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5(终结篇)

想不到真的可以这样一直写到最后一章。感谢朋友们的一直鼓励和追读。令人有感悟的书值得细细品读,每个人都会读出自己的体会,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是我第一次用逐章精读的方式写笔记,过程有些痛苦,但收获很大,阿德勒心理学可称得上是勇气心理学——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最后一篇,让我们一起面对最终极的问题。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你还在相信是过去影响和决定了你的现在吗?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2——看清人际关系里那些阻碍你幸福的人生谎言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3——放弃寻求认可,收获真正的自由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4——不怕被讨厌的勇气来自找到存在的价值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经过了四个夜晚的讨论,青年刷新了对人际关系的全新认识,知道要有勇气活出自己的人生,必须学习课题分离,追求真正的自由。在最后一夜,青年抱着对幸福的渴望,与哲人讨论到最核心的话题:幸福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活出自己?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要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体会到幸福,就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一章的全部内容都围绕着关于幸福的这三个关键词。

1.活出自我,首先要放下强烈的自我意识,完全接纳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要获得幸福,首先就是要放下对自我的执着。我们都有体会,在别人面前和自己独处时,感觉不一样,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本来的我。这往往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在羁绊着自己,束缚着言行,让我们不能够无拘无束的行动,也不容易体会到共同体感觉。

自我意识强烈的背后,就是不能真正的接纳自我,害怕在别人面前显露出来的自己,不够好,不能让人喜欢或者认可。

前面的篇章讲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主动去选择生活的方式。对人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所拥有的东西。这就需要你对自己究竟拥有什么有正确的认识。每个人的特质不同,作为客观事实的那些,也就是已经被给予的一切,都是无法更换无法改变的,需要的是接纳。

这种接纳,不是简单的自我鼓励和肯定。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还说我很行,我很强,我能够做到,只是外在的什么条件阻碍了我。这容易导致一种不恰当的优越情结,也会使我们把责任归于他人或者环境,实质是对自己的一个谎言。

而自我接纳,是如实地接受自己目前的状况,诚实承认有自己做不到的地方,并且能够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没有做到最好,也不会光是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地承认有不足,但是又能够去想办法弥补这个不足。

关于接纳自己,我之前也看了黛比·福特《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台湾周志建的《拥抱不完美》两本书,都有很好的阐述。

在本书中,哲人用了一个词,“肯定性的达观”。其含义就是要分清楚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对于那些能够改变的东西,就要积极地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而不去过多的关注那些无法改变的东西。

2.在视他人为伙伴的基础上,信赖他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做到自我接纳,也不一定就能够获得共同体的感觉,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绝对不能缺少他者信赖(译者使用的词语)。在我理解,就是对他人的信赖。

这个信赖与信用是不相同的。信赖他人就是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的相信。而信用需要抵押相应的东西,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是有条件有期限的。而信赖是即使你知道会被欺骗被利用,也仍然选择无条件的相信他人。

这并不是在道德意义上占据什么制高点,而是取决于,你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信任之上,还是建立在怀疑之上?如果你怀疑他人,在这个前提之下,就会认为,别人不值得信赖,那么就没有办法建立起更加深厚的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是否信任他人,这是你的课题,而他人究竟如何对待你的信任,是不是会背叛或欺骗你,这是他人的课题,是你不该干涉也无法左右的。重要的是,你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和谐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并不想和这个人搞好关系,你完全可以和他彻底剪断关系,不必信赖。此时这就变成了你自己的课题。

事实上,如果你怀疑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就总是能找到怀疑的理由。智子疑邻的故事里,怀疑邻人的儿子偷了斧子,怎么看都觉得行为可疑,等真相大白,怎么看都觉得没问题了。那些寻找外遇痕迹的夫妻不也是如此吗?

可是,信赖他人,一旦遭遇背叛欺骗,不是会很痛苦吗?对此,阿德勒说,浅层的人际关系可能破裂的时候痛苦会小,但是带来的幸福也小,只有深厚的人际关系才会给你带来深深的幸福。如果真的遭遇背叛,你会有悲伤,会有失望,但是悲伤的时候尽管去悲伤,如果只是因为逃避痛苦就不敢付诸行动,那么你跟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又谈何幸福?

