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 “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五)

错金铜博山炉出于刘胜墓侧室,熏香用具。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身分为炉座、炉盘、炉盖三部分。炉座透雕成三龙出水状。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嬉戏,猎人巡猎山间。此炉汇合仙山、大海、神龙、异兽等多种元素,不仅反映出汉代人求仙和长生的信仰体系,也体现了大汉王朝“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胸怀与气度。高超的铸造技艺充分诠释了盛世时期汉代工匠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博山即汉代升仙信仰中的仙山,博山炉是专指仙山造型的熏炉。关于博山炉的起源,国内学界倾向认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豆形熏炉。博山炉始现于西汉武帝时期,与汉武帝的求仙活动,以及对海上仙山的崇拜有关。而一些外国学者则认为博山炉的原型来自于中亚、西亚地区,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结合中国成仙的思想,以仙山得名,迅速本土化。

汉代是熏炉器型不断丰富化的重要时期,形制上有豆形熏炉、博山熏炉及异形熏炉(如雁形、鸭形、凤鸟形熏炉)等,有的熏炉带有圈足,有的带有承盘,有的带有三足。汉代熏炉以博山熏炉最为著名。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记载:“(汉)长安巧工丁缓者……作九层博山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掉,皆自然运动。”最为著名的博山熏炉是陕西兴平茂陵1号无名冢1号陪葬坑出土的高柄竹节鎏金熏炉。这件熏炉器身、盖等与考古所见的其他博山熏炉并无大异,不同之处在于其竹竿形并透雕龙形插栱的器座柄。其上刻有“金黄涂竹节熏卢”字样,被认为皇帝御用之物,原属于未央宫。器形多样、制作精良、装饰富丽的各类青铜熏炉已成为汉代皇室内苑、官宦商贾们华堂之上的必备物品,陶熏炉也成为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必备品。

铜骑兽人物博山炉出于窦绾墓中室,熏香用具。由炉盖、炉身、底座三部分组成。盘形底座,折沿,浅腹,平底,四周饰同心圆和一组柿蒂纹;盘心一力士骑兽造型,兽作俯卧昂首张口状,力士上身赤裸,下身着短裤,腰间束带,跪坐于兽背,兽体下面有一支钉,安插于底盘上的小圆孔中。力士左手撑在兽颈部,右手上举托住炉身,并回首仰望着炉体,笑面可掬。炉身呈钵状,子母口,圆鼓腹,底部有一小圆座和力士的右手铆接在一起。炉壁饰宽带凸弦纹一周,并有云纹图案。炉盖为镂雕博山造型,纹饰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云气环绕的山峦造型,山间有虎熊出没、人兽搏斗、驾牛车人物等场景,下层有龙、虎、朱雀、骆驼、草木、云气等。用北方草原所出的骆驼替代玄武,这是很少见的例子。

北宋吕大临《考古图》云:“炉象海中博山,下有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回环。”因此博山炉的造型设计追求的是海中仙山、云气缭绕的效果。博山炉始现于西汉武帝时期,在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大量出现,它是春秋战国以来持续发展的熏香文化和当时社会普遍流行的升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西汉中期以后,盛行于皇室贵族阶层的博山炉,很快流行于民间。进入东汉时期,博山炉的使用得到迅速的普及, 但多为陶制明器,造型也多为简化版。青铜博山炉一般只见于西汉中晚期贵族墓。

透雕双龙纹高钮白玉谷纹璧,随葬于刘胜棺椁之间。玉璧用和田白玉琢制,两面琢刻谷纹,璧上端透雕一对矫健威严的夔龙,夔龙张口挺胸、长尾高卷、侧身相背,有蓄势欲飞之势。顶端有流畅的云头装饰。中央有一圆穿,可供穿系悬挂之用。

在汉代,玉璧既是礼玉,又是装饰玉和葬玉,是反映汉文化的重要载体。汉代玉璧依纹饰分类,有素面璧、谷纹璧、蒲纹璧和复合纹璧。其中,谷纹是汉代玉璧常见的纹样,它由排列有序的圆形颗粒组成,这些颗粒有时拖曳小尾而呈旋涡形。在造型方面,汉代玉璧也有创新,像刘胜墓所出的这种在玉璧的圆形轮廓外再附加纹饰的称为“出廓璧”。其上部夔龙雕饰的高度大于下部圆形璧的直径,完全突破了“璧圜象天”的成说。东汉时,出廓璧更加流行,这时的出廓璧还有透雕吉祥语的,如江苏扬州和山东青州等地的汉墓出土过“宜子孙”璧。

鎏金镶玉铜枕出于刘胜玉衣的头部之下,枕为长方形,外表鎏金,两端饰以高昂的龙首,四矮足作龙爪形。枕的下部边缘饰浅浮雕流云纹,枕面两侧棱上各饰浅浮雕双兽,双兽相对,兽间另饰一兽面。枕面和枕的两侧镶玉,作透雕和阴线辅雕花纹,枕面为图案化云纹,枕侧为怪兽纹。枕两端龙首亦镶嵌各种形式的玉饰,多数作透雕花纹。枕底另行制成,安装在枕下。枕底粗糙,有四个长方形孔,孔上嵌四块质地较差的玉。枕中装满花椒。花椒果皮中含有芳香的挥发油和味麻的蜡状物,为人们经常食用的辛辣香料,有麻醉、止痛、驱虫、抗菌的效用。花椒出现在铜枕中,说明当时用以制作香枕。

丧葬用枕始于何时,目前还难以确定,但据史料记载,至迟在两周时丧葬用枕已成为一种定制。丧葬中使用玉枕的时代相对较晚,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玉枕的使用主要在汉代,其他时代少见。出土玉枕的地点主要为北京、河北、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区,其中以江苏出土数量最多。

出土的汉代丧葬玉枕形式复杂多样,特征明显,大多由玉片、玉板等组成,也有少量由整块玉料雕成或为铜镶玉、嵌玉而成。据其造型、工艺,可分为长方盒形镶玉木枕、板凳形兽头玉枕、“U”形嵌玉铜枕三种类型。此玉枕和窦绾墓所出玉枕均属于第三种类型,这种玉枕的造型特点是“U”字形,枕身长方形,两端为高昂的兽首。

汉代墓葬中,玉枕的使用并非单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玉器(玉衣或玉面罩、玉琀、玉握等)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殓葬玉器的组合。已发掘的两汉墓葬中,出有玉面罩、玉衣的墓中大多都有玉枕,其他墓葬中均未发现。而这些墓葬的墓主多为诸侯王、列侯或高级贵族等。诸侯王(后)用的玉枕,通常玉质较好,纹饰繁复,雕琢精美。地位稍低的列侯、高级贵族使用玉枕的玉质相对差些,工艺简洁,充分显示出墓主身份和地位的差异。有些出土玉敛服的诸侯王或贵族墓中未有玉枕出土,但有其他形式的枕,如西汉早期的南越王墓的丝帛内装珍珠枕、中期的长沙咸家湖汉墓的漆枕等,应为地方风俗,是一种例外。另外,还有一些墓葬无玉衣、玉面罩发现,但有玉枕出土,不过这些墓葬的等级相对更低一些。玉枕的流行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分为西汉早期、中期、晚期,东汉早期、晚期五期。主要集中使用于西汉早期,可谓是玉枕的繁荣期,无论在品种、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鼎盛。西汉中期以后使用较少,质地也有了相应变化,两汉以后,葬玉逐渐消失,而作为殓葬玉组合之一的玉枕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版权声明:本文章图片版权均归公众号“看碟听雨”(ID:bjkdty)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