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自传》
我只能说,这是一本最颠覆我观念的书。
对于沈从文,之前的认知是西南联大教授,见过一张照片,便认定他就是一个身着长衫的文弱书生,带着浓浓的乡愁,会写美美的情书。
后来,便是在《天涯晚笛》里看到了张充和先生给“二哥”沈从文写的墓志铭:“从文让人”
“不折不从
星斗其文
尔慈尔让
赤子其人”
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便是张充和的二姐,张家四姐妹当中的一个。
我本希望从他的自传里,学到关于如何写作的内容,或者如何成为作家的经过,比如像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面会告诉我他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如何构思,再比如看《老舍自传》,老舍结合自己的经历,将写每一本书的背景和心境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然而,《从文自传》,几乎很少提过自己是如何精心写作的。
从文自传看完以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的,那里面的事情,看起来都像是小说,然而却是真的,小时候私塾逃学,打架是常态,看人砍头也是生活常态,长大以后从军,见过许许多多的死亡,这其中对于自己的生活却轻描淡写,好像很容易地在乱世中存活下来。
他说,他更愿意读一本用人事写成的大书。
因此,私塾读书的时候,他经常逃学,去各种杂货铺商铺里逛,他拿起笔,也是因为在军旅生涯中有机会担任文职,做档案管理,文件收发,于是有机会练笔,也有机会去阅读军队里一些古书旧籍,最重要的是,在走南闯北的军旅途中,结识了无数有趣的人,看尽了风土人情。
生活如何具有故事性,戏剧性,最后开始落到文字作品里,呈现一种艺术感,这就是作家要做的事情。
他活在现实里,活在一份对人的深刻关注当中,所以他的作品有乡土情怀。
“我看过很多地方的云,走过很多地方的桥,喝过很多地方的酒,但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华的女子。”
这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从前读的时候,只觉得那些云啊,桥啊,酒啊,好像是一种文辞上的需要,等看了他的自传才明白,这就是他生活的写照,他真的看过了很多种云,走过很多的桥,跟五湖四海的朋友喝过各种酒,也见过很多正当好年华的女子,但是却只爱如今看见的这一个。
读完了他的自传,再去看边城,便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一个生于乱世中的人,却最终在内心孕育出了一种十分伟大的、对于纯粹的东西,纯粹的生活的理解与同情,那些文字与土地上的人紧密相连,分不清真实与虚构。
这不是个人写作风格的选择,而是生命自然成就的一种艺术形态。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这是沈从文自己题的墓志铭。
自从想要写小说,我身边的人,以及她们的情感和生存状态,都成为了我研究和揣摩的对象,这种研究很有趣,就好像其实你看见了很多剧情,却总是不知道走向,生命无论悲与喜,都应该饱含某种启示,这启示究竟是什么,我目前参不透,也许就是需要一种深刻的洞见,这种洞见什么时候会出现,我只能慢慢等待,即使最终成为不了小说,我的人生仿佛也因此丰富了许多。
我想,一种对世间人情永远保有无比关切的目光,就是一个作家最宝贵的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