要认识到悲伤也是人生的一个正常存在的现象。在人世间生活不就是要经历过悲伤和痛苦,才能更懂得幸福吗?你对他人信赖,实际上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这正是阿德勒心理学一贯坚持的主张。他人是伙伴,你们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步,这使你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获得归属感。

3.在感觉到做出贡献的过程中体会自我价值,收获幸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价值来自于共同体中的归属感。要获得归属感,就必然要做到第三个关键词,他者贡献(译者用的词语,有点别扭)。也就是说,你要能够为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这并不是简单的自我牺牲。那些自我牺牲的人,被阿德勒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实际上做贡献并不是舍弃“我”为他人效劳,而是在为他人做贡献的过程中体会到“我”的价值。如果你做贡献仅仅只是为了他人,就会充满痛苦的自我牺牲,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自己,那就是一种彻底的伪善。

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工作。不管是在社会上工作,还是做家务,工作并不仅仅是赚取金钱的手段,还通过劳动参与到共同体当中,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来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找到归属感。

简单来说,我们要思考,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有了这种心理,同样的现实,可能会具有不同的色彩。

这一点我也是有亲身体验的。有时候有些事情,本来不想做,总觉得是不是强加给我的义务。举例说,上个周末我需要去机场接工作伙伴,这不是我的义务,周末是我自己的休息时间,通常都不喜欢有工作上的事情,我也可以推掉不管。但是,当我转念想到,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价值体现,而且,我与这位伙伴比较熟悉,从感情上来讲也不反感和他做更多的交流。带着这样的愉快的主观意愿,就减少了强行履行义务所带来的焦躁感,保持了愉快的心情,也就不去计较自己开车去机场的辛劳,还积极地想办法克服路上堵车,其实这个过程中聊天时还学到很多知识,也得到了工作伙伴的真诚感谢。

做家务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主妇只是焦躁的在做自己的家务,因为看到家里其他人都在闲着而满腹怨言,拉着脸,絮絮叨叨,会让家里人也都焦躁起来。反过来说,如果主妇能够感觉到我做这些事情是为家人做贡献,我是有价值的,心情的变化可能会使她有好情绪,也许哼着歌扫地、洗碗,可能会影响孩子们,带动他们参与进来,共同做家务。所以说,从主观出发的心态,对我们做事的心情和最后的结果真会有很大的影响。

4.和谐人生绝不是以偏概全,任何年龄都可以开始学习和改变,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幸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面章节里讲到阿德勒心理学提出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行为方面的目标,即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另一个是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即“我有能力”的意识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结合起来看,自立和“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但是理解和实践这些思想,非常困难,需要坚持不懈的学下去。阿德勒认为只要我们敢于去学,在无论什么年龄都是可以改变的。

书中还讲到,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这在现实中非常常见。我们遇到一些挫折,总喜欢用一些以偏概全的结论。比如,为什么总是我受损失?为什么每个人都讨厌我?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认真的分析过,真的是只是你受损失吗?其他的人也在受损失吧?真的是所有人都讨厌你或者嘲笑你?其实只是那些人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人。

太多人把焦点聚焦到一个微小的方面,而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工作狂,这种人就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层面。很多人其实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他们仅仅是以自己的行为标准,也就是做了什么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当他退休、失去劳动能力,不能够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这样的人也无法与人生实现和谐共处,因为他不关心家人,不能够正视家庭和其他领域与他人的关系。

阿德勒认为,接纳自己是第一步,通过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才能获得幸福。幸福也就是一种贡献,是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并不见得必须是那种看得见的贡献。所以从这一点说,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

重要的是你的感受,要感觉到自己有价值。很多人常常以寻求他人认可作为贡献感的来源,但是这种贡献感是没有自由的。你被绑在他人的期待里。幸福,是要以自由为前提的。你不必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

