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自传》:沈从文的魅力
喜欢沈从文,经历了一番波折。
认识一个名人,如果从他的代表作开始进入,往往并非一条最合适的路,比如,我就读了两遍《边城》,第一遍,读完了,我总觉得自己没有读出它的好来,于是再读第二遍,依旧如此.
我想,也许,沈从文的好,并不一定都在边城,于是,找来他的自传。
我至今还记得读完自传的那种震动,他的成长经历,看起来怎么那么像小说呢,看杀人,看被杀的人成串的耳朵,这就是他的成长经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离他的时代有点远。
当然,对他的转粉之旅也从这本自传开始。
01 逃学少年的心路
沈放在现在来看,大概也被定义为一个问题少年,他有个最明显的行为:逃学.
事实上,逃学的他,只不过想要看一个更大的世界.
"为什么骡子推磨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烧得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做成的?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太多了。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了,所知道的又太少了,有时便有点发愁。"
河合隼雄在《孩子与恶》这本小书里,对于"问题儿童"的定义是这样的:他们是向我们大人提出问题的儿童,大人能否回答,敢不敢回答,有没有借此检讨现实,找到问题答案的能力,这才是积极认知,但通常,我们直接把提问题的人,当作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麻烦,而这个人背后的问题,则被彻底忽略了。
沈从文选择用自己的眼睛和行动去寻找答案。
他先读了人世这本大书,然后再进入到真正书本的世界,而人世这本书,穷尽一生也读不完。
“凭一种无挂无碍到处为生的感情,接近了自然的秘密”.
“时时刻刻要用新鲜事物喂养我的灵魂”,他如是说.
一个作家的养分,一定来自生活。
02 他的文学观
再看第二个问题,一个经历杀戮、死亡如此之多的人,是何以能不夹杂一点善恶评判的?我朦朦胧胧感觉到他文字里的这样一个特征,却不懂为何如此。
“但我总嫌自己力量不够,这些人本来就太大了.”
"我到这街上来来去去,看这些人如何生活,如何快乐如何忧愁,我也就仿佛同样得到了一点生活意义。"
"只见她的背影,同营副走过时,我就看到了她的正面,这点富于人性的姿态,我当时就很能欣赏,注意到这些时,始终没有丑恶的感觉,只觉得这是"人"的事情,我一生下来,太熟悉这些"人"的事情了。"
看他的文字,有一种非常自然的克制,什么叫克制?因为我就是一个不可知的写作者,善恶分明,忍不住要加入自己的见解,我无法不对一件事情采取一种态度或观点,这就是不克制。
好的作家,应该是隐身的,一切都在作品里,那个急于表达的"我"应该是不存在的。
然后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解惑的话:
"我就是个不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参杂进来,估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多少来为百物做一个好坏批评,却愿意考察它在我观觉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
我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宇宙万汇在动作中,在静止中,在我印象里,我都能抓定它的最美丽和最调和的风度,但我的爱好显然却不能同一般目的结合。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联结时的美恶,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大能理会伦理的美,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个艺术家的感情,却绝不是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
什么是白描?
在他这里,我理解的白描,就是这样一种抽离的姿态,因了这种姿态,很多话都可以不写,不说,事物回到最真实的状态,作家抽掉了个人的所有评判和见解,只留下事情本身,被写作的对象本身。
《掬水月在手》电影的结尾,叶嘉莹的好朋友评价她,说:人生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你选择退到一个位置,然后看一切悲欢离合,把一切都看得很淡,很轻。"
我想,沈从文很早就退到了一个位置里。
03 遇见爱情的他
在自传里,有几篇他写给妻子的情书,张兆和被他称为:"三三",沈的情书写得很动人,不同于之前的文风,在情书里,一切都是无保留的倾泻,缠绵,我想,是他身上的柔情被唤醒了。
想象一下,船行险滩,思念无往不至.
"我心中有你,我的胆便稳稳的。"
在船上用来写信的笔掉了,他写了这样一段:
"那支笔我觉得有点可惜,因为这次旅行的信,差不多全是它写的。闲走大致很孤独地卧在深水里,间或有一只鱼看到那么一个金色发光的笔尖,同那么一个长长的身体,觉得奇异时,会游过去嗅嗅,又即刻走开了。
想起她躺在深水里慢慢腐去,或为什么石头压住的情形,我这时有点惆怅。
凡是我用过的东西,我对它总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友谊,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一只写信的笔掉了,他浮想联翩、惆怅不已,这就是文人气息很浓了.
再看边城,就觉得情绪好饱满,感情都在水里,慢慢的,清澈透亮的,又无始无终的.
"我走过无数的桥,看过无数的云,喝过无数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我应当为自己感到庆幸。"
这样的情书,每一句都是生活,因为有真实生活的铺垫,这诗意就是无可替代的,透着真实的诗意。
04 从个体到家国
因为一个友人的意外死去,沈从文领悟到人生无常,当有更大作为,自此以后,他投入到了一场家国大叙事里面,他要做一个“公民”,去历史博物馆,研究服饰文物,成绩卓然.
也许,每个人,到了某个生命阶段,都会产生某种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悟,此生虽短,但求无憾的心理状态,会让一个人瞬间产生清晰的价值观,要思考如何对抗生命必然死亡这件事情,如何实现一种相对的永恒价值,大概共同结论就是:
我总该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吧。
这样投身于“大事业”,在我看来,似乎总是泯灭了个性,那个曾经野得荒唐、野得真诚可爱的十几岁少年,那个见过杀人流血面不改色的少年,那个遇见了张家小姐之后便温文尔雅的文人沈从文,总是比后来有了更多大视野考量的沈从文,可爱得多,珍贵得多.
我更喜欢作家沈从文.
然而,这也是我的一种臆想。
谁能对抗时代?谁又不是时代的陪衬?
爱默生说,每个时代的人物,都是这个时代的导体,他们与常人的区别,正如一根管子区别于另外一根管子,仅仅在于它光滑又空心.
那我们的时代呢?又该造就怎样的人生?你可想过?
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多次提到老师的藏书很多,而且很愿意借给学生和朋友,他家里总是客人不断,可见他很豪气。
我的女神张充和先生,在回忆录里,也满怀深情怀念起"二哥"沈从文,在他的墓碑上,刻着张先生给他写的碑文: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
每句最后一个字连在一起"从文让人"。
我想,我已经不需要再多读一遍边城,有的人,最好的作品,便是他的人生。
总有人说,作品应该跟作家本人分开,我想,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脱离创作者而独立存在的艺术,而人生最好的艺术,莫过于做一个有趣的自己,这便是我们东方文化的艺术观。
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国艺术的正统。
当然,单凭一本自传,是不足以完全了解一个人的,但,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
读书有乐,愿你也常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