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泓:高中语文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1

从《红楼梦》第六回“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创作这部小说,要作出编排和布局,是费了一番大心思的。因为,这样一部恢宏大剧,有一百二十回,带注释超过一百万字;而仅从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并由此构成纵横交错的情节结构这一点来看,学生阅读起来,立马就会遇上“没个头绪”这道屏障。
为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里就提出“梳理小说”“整体的艺术架构”[1]的要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也给出“抓住情节主线……体会小说纵横交错的结构特点”的指导意见。可见,梳理《红楼梦》的情节结构,确实是学生读这部书需要攻克的一道难关。
怎样攻克这道难关,帮助学生完成《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对《红楼梦》有关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其次,在通读和再读的基础上,对《红楼梦》的整体架构以及各部分或各回目之间的关联,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作更细致的梳理与探究。通俗点说,就是要搞清楚“作者是怎么想、怎么来写这个故事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若再用比喻,如有人说《红楼梦》像一张“网”,那这张“网”是怎么编织完成的?像一座“迷宫”,那这座“迷宫”又是如何设计、建造,并使得各“屋舍厅室”之间做到“卯榫相连”的?
作为阅读教学,我们只有关注到起衔接作用的“卯眼”和“榫头”这些关键点上来,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秘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不借此套”“反倒新奇别致”的奇书,才有可能读懂这部被誉为写“人情”写得最好的章回体小说。

