩子相比。家里人都说,哪怕是珍珠碧玉都比不上这个孩子,因此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玉童。
蔺家还生下一个男婴,长得玲珑可爱(示意图片:〔宋〕苏汉臣画作局部)
蔺如宾一家对待这个孩子十分溺爱,吃饭穿衣,每天要花数金;如果不舒服生病了,或是请巫,或者是礼佛拜菩萨,哪怕一天之内把家产都花出去,也毫不吝惜。岁数稍大一些,玉童穿着高贵的服饰,乘着骏马常常出去玩。与其他少年儿郎交游,日日歌楼酒肆,出手阔绰,虽是狂徒也都敬服玉童的豪爽。通过这样的折腾,蔺如宾的家业稍稍衰败,加上有的年头土地收成不好,甚至要靠借贷才能支撑到来年收租之时。元和十年(815年),玉童暴死,按照年份算来死时不满十岁。玉童死后,蔺如宾夫妻极为痛苦,嚎哭的声音传出很远,连过路人都深感其悲,恨不得以己代之。丧子之痛,加上家业不断败落,也让蔺如宾染上疾病。对于玉童的丧事用品,从施舍僧侣寺庙财物,到购买祭祀等用品,置办宴席邀请乐队,都要以家中仅剩不多的财产来尽力支撑。而且在孩子死后,每到祭日,也总要施舍财物、宴请僧人来追祭。如此这般,家里也渐渐贫穷,又回到了以前的困境。到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的秋天,也就是玉童死后十四年,有一个叫玄照的僧人到一户姓党的人家门口化缘乞食。这时门内传出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的声音:“我的家人暂时出去了,我不便与你饭食,不过从这里往北几里路有一个叫做芝川店的地方,住着一户姓蔺的人家,今天是他们死去儿子的祭日,应当会广施饭食,师父你去,他们一定很高兴,会好好招待你。”玄照隔着门,问道:“姑娘你这个年龄,不应该是经常在市镇之间走动的人,是如何知道这么详细的消息?”女子笑了笑说:“他们家死去的儿子就是我的前世。”玄照很是吃惊,想再问的时候,女子已经进屋去了。
玄照于是按照党氏女的指点造访蔺家,刚刚进巷口,就看见巷内搭着宽阔的幕布、摆了很多宴席。到门口的时候,人们看到玄照这位僧人到来都很高兴,行礼之后请到屋内就坐。宴席结束之后,蔺如宾想起去世十多年的儿子,又悲不自胜。玄照说道:“我看你如此思念亡子,那么你想去看看他转世之后的样子吗?”蔺如宾很吃惊,玄照把之前所见所闻都告诉了他。蔺如宾立刻赶到党家请求相见,党氏女的父母告知自己的女儿,女儿不肯出来。虽然被拒绝,但蔺如宾对此事更加相信,他想,大概是没有和妻子一起来、并且空着手的原因,于是先回去了。第二天,蔺如宾带上自己的妻子又来党家,并带上二十匹上等丝绸作为见面礼。党氏女收下了见面礼,但仍然不见。蔺如宾万般恳求党家父母,父母看他情辞恳切,于是进屋说:“如果你不想见他们,先前就不应该说这些原委,既然说了,蔺家老人又怎么能够放弃见你呢?”女儿并没有作答。过了一会,父母又问道:“如果一定不见的话,总要给个说法吧?”党氏女说:“你们告诉他,没有必要见面了,只问问,你们的儿子从出生到死去,花费不少,王兰的钱财该用完了吧?他们听到这话,一定不会再强求。”父母出去把这番话告诉蔺如宾,果然,蔺如宾看了妻子一眼,默然地离开了。等到客人走后,父母问起原因,女儿就讲出事情的原委:儿的前身是茶客王兰,有数百万钱财,客寓在蔺如宾的家中。元和初年的时候,有些头晕,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被蔺如宾杀害,钱财也都归了他,从此暴富。我死之后向阎王申诉冤情,阎王把我召去,问我想怎么办。我说,愿意做蔺家的儿子来耗尽他的家财和让他精神痛苦,于是转生为玉童,把蔺家的财产花得差不多然后死去。这几天算了算,发现还有十贯钱没有耗完,所以才有了昨天送来二十匹上等丝绸的事情。从此往后,蔺如宾也不会再思念自己的亡子,而每年的追祭也到此为止了。还有韩城的赵子良曾经赊了王兰五筐茶叶,还没等到还钱的时候王兰就遇害了。党氏女告诉父母,过些天赵子良会用价值五筐茶叶的钱做聘礼来替他的儿子向我求婚,钱到手之后我就会离开,不会做他家的媳妇。不久,媒人来说媒,赵子良儿子来下礼,并约定娶亲的日子在来年的岁首。钱够了,女孩却失踪了,父母怕子良责难,假装哭泣而埋葬她。当天夜里,党家夫妇又遇到女儿。女儿对他们说:“天帝认为天下之人愚昧,都欺诈而不循常理,以为人可以听信不实的话,神可以被迷惑。以欺骗为生来迷惑人的,别人也欺骗他;以荒谬的话来迷惑人的,别人也那样对待他;因为妒忌诬陷别人的,别人也诬陷他。虽然人间习惯于虚伪做作,互相之间的报应好像看不出来,但在阴间,良善是欺骗不了的。知道自己的所为而不怪罪别人的人太少了,所以让我托身,来警诫人们。既然已坦陈了我的心迹,就不能再滞留此地。养育之恩已报答,只是昔日的关怀,能不叫我留恋吗?”女儿又对父母说:“互相都不要有所图,就不会心生疑惑而抱恨他人。”说完就不见了。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通王府的功曹,叫做赵遵约的,说起此事,我因此就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