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 不解草堂寺
【草堂寺】
--- 没看明白的形制布局 ---
阳曲行游的最后一站是位于侯村乡洛阳村的草堂寺,洛阳村远离大路,而且道路曲折难行,但是距离侯村乡很近,而我雇佣的司机师傅就是侯村人,所以轻车熟路,不太费劲就把我送到草堂寺门口。经过一天转悠,我感觉阳曲县的这一大堆破庙的名字都很不普通,但是这些名字确实不算难听,而且都给人比较深刻的印象。尽管阳曲县还有数十座名字同样奇特的寺庙,但是在我时间允许的范围内,暂时只能看这几座了。如果以后再能寻的合适的时间,阳曲县一定是个需要反复来转悠的地方,这些木结构古建筑尽管年代不远,但是很有点特色。总之,就是有看头!
【“县保”标志牌】
我时间有限,没有在洛阳村里转悠,但是这个名字实在好听,而且村里残留几处古老的遗迹,就是堡门和民居,就在草堂寺门外就有一座堡门。
草堂寺座北向南,寺院可能原来做过村委会(或村委会的仓库),所以在草堂寺整个寺院的外围又加建了一圈围墙,这就有了堡门中看到的那个“山门”。其实草堂寺也没有山门了,和我们这一路看到的大多数寺庙一样,草堂寺也可以算作是二进院落的形式布局,但是阳曲县这些寺庙的布局结构是,都建有倒座舞楼。除了轩辕庙以外,这些庙的山门位置都不明显,搞不清她们的舞楼究竟是建在山门之内(轩辕庙为倒座舞楼兼山门,且中殿两侧有二道山门,因此可以确认是二进院落),还是另建在山门前?而诸如晋中的大部分寺庙都是在寺庙山门前不远处另外建舞楼,当然也有倒座舞楼兼做山门的例子。
【草堂寺舞楼背面】
要说这个舞楼建在哪儿倒不是重要的,问题是草堂寺(还有前面说过的佛堂寺)的舞楼她这个屋顶形制怪异(上图):你从正面看,本来好好的单檐歇山顶,从侧面和后面一看就全变味了--- 在悬山顶后檐的下半截,加建一个单坡顶。这个样子的房顶在我眼下到过的地方还没见过。
要单说这个草堂寺舞楼的话,她还不单单是屋顶有问题,里面的梁架也不寻常:她是在楼内明间使用两根“冲脊柱”划分前后台的。这“冲脊柱”的设置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看到这柱子马上就会想起江南(民居)的穿斗式结构,尽管我也没到现场看过江南的“穿斗式”,但是这显然是两码事。在晋国的早期木结构中,“分心斗底槽”是很常见的形制,但是她们都不使用“冲脊柱”。因此怎么看也有点晕乎,而舞楼内梁架的其他部分简洁明快而很寻常。
在舞楼前台两侧的影壁上装砌琉璃构件,琉璃上有“大明正德七(公元1512)年三月十五日”的题款,可以证明此舞楼为明代中后期建筑。但是这不能保证舞楼就一定是原装货,事实上,舞楼前檐的枓栱形制是清代式样。
【冲脊柱?】
在草堂寺舞楼前约30米处是中殿,单檐悬山顶,为小式木结构,没有枓栱,梁架形制也简单。中殿两侧没有二道山门遗迹,看来草堂寺原山门可能在舞楼两侧,也可能这个“中殿”就是山门兼天王殿。现存中殿的小木作均以毁坏,前后开敞,成了一座像献殿一样的建筑。
穿过中殿是第二进院落,今天看到的其他寺庙也都是这个样子。对面是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廊下有一椽;角柱侧角明显,无生起,其中右角柱有明显卷杀,而其他三柱没有;殿顶举折平缓;檐下装有枓栱七组,补间各一,均为四铺作单下枊,令栱上以齐心枓承托衬方头;补间铺作为真枊,并且再次出现轩辕庙看到的情形:真枊后尾身连下平槫下的一个“构件”(轩辕庙的真枊后尾明显是身连下平槫下的华栱,而草堂寺这儿身连的不是华栱,所以只能叫“构件”)。更奇怪的是,下平槫下支垫的不是令栱,也不是替木,而是替木上叠加了一个“栱型”的构件(下下图),确实看不明白。