2

已有的对《红楼梦》结构的研究中,首当推崇的是清代王希廉的梳理。他从传统文章学的角度,将全书划分为“二十一段”:
第一回为一段,说作书之缘起……第二回为二段,叙宁、荣二府家世及林、甄、王、史各亲戚……三、四回为三段,叙宝钗、黛玉与宝玉聚会之因由。五回为四段,是一部《红楼梦》之纲领。六回至第十六回为五段,结秦氏诲淫丧身之公案,叙熙凤作威造孽之开端……十七回至二十四回为六段,叙元妃沐恩省亲、宝玉姊妹等移住大观园,为荣府正盛之时。二十五回至三十二回为七段,是宝玉第一次受魔几死……惹出无限是非。三十三回至三十八回为八段,是宝玉第二次受责几死……值贾政出差,更无拘束。三十九回至四十四回为九段,叙刘姥姥、王凤姐得贾母欢心。四十五回至五十二回为十段,于诗酒赏心时,忽叙秋窗风雨,积雪冰寒……隐寓泰极必否、盛极必衰之意。五十三回至五十六回为十一段,叙宁、荣二府祭祠家宴,探春整顿大观园,气象一新,是极盛之时。五十七回至六十三上半回为第十二段,写园中人多,又生出许多唇舌事件,所谓兴一利,即有一弊也。六十三下半回至六十九回为第十三段,叙贾敬物故,贾琏纵欲,凤姐阴毒,了结尤二姐、尤三姐公案。七十回至七十八回为第十四段,叙大观园中风波迭起,贾氏宗祠先灵悲叹,宁、荣二府将衰之兆。七十九回至八十五回为第十五段,叙薛蟠悔娶,迎春误嫁,一嫁一娶,均受其殃;及宝玉再入家塾,贾环又结仇怨,伏后文中举、串卖等事。八十六回至九十三回为第十六段,写薛家悍妇,贾府匪人,俱召败家之祸。九十四回至九十八回为第十七段,写花妖异兆,通灵走失,元妃薨逝,黛玉夭亡,为荣府气运将终之象。九十九回至一百三回为第十八段,叙大观园离散一空,贾存周官箴败坏,并了结夏金桂公案。一百四回至一百十二回为第十九段,写宁、荣二府,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及妙玉结局。一百十三回至一百十九回为第二十段,了结凤姐、宝玉、惜春、巧姐诸人及宁、荣二府事。一百二十回为第二十一段,总结《红楼梦》因缘始末。[2]
其次,当推崇的是当代学者周汝昌的看法。他认为,《红楼梦》采用的是“三线”和“三春”“三秋”作为全书“重大关目”的“大对称”结构法。
所谓“三线”,就是三条情节主线:家亡、宝玉自传、人散。“家亡”一线起于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结于第一百十三回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自传”一线起于第一回,结于 第一百八回(周汝昌推测《红楼梦》“原本”共一百八回);“人散”一线起于第十七、十八回兴建大观园,结于第九十回大观园毁于元宵节上。这之间,还有一个“诗格局”,起于第三十七回探春兴诗社,结于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妙玉联诗。以上合称“四起四结”。
所谓“三春”“三秋”,“三春者,既指贾氏三姊妹,也指三个'春的标志’上元佳节。所谓始以'三春’,终以'三秋’,则是指以中秋佳节为'秋’的标志……一部《石头记》,一共写了三次过元宵节、三次过中秋节的正面特写的场面。这六节,构成全书的重大关目,也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大对称法”[3]。
此外,还有当代俞平伯以“在五十四、五十五之间”为上半部与下半部的“分界”[4]和周汝昌以第五十四回为“分水岭”[5]的说法。
综上,不难看出,学者们对《红楼梦》结构的梳理,主要还是着眼于宏观或概括式的表述。这样的表述,对了解全书的整体架构都有帮助。如王希廉“六回至第十六回为五段,结秦氏诲淫丧身之公案……十七回至二十四回为六段,叙元妃沐恩省亲、宝玉姊妹等移住大观园”的说法,可以让我们有了由府入园的前后划分;周汝昌的“诗格局”,能给我们以青春诗意、聚散离合的启示;“分界”“分水岭”之说,还可使我们找到聚散离合具体的界限。然而,在涉及具体的行文架构,以及各部分或各回目之间的关联时,我们仍无法获得更多的、更为详尽的指引。而且,即便有了上述梳理,笔者认为,也只不过是对其外部结构作静态的划分,没能深入到文本内部作属于动态的、逻辑方面的剖析。
换言之,作为语文学习,我们更需要的是:如何将静态的划分转换到动态的、可以指引学生窥见作者在创作各部分或各回目之间,到底是怎样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的“处理”上来。而这当中,究竟有没有可能找到一条或隐伏或明晰,能牵引着故事情节不断向前推进的线索呢?
如对前五回,我们就得向学生揭示:《红楼梦》这条大河,究竟有几条主干?到底又有多少条重要支流?而对从第六回起的“正文”,就应该告诉学生这条大河及几条重要支流,它们各自的行经线路、流量流速、形态样貌,以及两岸所呈现的群山、原野、湿地和河滩,等等。
当然,还更应该指出某条支流,会不会存在“像是黄河巨流,一折入河套,另一股打了一个大弯流到后套,才又回到主流上去了”的情形,即所谓的“分水后合法”[6],而不是简单笼统地说有“三条主线”或是“网状结构”就了事。所以,在此,笔者不得不推崇胡菊人所说的,读《红楼梦》,应该看作者“如何由一事转到另一事,由一情节带入另一情节,由一人物接到另一人物”;以及“站在河的这边观赏景色,要转看另一边”,就得找到一个可以“渡过去”的“东西”[7]。而这“东西”,既可以是起到“牵线搭桥”作用的线索,如一个人或者一件物;也可以是标志时空转换、起到“卯眼”“榫头”作用的词句。
事实上,也正因为作者将这些主干、支流、旁溪、深潭以及沿途风景如一幅幅画卷一般巧妙耦合并徐徐打开,才使我们可以领略到这部小说所呈现的环境、场景、人物、情节、主题、语言等方面的曼妙与婉转。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对小说作宏观或大致的划分上,学生因书中的人和事太过繁杂,头脑就有可能还是“一团乱麻”,无法感受到各部分或各回目之间的过渡与递进;当然,也就不能发现或领悟到这条大河河汊密布、潭瀑众多的神秘所在。那样,将是多么辜负作者“细按则深有趣味”的一片痴心啊!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只有领着学生,对全书具体的行文架构,以及各部分或各回目之间的关联作更细致、更有条理性的揭示,才有可能让学生在阅读遇到阻碍时不至于匆匆滑过或畏惧前行;才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最终提高他们对问题或事物作宏观、中观或微观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3

