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笔记](1)女孩们
记下《妹子》
妹子 2013 段守虹
这是一幅默写作品,人悄然走了,我画下了她。这时我感到一丝丝悲哀,因为一不留神,毕加索来了。我在哪里?回头望望,也曾经一步步走来,毕加索还是如影随形地跟在身后,这真有些让人发疯的感觉。由此来看,摆脱来自传统的、前人的影响是多么的艰难。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艺术的锤炼正是在这样坑坑洼洼的道途上划出自己的轨迹,对自我风格的思索与确认,这里没有一个聪明的办法,我不相信有借鉴一说,太理性了。
说一说《刚刚洗净的鱼缸》
刚刚洗净的鱼缸 2011 段守虹
这是一幅在意平面效果的构图,我要把它画的像一幅画,就是我此时的第一感受。这幅画就是“唯一”,这是艺术的最可贵之处,愈发强烈的“唯一”性才是我要努力去做的事情。画家的艺术手段是日记夹中的笔,随时留下心灵感受的痕迹。一个无足轻重的生活细节,是可以成为艺术经典的,创作意念很难说是生活本身了,无论在画些什么,都会带有些许的癫狂与狂妄。呵呵,其实这也没什么人在意,问题是先把自己感动了吧。
闲话:没有人会说我不曾被感动过。
《抚花瓶的少女》随记
花瓶与少女 2011 段守虹
女孩子,花和花瓶,都是被前人画过多少遍的题材了。有感受了再画一遍,一定有着属于自己的美。我的美又是什么呢?如果是对自己感受角度的阐释。便会生出出许许多多的图式供我来选择,此刻选择这一个或那一个都是必然。当艺术家选择自己对美的表达时,是带有神秘主义底蕴的,一霎间的影像揪住了你,多少回的摆模特,多少回搜索枯肠,都是为了那一刻的感受。可能很多人在用一生的时间寻找那种感觉,很苦恼。
闲话:苦恼变化为一缕美感也不错。
《在灯下寻找清爽气的红衣女》随笔
在灯下寻找清爽气的红衣女 2011 段守虹
画什么最重要,画感兴趣的最重要。是因为它感动了我,这本身就产生了美。美的像一张彩色相片,我想在美术的圈子里没人敢这样说,没人敢这样说是真的,说没人想画得同彩色相片一样漂亮倒不是真的,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在这样干。您在做着艺术照的放大工作。您不是达·芬奇,您不是荷兰的维米尔,您不是安格尔,您不是……他们都有各自的时代背景在成就他们,我画了生活中属于我的所思所想,这些东西感动了我。
闲话:自信来自沉淀才好。
《小憩》随笔
小憩 2011 段守虹
经常走过路边的小饭馆,里面客人清净时,常见到在那门店前或门店里有一个店员或老板娘的什么人在那里呆着,是健壮还是气质很有气势说不太清,总之很是震撼人,像一个门神。传统文化中的门神这时跳将出来,不断地重合我见到的她,凌乱的折叠的线与色就在眼前划来泼去,脑袋似乎被塞的满满的,这种感觉只有一次。更多的时候只是匆匆路过,也没有前去搭过话,几年以后,那家店关门大吉了,我问过,说是回老家了。
闲话:画是多年以后画的。
《方鱼缸》笔记
方鱼缸 2011 段守虹
恐怕没有人会因为不喜欢那样,而去画,我就是以这样的心理画了这幅《方鱼缸》。因为我试图去追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某种优雅,体会为带着些许颓废情调的适意。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曾经历史的某个角度的感知。这种经历其实也是阅读,你读了一些什么,不在乎你知道了多少,它是综合素养中的一部分,就像十三香,缺了那一项,都不是它了。学习只是药引子,将沉淀在内心深处的那些东西唤醒,反之,再学习也无用。
《女检验员》随笔
女检验员 2011 段守虹
权且叫她检验员吧,这是我综合了不少性情骄傲女性的一个典型,或许可以称之为现实主义的绘画方法。作为创作者,为什么要抱着一个什么方法或主义不放呢?感觉怎样舒服就怎样呆着,这是最惬意的事。当有一天不断开宗立派,画地为牢的“盟主”们终究发觉没有资源可用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这时才会想到随便画画也好。说是随意而为,仔细想想,地球都用村子来形容了,拥挤的满是汗味,还混有某种香水味,我们的空间中能有称得上“纯粹”的东西吗?
《夏阴中的红衣少女》笔记
夏阴中的红衣少女 2011 段守虹
其实每一幅绘画中都包含了很复杂的个人心理与大众审美的社会因素,说不受影响也是不可能的,只是我们并不是很清楚而已。能意无旁顾地在那里认真地去做事,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我的理想要如何,那只是自己强调的一种姿态,想一想自己未必有那样的能力去超凡脱俗。真的如此,人就不去工作了吗?不会的,艺术家就需要那么一股劲,跟自己别劲儿,就像贝多芬从来不按照自己的标谱弹奏一样。因为谱子是给别人看的。
《落雪的冬夜》随笔
落雪的冬夜 2011 段守虹
现在,没有人因为循规蹈矩地画画,而认为这具有正统性。这是一个毁坏与重构的时代。以前的人们更强调含蓄,在一幅画中模仿自然讲出道理,在形式上考究修饰,所讲的这个道理被称为艺术,它的标签是古典。现在的人们更讲究直接,坦率地展现你的认识与理解,其深刻在于人性的本质,标榜自己是现代。在绘画中思考与思考中绘画,是避免使自己成为匠人的最好方法。在这个落雪的冬夜,我画了这幅画,记下了一段思考。
《有玫瑰的日子》笔记
有玫瑰的日子 2011 段守虹
这是一篇追记的文字。这幅画被人斥为粗野的表现,只要不粗鄙就好。粗鄙也很好,原来简陋的男厕所墙面上有不少经典的表现,这种艺术只是不大适宜我的性情。原始时期的人们为了部落氏族的繁衍壮大,有许多对性欲直白的展现,他们为什么不粗鄙?这个问题我想了许久,直到最近才有所令悟。都市的不少画廊中,展示着满墙作品,鲜艳的、淡雅的,炫目。看来看去忽地涌起干呕的感觉——低劣的谄媚,不粗,但鄙。
闲话:原来鄙与粗没有必然关系。
《子夜梦》的随记
子夜梦 2011 段守虹
中夜醒来,诸多的妄想纷沓而来,这是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的经验。《子夜梦》是白日间的画作,被触动的却是忘却了时刻的一个人生体验!哪里去寻觅艺术的表现,只要灵魂一直带着生命的律动,就是这个世间最美的感受。何必去异乡寻觅意象的表现,生命本身的白日梦无时不在绽放,这一切都蕴含了你的诗意,是你的创作元素,有着任何人无法比拟的灵感之源。再一次的醒来时世界新鲜的挂满露珠,此刻的你早已不是过去的你。
闲话:艺术家都是蜕变而来的。
《托花瓶的女子》笔记
托花瓶的女子 2011 段守虹
如果用X光机扫一下这幅画,就会看到这幅画的绘制过程,前前后后变化很大。我在画中总想找到那个东西,我知道一种有些奇妙的体验在那里等待着我。我也知道,必须像平原上多次改变河道的河,才能找到一个相交固定的渠道,多次的笔与色的相交使用,沧桑的韵味自然蕴含其中。阅读自己的内心,那是一本无字的书,再一次地说,这很好玩。这是一张含有性意识的作品,这是我完成后才察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