人们有时都觉得晋国木结构有点不按套路出牌,确实是这样,无论是早期还是中晚期的木结构中,经常会遇到这些“不三不四”的奇异构件及其组合方式。
【大殿前檐补间】
正殿内的梁架结构倒是寻常,四椽栿及平梁都不太规整,驼峰上以令栱托平梁,脊槫下用捧节令栱,顺脊串和顺身串都是圆形而非矩形。回头再结合前檐铺作中的一些构造特点,特别是昂嘴的扁平琴面状分析,这组构架基本能达到元代。不过这个结论可能有点勉强,因为前檐铺作中有些部位的后期作风也很明显,比如高厚的普柏枋,下平槫下的柱梁造和牛脊槫下不用替木而用罗汉枋等。
相比之下,草堂寺右配殿的构造看起来应该早一点。右配殿三间四架椽,角柱也是有侧角无生起,但是柱身粗短笨拙,四根柱头全部明显卷杀;枓栱为四铺作,华栱头上直接用交互枓承托罗汉枋和耍头,华栱栱臂卷杀过于圆润,很具宋金遗风;殿内梁架的用材和构造均较正殿为粗犷,但是承托着平梁和各槫的“令栱”与正殿如出一辙:有栱而无枓;阑额和普柏枋都与正殿相同。
另外,右配殿原本也是悬山顶,但是被粗暴地硬改为硬山顶,甚至连前檐铺作的慢栱都强行锯掉了一段。从梁架及铺作中某些特征之间的较大差异来看(我怀疑“有栱无枓”的那些奇异构件可能是后来添加或改造的),右配殿遭到的改变更大更暴力一些。
【新建的左配殿】
在草堂寺的“不解之谜”中还有一处:在中殿的左侧,看不出缘由地另建有一座殿宇,由于不知道她的名字和性质,暂且以“左中殿”称呼吧。
这座“左中殿”里还存放着村里的什物,所以看门人没有钥匙打不开,但是从门缝里可以伸进照相机勉强拍到不太清晰的梁架。即使从外檐铺作粗略看上去,她的建造年代也明显比中殿的现存构造要早的多(甚至她比前面讲到的正殿和右配殿也早),也就是说:是先有这座殿宇,后有的中殿。
在“左中殿”和中殿的角柱并列处,明显能看出是强行锯掉“左中殿”的悬山而建的中殿,尽管中殿的悬山也被锯掉了(下图)。为什么要这样干呢?到底草堂寺的中轴线哪儿呢?莫非草堂寺原来的中轴线是在“左中殿”所在的位置?那么后代改扩建为什么要另选中轴线?既然已经另选了中轴线,稍微离旧殿远一点不行吗?非得把并列的两座殿宇的屋顶全锯掉?既然在乎这么一点地方,完全可以事先规划好,把新旧两座殿改建成一座殿嘛。
如果原本的中轴线就在现中殿位置的话,那干脆把碍事的“左中殿”拆除即可;就算“舍不得”的拆除,那你把现中殿建的稍微小一点就可以嘛,何必非锯掉“舍不得”拆的左中殿屋顶呢?而且还连现中殿的屋顶也得锯掉。这纯粹是“没事找抽型”,整的咱们看起来这么费劲且别扭,还看不明白......
在“左中殿”前扔着一只青石雕的角兽,其造型要比正殿台基上现装的那两只角兽古朴一些。而扔在正殿前的一只砂石雕的圭角“灯台(灯塔座?)”看上去很美观,但是残破了。在左跺殿前还残留几块青石质碑座,但是满院子没有见到一块碑碣。
【石刻“灯台”】
【洛阳村观音堂】
我到达草堂寺时,大门紧锁,而我并不着急,因为我的司机是本地人,找钥匙会很方便的。结果呢,一到庙前他就扔下我,一个人跑到旁边的小卖铺里聊天去了,还得我自己去问人、找人......
看门人就在草堂寺前不远处的观音堂里住着,是个和尚,虽然外貌有点邋遢,头上也长出了头发,但是身穿僧衣,而且接待我的态度也很热情,让我很是感动!小小的一座观音堂,清代建筑,梁架构造很简约却保存完好,近年新塑了佛像,建在“人字形”路口的交叉点上,没有多大的院落,他热情地请我先参观观音堂以后,再去草堂寺打开所有的殿门让我拍照。不过他是“远来的和尚”,只会念经,没法给我提供更多有关草堂寺的详细情况。但是我仍然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