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成就生活:两个错误认知,告诉你管理不能追逐潮流要回归常识

本文字数4109,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管理成就生活》。

作者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是欧洲管理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具有40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

本书是马利克的代表作,公认的管理学经典,被誉为欧洲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马利克澄清了人们对于管理、对于工作的普遍错误认知,强调管理不能追逐潮流,而要回归常识。

01、工作应该快乐吗?

一般认为,员工必须先获得满足,然后才能努力工作;一个组织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首先让自己的员工感到快乐和满足。但是,马利克告诉我们,关于“快乐工作”的假设,本身就存在一个悖论。如果我们对目前的工作感到很快乐、很满意的话,那怎么可能有动力去提升绩效、推动变革呢?任何的变革,都来自于对现状的不满,而不是快乐和满足。所以,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悖论,“快乐工作”和“持续改善”本质上不兼容的。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快乐工作”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实际上,没有任何一项工作能让你每天都快乐;在你能想到的每一项工作中,都存在着不快乐的因素。

比如,当一个摇滚乐手,在舞台上又唱又跳,台下粉丝尖叫追捧,很酷吧?是很酷,但是,舞台上的演出只是乐手工作中极小的一部分,很多人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排练。想想看,当你第1001次排练同一首歌,是什么感觉?

有的工作是天然没法给人带来快乐的。比如天天在重症监护室目睹生离死别的医护人员,还有刑警、法医等等。这些工作之所以有人去做,是因为必须要做,这里的关键词是“责任”,而与“快乐”八竿子打不着,与所谓的“工作热情”也不沾边。

马利克认为,领导者没有必要去刻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为这个东西既不好衡量,又难以持续。如果一个组织的运转必须建立在员工的个人热情之上,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比热情更重要的,是稳定的产出、持之以恒、尽职尽责。这并不只是针对常规性工作,对完全依靠创造力的工作,同样如此。

比如,作家。作家一直在苦等灵感乍现的瞬间,一旦灵感来了,就抄起一张纸,运笔如飞。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作家都不是这样搞创作的,很多人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写作时间。最典型的就是被称为“文坛硬汉”的海明威,每天雷打不动坚持写作6个小时,从早上6点半写到中午12点半,至少要写完7支铅笔。

同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勤奋程度不如海明威,但同样坚持每天从早上9点写到12点,虽然每天只能写一两页,但积累下来,他的作品数量也是惊人的。这些大作家的创作,不是靠热情,也不是靠灵感,而是靠纪律。

马利克说,所谓的创新性工作,通常只能在刚开始的时候给初出茅庐的新手带来热情,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任务变得越来越艰难,人们很容易丧失热情,永远“快乐工作”是不现实的。

如果工作迟早会变得枯燥乏味,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忍受的事情,我们只能幻想着哪天一夜暴富,立马退休逃离苦海?也不是。马利克告诉我们,工作过程中快不快乐,没那么重要,结果才重要。说到底,真正让我们满足的,不是工作本身的兴奋刺激,而是工作结果带来的正反馈。

比如,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天天宰牛的厨工,他这份工作得是有多枯燥、多令人厌烦;但是,庖丁硬是把这份没有意义的工作,做成了一门艺术,连宰牛的节奏都是和着音乐节拍的。那么,庖丁不断精进、打磨技艺的动力来自哪儿呢?肯定不是因为他特别爱杀生,而是他在技能和认知不断“晋级”过程中所获得的正反馈。

我们完全可以向庖丁学习,把工作变成一个不断磨练手艺的过程,至于工作内容具体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这样一来,我们对于工作的种种抱怨,也就完全不成立了。想想看,以前遇到问题,我们总是抱怨:同事猪队友、上司很奇葩、客户难伺候,工作不快乐,我就不能好好工作,于是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对工作敷衍了事。现在我们明白,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马利克在书里引用了一句话,他说:“意义,很难从工作本身找到。即便工作本身对任何人来说都毫无意义,我们也能从工作结果和工作效能中找出意义来。”

如果我们没有从工作中找到意义,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呢?不是工作内容的枯燥,而是工作效能没有提升,我们享受不到晋级的乐趣,所以乏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马利克说,最可能的原因,是工作任务太轻,挑战性不够。

作为领导,对员工最大的责任,就是通过设计更困难、更有挑战的任务,来帮助员工进入正循环;而作为一名员工,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就是主动接受更困难的任务。马利克说,他认识的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成功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此进入了一个不断寻求挑战、不断追求更高效能的循环。

02、职业晋升路径是查漏补缺

世界上这么多种工作,我做哪一样,能获得最高的效能呢?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似乎大家都公认,你只要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就能把它做好。但马利克指出,这是一个天大的谬误。