那么,面对这样一部大书,又该如何去揭示其各“屋舍厅室”之间的“卯榫相连”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金字塔结构”梳理法
所谓“金字塔结构”梳理法,是一种通过归类分组,将事物、内容或思想等组织成一个金字塔形状来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纵向上,它可以建立自上而下、先总后分的模式;也可以建立自下而上、先分后总的模式。自上而下表达是结论先行;自下而上思考是总结概括。在横向上,它可以对多个具有共同点的事物、内容或思想等进行归类分组,让“每个组”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并列地组织在一起,或时空转换,或演绎归纳,或程度递进。可以说,对任何事物、内容或思想等,都可以作这样的结构化思维的处理。
美国的芭芭拉·明托说:条理清晰的文章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因为这种文章都具有清晰的金字塔结构,而条理不清晰的文章则肯定没有金字塔结构……一个人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关键是在写作开始前,先将自己的思想组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逻辑关系的规则检查和修改。[8]可见,“金字塔结构”梳理法能让事物、内容或思想等从无序变有序,由零散变整饬;也可让我们看见作者“在写作开始前”思想和思维的结构组织。
具体到《红楼梦》,我们知道,书中人物活动的地点主要在宁、荣两府和大观园内。据此,我们便可将全书先划分为入大观园前、入大观园和出大观园后三大部分,然后将每一部分再划分成若干“段”。这样,梳理好一段段的小金字塔结构,就可以叠加或汇聚成一个大金字塔结构,就能体现作者创作时完整的思想、思维图卷。
首先,将入园前部分划分为三小段,作中观处理。
第一小段,依传统“总纲”说,为前五回:
前五回的安排,作者可谓是用尽了心思。如第一回“你道此书从何而来”,就说出《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即女娲炼石补天,弃顽石一块未用;这石因遇上一僧一道变幻成美玉。“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见石上“字迹分明”,“从头一看”,“原来就是……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而这“原来”与“从何而来”呼应,便构成全书总叙事由始至终的前置性的大回环。随即,“且看石上是何故事”一句,才正式开启《红楼梦》故事的叙述。
可以说,在前五回,作者从洪荒远远道来,然后从姑苏至扬州(“去岁到金陵”),再至京城,再入贾府。而这一路下来,作者非常巧妙地布下了三条线索:一是贾府盛极而衰之势;二是宝黛钗情感纠葛;三是“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或结局。但是,布线非主线。若说到主线,笔者以为,从宝玉少年到青年的生活、情感经历以及精神成长,才是这部书唯一的一条主线;这位男孩,这十余年间,眼见身边众女子的由聚到散、到亡,家族由盛到败,则是众多的几条重要支流。
小说从第三回宝黛初会起,主线就与支流同步并行;自身情感的发生、发展乃至破灭与众女子的命运、贾府的结局交相叠进,由此便构成了全书的整体布局。当然,再往前回溯,还隐伏着一条最大的线索,那就是:无材补天、石头变玉、“枉入红尘”、玉再变回石头的“奇传”故事。总之,在前五回,作者主要以贾雨村、林黛玉为“牵线”,对全书作出了一个大分类、大梳理、大部署和大预言。
第二小段,依王希廉说,为第六回至第十六回:
从第五回秦可卿判词“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可以看出,王希廉“按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后,应即叙荣国府情事;乃转详于宁而略于荣者,缘贾府之败,造衅开端,实起于宁……所以首先细叙”[9]等评语极为精当。以宝玉随凤姐入宁府认识秦钟,到二人入学“顽童闹学堂”,到凤姐多次往返宁荣两府探视秦氏,以及协理宁府丧事观之,作者记事的确重在宁府。然而,细察凤姐这条“牵线”又不难发现:这当中,还附带着另一条宝黛钗单独或在一起时情感互动的支线。如周嫂送花,黛玉冷嘲;宝玉探钗,黛玉含酸;林如海病重,黛玉返回扬州;林父亡故,黛玉折返贾府等。只不过宝黛爱情的初始是被笼罩在这个家族亡败的阴影之下罢了。