很多人都希望能够通过自我实现证明自己是个特别的有价值的存在。他们希望自己特别优秀,但是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转而会希望特别差劲。这就是那些不良行为儿童的心理根源。因为特别差劲的时候也能够引起父母,或者大家的关注,也能证明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但是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甘于平凡的勇气。你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还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到挫折之后就转成特别差劲,自甘堕落。但其实,如果能够很好地自我接纳,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同。普通并不是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去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5.人生不是为了目标而存在,在每个刹那舞出最美的你,就是存在的意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为了登上山顶吗?在那之前呢?有多少人把达成目标之前的阶段看作是准备阶段,必须要忍耐和克服痛苦?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生根本就不是以登上山顶为目标,登山的过程就已经是你人生的过程。

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阿德勒心理学没有把人生当做一条线,而是把它当做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每个刹那是一个点。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一个点接续而成的。计划好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许多成功的人并不是一直在追逐远大的目标和规划,而是在不断的把此时此刻过得完美充实,非常投入。

阿德勒说,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你在不停舞蹈,等到你停下来的时候,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但其实,是你不停的舞动,这样的每一个瞬间,把潜在的可能变成了现实。目的地只是你跳舞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到达的地方,但是这个过程,也已经是完整的人生。

回到登山的例子,过程也就是你的人生,即使没能登上山顶,在任何一个点结束生命,都是完整的人生。当你开始旅行,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到达目的地,从出发的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旅行,即使你最终并没有到达你旅行的目的地,也是一次旅行,人生是一样的。最重要的就是此时此刻。

你所需要考虑的,就是认真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关注现在这一刹那的人生。

想想看,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有多少次是把考试当作自己的目的,而把之前的任何一个时刻都只当作准备阶段,所以就会觉得特别难以忍耐,特别痛苦。如果最后那次考试根本就没有能够参加,会不会觉得之前的付出都是白费了呢?

其实,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你正在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完结的状态,做到既完成。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遇到天灾、战火、残疾、被伤害,徒劳地追问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向前看,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所以,阿德勒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当你遭遇不幸,是选择认为“世界太残酷,那些顺利的人都像是敌人”,还是“世界也会很美妙,人们都是我的伙伴”?不同的选择会给生活不同的意义,带来不同的人生之舞。你还能想起身边那些即使遭遇不幸也能面带微笑的人吗?他们的勇气和生活态度不是更让我们佩服吗?

人想要选择自由,就要克服向下滚落的倾向性,自由的生活必然是艰难的,但也是充实的有意义的。

过好每时每刻,影响人生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就是此时此刻。我看世界的方式决定世界的模样,世界不是靠他人而是靠我来改变!我们的人生意义,就在于那一个个舞蹈的刹那,要尽力跳出最美的舞蹈。


全书结束了,青年觉得眼前的世界变得如此清晰,如此简单。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本书的主要观点:用行为的目的而不是过去经历造成的原因来判断生活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谐平等的横向关系;不追求他人认同,不怕被人讨厌,分清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正视自己的课题,不干涉别人的课题;接纳自己信赖他人,体会对他人有贡献的价值感;坚信可以从自己开始改变,有勇气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我在读书和写笔记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就是勇于选择的力量。我深深觉得阿德勒心理学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可能无法为你解决所有的问题,从知晓到实践也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其中直面问题的决心,不怕被讨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勇气,充满了力量。不问出身,不问来路,不必纠缠过去,没有借口,未来只有你当下的选择可以决定,这正是直面人生、正视现实、改变自己的力量。

(0)

相关推荐

  • 你具有“被讨厌的勇气”吗?

    这两周在读的一本书叫<被讨厌的勇气>,有一天早上我拍了几张照片发微信上,被同事戏谑:这么喜欢发心灵鸡汤.我微微一笑,对他说:怎么样,对你有作用吧,感觉你今天比平时来得还早一些. 我们生活中 ...

  • 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最实用的心理学,没有之一

    如果说有一篇文章,读过后能瞬间改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那么就是这篇了. 本文思想依托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全文共1698字,阅读时长8分钟,不用收藏,请一口气把它读完,你将从此开启一个幸福的人生 ...

