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等爵

​五等爵位制,这个词语是在西周、春秋的分封制度和实际情况而演化来的,或者说,是战国乃至两汉,最终确定下来的。1,天子,没问题。2,诸侯中,宋国是殷商遗民,是前代天子,周天子待之以"宾客之礼",也就是同辈兄弟、亲友。上古,地位极为崇高、品格极为高尚、处事极为智慧、最能维护共同利益,就叫"公",意为苍天所授予人类的"神性"。宋国历代国君尊称为"宋公",去世后也被谥为"公"。其他诸侯中,担任王室最高职位的,也称为"公",因为他秉承天子之命,必须天下为公,例如姜子牙,曾任天子之军队总司令,太师。但诸侯称公仅限于本人。后来礼崩乐坏,很多诸侯只是名义上担任天子之卿,称公,且公的谥号被滥用,并代代相传。此外,天子直辖区,王幾,有很多采邑,作为给予天子之卿大夫的"禄田",也就是领取工资的地方。职务职位世袭,则采邑固定下来。例如姬旦,分封为"鲁侯",姬旦本人辅佐成王,得到祖宗发迹之地"周"为采邑。这些王室卿大才是"公"的真正拥有者,他们的职位和采邑,被称为"伯",意为辅佐周王的庶出兄弟,也是伯爵的起源。不分伯仲,就是指的嫡出、庶出的区别。郑国本是周王之弟,卿,采邑为郑,后来看情况不对,私自跑到了中原,建立了独立的郑国。3,一些小国、形成比较晚的不规则邦国、蛮夷之族所建之国,在周礼中视为"未成年""不独立""不文明",必须依附完全独立的诸侯国,朝见天子时,充当诸侯下属的角色,这是"子"的爵位来源。比如楚国,跟着诸侯去京城,天子在明堂赐饭,诸侯在台阶下大院里吃,楚国被安排在厨房门口,直接把楚国惹急了,回家就自己称王,并发誓要跟中原对着干。很多诸侯的附庸,就是"子爵"档次。4,男爵,目前只知道许国。但根据"男"的文字含义,应该是地方豪强、自然形成的地方势力,后来被普遍承认为"微型邦国"。5,总之,周天子其实真正分封的只有"侯",给予地方统治权的是"伯",除了宋国,"侯"和"伯",直接为天子充当卿大夫,就成了"公"。"子"是诸侯势力圈的"附庸"。"男"是自发形成的野孩子。6,战果时代中央集权,赏赐采邑,要么叫"君",要么叫"侯"。西汉的宰相、太尉等尊称为"公",分封爵位只有"侯"。魏晋以后,才有成体系"五等爵位"。就本源而言,我国的爵位来历与欧洲差别很大,但都不是有事先设计的,纯粹是历史演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