第三小段,依王希廉说,为第十七回至第二十四回:
可以说,以人物活动的地点来作入园前与入园后的划分,这是曹雪芹的精心策划。从秦可卿的病重托梦,到其病亡出殡的盛大场面,再到元妃省亲的大热闹、大排场及大欢喜,前者为衰败的起始,后者为大喜过后的大悲大惧。前后悲欣交集而来,接踵而至,既极尽写出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预示或暗伏着“登高必跌重”“盛筵必散”的忧患。
当然,这当中,由府入园,仍还附带着宝黛钗单独或在一起时情感互动的这条支线。而且,宝黛二人在共读《西厢记》之后,一路磕磕绊绊,相互试探,情感很快向前发展,而这在梳理时不可不察。
其次,将入园后部分划分为三大段,也作中观处理。
第一大段,依王希廉说,为第二十五回至第三十六回,即宝玉“第一次受魔”和“第二次受责”:
通观全书,宝黛爱情的发展经历了“前世情定→两小无猜→相互试探→情意投合→泪尽夭亡→悬崖撒手”几个阶段。而这一段,从黛玉“春困发幽情”,到第三十二回宝玉“你放心”三字的彼此交心,再到黛玉“题帕”,写出了两人从相互试探到情意投合。至此,宝黛之间已然形成了一种彼此相知、默契、信任的感情,置气、拌嘴也就再没有发生过。如在随后的第四十二回,宝玉看到黛玉头发凌乱,不明确提醒,只是用一个眼神暗示,黛玉便知道去对镜“抿了两抿”;第四十五回,宝玉连续三问,不待黛玉回答,也无须回答,彼此便心照不宣;第四十九回,黛玉将与宝钗“闺蜜谈话”和盘托出,竟毫无保留;第五十二回,作者一笔带过写宝黛二人相互关切;等等。这当中,再以宝玉受魔、挨打的嫡庶之争,和他当着母亲面撩拨金钏致使其投井,以及被龄官拒绝唱曲等事,构成了他精神成长主线的前段,即所谓“各人各得眼泪罢了”的“情悟”阶段。
第二大段,依周汝昌“诗格局”和“分水岭”说,为第三十七回至第五十四回:
这一段可分三节。第一节起于探春结社。安排了刘姥姥入大观园,将园中儿女们的各处居所详写个遍;又让贾母“两宴大观园”,极力描绘出众人欢乐、喜庆、热闹的场面。中间穿插黛玉脱口而出《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诗句,以及宝钗教导黛玉读书不可“移了性情”等事。
第二节起于凤姐庆寿。安排了贾琏私会鲍二家的,凤姐大闹一场并殃及平儿,以及众儿女邀请凤姐加入诗社。中间穿插宝玉外出祭奠金钏,和钗黛从开始敌对到此时彼此推心置腹,成为“知己”。第三节起于贾赦逼婚。安排了鸳鸯拼死抗争,香菱向黛玉学诗和大观园再次掀起众人联诗的盛会,以及贾府祭宗祠、过除夕、闹元宵的奢华生活。中间穿插薛蟠调情遭打、离家行商,宝琴、岫烟、李纹、李绮入园和袭人归家、晴雯补裘等事。真可谓千头万绪,令人应接不暇。
第三大段,仍依周汝昌“诗格局”和“分水岭”说,为第五十五回至第七十六回:
这一段可分四节。第一节起于凤姐染病。探春兴利除弊为主,宝钗施小惠为辅;再以紫鹃“试玉”,让众人都明白宝黛二人无法拆散和薛姨妈“慈爱”安慰痴“颦儿”(黛玉)。中间穿插了甄家前来送礼请安、甄贾宝玉在梦中相会、薛姨妈替薛蝌张罗与邢夫人侄女邢岫烟婚事等。
第二节起于撤裁戏班。笔锋转入以大小丫鬟、众伶人以及奴仆为主的叙述,而后一贯而下至宝玉庆生、“群芳开夜宴”的高潮,结尾再转入乐极生悲的贾敬“宾天”。
第三节起于贾琏贪色。安排了他偷娶尤二姐,遭尤三姐痛斥;尤三姐“横”剑自尽,柳湘莲痛失刚烈女;凤姐闻讯诓骗尤二姐入园,借刀杀人致使尤二姐“吞金自逝”。这当中,开头嵌入黛玉题《五美吟》诗,中间嵌入黛玉思乡等。
第四节起于重建诗社。安排了众儿女题柳絮诗、贾母庆八旬寿辰,司棋与潘又安私会偷情由此引发“抄检大观园”,以及贾府中秋节“最后的晚餐”和黛玉、湘云、妙玉三人联诗的场景。这当中,又穿插了王子腾夫人来访、宝玉应付贾政检查“功课”、贾琏想偷取老太太“金银家伙”以应付支出等事。
应该说,梳理至此,我们便可发现,《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大致遵循着这样一条叙事逻辑:从空间转换上说,即由远及近,由外到内,再由内至外;从人物出场顺序上说,是从主子至丫鬟,再至伶人、奴仆。而且,越到后来,人物聚合就越多,事件也更为纷繁,而这也极大考验着作者在结构创造方面的艺术功力。