  • 自我解放从摘掉墨镜开始 ——《被讨厌的勇气》│ 书海遨游 No.19003

    书海遨游 No.19003 自我解放从摘掉墨镜开始 --<被讨厌的勇气> 推荐程度:**** (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很好入门,但切勿随意投射) 原书阅读:243分钟 本文字数:2,020 本 ...

  • 【好书推荐】打通自身的闭环——《被讨厌的勇气》精华分享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冯雪松[好书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全篇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关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是"个体心 ...

  •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逐步信任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过分认同并忠诚于 ...

  • 《被讨厌的勇气》| 袁泽解读

    关于作者 岸见一郎,日本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古贺史健,日本自由作家. 关于本书 本书全篇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关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是" ...

  • 《被讨厌的勇气》丨NOTES

    少穻 終身學習者丨 產品設計師 學得好壊另說,至少在學 内容简介 /*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可以改变,不要把现状归因于过去,怨不得他人,当下路怎么走,你有选择,扛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走自己想走的路,不用担心 ...

  • 【书评】此时此刻,便是人生

    这是我写的<被讨厌的勇气>一书的最后一篇书评.也是哲人与青年的最后一夜对话. 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 阿德勒的心理学是"个体心理学".关注个体的自身所具有 ...

  • 【读书笔记】终结拖延症

    荐语 威廉·克瑙斯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拥有超过30年的心理治疗经验,他的专精领域是现代都市人群各种负面心理的引导与治疗.他是认知疗法的先锋,还为美国军方等提供咨询服务.他根据心理咨询和治疗经历写下 ...

  • 《被讨厌的勇气》笔记+读后感

    这本书在瑞言言二的课程上有人推荐过过,刚开始不以为然,觉得是一本心灵鸡汤.没想到她会是礼物来到我面前,让我有意外的收获,特别感谢送礼物的人. 翻开书的内容,我很惊讶,原来这是一本以对谈式展开内容的书, ...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第三篇3--伤阳就是在折寿

    读经典,领略古人智慧. [原文]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风为百病之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在内经中不同的篇章中多次提到.风邪也是六淫邪气之首. ...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第三篇2--阳气的作用

    读经典,领略古人智慧. [原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从这一条开始讲述阳气的作用,<内经>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体的阳气就 ...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第三篇4--阴与阳的统一协调

    读经典,领略古人智慧. [原文]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 ...

  • 四个技巧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 | 读书笔记第14篇

    开始看这本<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感觉还是有很多惊喜在里面,书没有太多的理论,更多是简单易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作者是给出了一定的模式,甚至在开始操作之前,书中还为读者准备了 ...

  • 我曾经是一个速读主义者,而现在…… | 读书笔记第13篇

    第三个原则是:深读而不速读--深读读书法 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情况,明明一本书是看过的,但是让你回想里面的一些情节,哪怕是回想一下故事梗概,你会挠挠头,想不起啊.好像是读了不少书,也有不错的读书习惯 ...

  • 这一套碎片化阅读法,你值得拥有 | 读书笔记第12篇

    第二个原则:碎片化时间读书法 作者本人是每天一本书,一个月30本书,作者从来不是利用整段时间来阅读的,都是利用一些碎片时间来阅读的,比如上班等地铁,乘坐地铁,还有晚上睡前的一些时间.当然作者可以如此高 ...

  • 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读书修养之道1 | 读书笔记第11篇

    暑假的15篇读书笔记挑战也将接近尾声,最后几篇或许只作一本书的读书笔记了,看看精读下读书笔记是怎么样子的.15篇读书笔记挑战完成之后,就要开学了,那时就一周一篇读书了,开始挑战连续30周.然后这个小号 ...

  • 我用这几步轻松完成大任务分解 | 读书笔记第10篇

    这篇为什么也是读书笔记,因为这篇读书笔记的写作灵感来源于<创造>与<少做一点不会死>这两本书,从这本书我都强烈感受到了做任何事情迈出第一步的重要性,也正因为有了第一步的启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