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有多能喝?
中国人是无酒不欢,不管正式场合还是私人聚会,酒是不能或缺的刚需。那既然这样,我们中国人是不是普遍都挺有量啊?你要是这么想,那多少有点自大了,因为就能喝这事儿上,我们可以做的只能是保持谦卑,原因是咱这实力实在排不上号。
有人在2010年搞了个调查,就是世界各国人均酒精消耗量排名,你认为中国能排第几?谦虚点,第三?第五?第十?错了,错得离谱,中国排在第87位。也可以这么理解,在还能喝得起酒并能正常搞这种调查的国家里,我们也就排个中下。
排在前面的基本都是欧美国家,那为什么欧美国家的人就比我们能喝呢?这是因为一个人的酒量大小,完全取决于身体对酒精代谢的能力。正常情况下,酒精会先通过肝脏,然后在体内多种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这种代谢的能力越强,则酒量越大。而东亚人的祖先曾有过一次基因突变,导致很多人的体内有一种酶活性特别低,由此导致酒精不能顺利分解,而是会形成一种叫乙醛的物质,乙醛在身体里大量聚集,会使人产生各种醉酒的情况发生,甚至危害健康。所以说,大多数中国人从基因上就来说,就不善饮酒。
话虽如此,可中国人也有一个让欧美人望尘莫及的优势,那就是偏爱烈酒。所谓烈酒,就是指蒸馏酒,大致可分为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酒和龙舌兰这七大类。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里说,尽管欧美人爱喝、能喝,比如战斗民族,他们的烈酒消费占酒类总消费的一半,然而中国这个比例却高达70%,这是个很惊人的差距,但即使这个我们也没有独占鳌头,真正的冠军是朝鲜,他们的烈酒消费占到95%,基本除了白酒也不喝别的了。
既不善饮酒,又偏爱烈酒,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中国人并非一直偏爱白酒,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人最喜欢的是黄酒,但制作黄酒要用大量的粮食,在上世纪50年代,农业集体化,加上困难时期,粮食吃都不够,哪还能大量的用于制酒,于是转而选择了更省粮食的白酒。举个例子,江苏吴江的一家酒厂,曾用蕨根、南瓜、桂圆核儿等“野生淀粉”做出了不错的白酒。换句话说,中国人是在只有白酒喝的时候,慢慢的适应并爱上了白酒,按这个思路去想,则朝鲜的饮酒偏好也就不难理解了。
马上过节了,聊这个是想给大家提个醒,既然喝酒不是咱强行,那就好酒莫贪杯,微醺生买醉吧。
提前祝朋友们中秋快乐!
过完节咱再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