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反例。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故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爱因斯坦的天资很差。其实不然。爱因斯坦从小就展示出极高的物理和数学天分,在这几科上是妥妥的学霸,闭着眼睛都能考第一。但是,爱因斯坦最感兴趣的,却并不是数学、物理,而是音乐,尤其是拉小提琴。他从6岁开始学小提琴,每天花好几个小时练琴,坚持了一辈子。爱因斯坦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伟大的小提琴手,传闻他甚至说过一句话:“如果我能当上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我愿意拿自己的诺贝尔奖来换。”

然而,爱因斯坦天生不具备拉小提琴所必须的协调性,无论他付出多少努力,他终其一生只能达到二流水平。有个小提琴家就嘲笑爱因斯坦,说他拉小提琴的的姿势好像是在锯木头。爱因斯坦成名后,有人安排他和一位著名的钢琴家一起演奏,结果演奏到一半,人钢琴家不干了,说这水平太次了实在没法合作。

爱因斯坦的例子充分说明了,感兴趣的事和擅长的事,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干工作,我们应该选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把感兴趣的事情留给业余爱好。道理很简单,只有干我们最擅长的事情,才有可能通过持续改善,实现高效能,成为行业高手。

什么是你擅长的事情?这需要我们足够了解自己,这个也不容易达到。我们天天和自己相处,要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呢?马利克在书里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洞察。他说,我们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恰恰是因为这件事情我们做起来很容易,所以我们不太去关注,也没有去进一步提升的强烈动机。

而我们强烈关注的是什么事情呢?是那些我们不擅长的事情,也就是弱点。很多人耗费大量心力来消除自己的弱点,而很少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精益求精。就好像是学校里的班主任,一般很少花时间在学霸身上帮他们更快成长,而是把大部分精力用来改造学渣,让他们不要拖班级后腿。

为什么我们倾向于关注弱点而不是优势呢?因为弱点总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你想,你的顶头上司不一定会因为你的优势而提出表扬,却很可能因为你搞砸了某件事而点名批评。所以,一般人不需要太多的洞察力,也能知道自己的弱点是什么。相比起来,要发现自己的优势,需要更多的自我洞察,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要清楚洞察自己的精力变化都很难,更不要说全面了解自身的优势了。而且,“认识自己”也并不是一个纯主观的判断,我“认为”我的优势是什么,和实际上我的优势是什么,可能是两回事。现在一种很流行的做法是,通过职业能力测评来寻找优势,似乎比较客观。但在马利克看来,这也是不靠谱的。很多职业能力测评倾向于挖掘你的“潜能”,而不是找出当下就有的实实在在的优势。

马利克认为,要找到优势,真正靠谱的依据只有一个,就是你过去实际完成的任务。结果如何?和别人相比绩效怎么样?不用多,只需要找出你过去完成的三到五项主要任务,客观评估绩效,你就能判断出自己的真正优势在哪里。

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同时拥有好几项优势,怎么办呢?这就要说到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焦优势。想练就一项过人的技能,必须把精力聚焦到一件你最擅长的事情上,有所取舍,千万不能平均用力。

书里提到一个历史人物,可以作为这方面的榜样,就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琪罗。我们知道,米开朗琪罗多才多艺,在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大师级别,还写得一手好诗。不过,米开朗琪罗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最大的优势在于雕塑,所以他尽量排除其他干扰,专注于雕塑事业。有一个历史细节可以看出这一点:米开朗琪罗和西斯廷教堂签订天顶壁画合同,用的签名是:雕塑家米开朗琪罗。

作为对比,“文艺复兴三杰”的另一位大人物,达·芬奇,他的兴趣就是过于发散,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最后真正完成的很少。马利克认为,如果达·芬奇能把自己限定在最具优势的领域里,本来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霍金像达·芬奇一样,本来没有主动聚焦优势的意识,但是,命运的阴差阳错,却让他不得不被动聚焦优势,从而成就了自己。霍金属于少年天才型人物,本科读的牛津大学。有一次上统计物理学的课,老师给他出了两道题,让他回去做。第二次上课时,老师检查作业,霍金回答说,对不起,作业他没做,因为题目错了。然后霍金花了20分钟给老师解释,这道题为什么错了。老师当时就意识到,统计物理学,他已经没啥可以教给霍金的了。

霍金很得意。整个大学期间,他仗着自己聪明过人,根本不怎么学习,热衷于喝啤酒、读小说、搞学生运动。按照这样一种放纵不羁的性格,霍金很难安心坐在书斋里潜心搞学问,毕业之后大概率会去华尔街做交易员之类,再成功也就是一个普通社会精英而已。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霍金21岁,风华正茂之年,被确诊患了渐冻症。摆在霍金面前的其他可能性全部堵死了,他只能放弃所有其他活动,一心一意研究宇宙学。可以说,如果霍金没有患上渐冻症,他不一定能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才如霍金,也必须聚焦优势,才能有所成就,更何况我们普通人。所以,作者说很多人以为,晋级的途径是做拼图,查漏补缺;而实际上,晋级的途径是打井,找准优势、聚焦优势,不断深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