4

再来看这部书一些“卯眼”“榫头”转接处的微观处理。
从这一人、事、物或情节转接到另一人、事、物或情节,《红楼梦》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
其一,作者用全知或客观转接法。常用词语是“原来”“后来”“且说”“一日”“这日”“次日”“不一时”“又是一载”等,频繁出现,不难觉察。
其二,作者用主观转接法。以一人为主,如第三回以黛玉之耳之眼之心来写凤姐和宝玉。写凤姐是“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黛玉纳罕道:'……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写宝玉是“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以众人为主,如第二十二回“说着,四人仍复如旧。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四人听说忙出去,至贾母上房”,这就由宝玉参悟转到众人猜谜;第六十三回“正顽笑不绝,忽见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众人听了,唬了一大跳”,这就由宝玉生日转到贾敬去世;第七十回“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这就由咏柳絮转到放风筝。
此外,还有胡菊人说的“分水后合法”。如第四十一回,众人看刘姥姥不见了,作者用板儿“急的哭了”寻找来牵线,再在怡红院内众人会合;第七十六回,中秋夜众人散去,黛玉、湘云早早离席,作者用众媳妇找茶杯和丫鬟翠缕、紫鹃去找她们姑娘牵线,再在凹晶馆三人(妙玉)联诗会合。
宋代朱熹说:“读书,须是看着他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10]极而言之,学生在阅读时,应多提醒他们留神这些“卯眼”“榫头”或“缝罅处”。不察细流,不明这些耦合细处之妙,便不能体悟《红楼梦》结构“百溪千水竞奔流”[11]并最终汇成大江大海的波澜与壮阔。

5

文章写作至此,笔者时常在想,一部古代章回体小说,写了如此多的人,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会不会作者在创作时,眼前就挂着一张可以调动“千军万马”分布的“地图”呢?不然,这前八十回的人物编排、活动设计,怎么就处理得如此严丝合缝、环环相扣呢?而作为教学设计、组织及引导者的我们,在开展情节梳理活动时,是不是就可以先给出中观层面的一、二级分类的回目范围,让学生明确梳理的具体内容;在审视微观层面时,再举出某些“卯眼”“榫头”转接片段来作示范,让学生体察到小说人事“起承转合”的叙述轨迹呢?如此,在持续梳理的过程中,不就能够不断地建立起文本的结构意识,推动阅读进程,出色完成课标和教科书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了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9]朱一玄 . 红楼梦资料汇编[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3]周汝昌 .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增订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09.
[4]俞平伯 . 红楼小札[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5]周汝昌 . 红楼梦新证(增订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6][7][11]胡菊人 . 小说红楼[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
[8]芭芭拉·明托 .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M]. 汪洱,高愉,译 .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

[10]朱熹 . 朱子语类[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来源 |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21年第4期。
作者 | 吴泓,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