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喜 | 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课程参考书目

课程简介

长期以来,历史学者与人类学者承认在中国社会的大整体性下,地区之间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社会与文化形态。要瞭解这个既有极大共同性,也同时有区域之别的中国文化,必须承认中国很多地区,是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后,才与王朝的礼教风俗整合。置于大历史的层面而言,不同的区域有著各自从「化外」走向「化内」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比较和分析各地不同的经验,需要探讨区域社会形成的历史过程,需要对民众对于不同传统的持续认同与情感怀有「同情之理解」,才能解释同中有异的多元化的中国社会。

本课程希望结合田野与文献的材料,考察宋以来不同的区域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的礼仪来塑造国家形象与表达自身认同,讨论让几代历史学者与人类学者都为之著迷的问题:千差万别的中国社会为什么能发展出如此统一的认同。

课程大纲

1、历史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2、自然与生态的框架

3、血缘与地缘

4、乡村社会的世界观

5、文字与正统

6、与佛教分手:宋代读书人生活方式的塑造

7、中国社会有多少次礼仪革命?

8、明清政治体系与族类分野

9、没有皇帝的宗族社会

10、田野工作坊

11、民国时期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族群想像

12、 亦神亦祖

13、 历史人类学可以走多远?跨越国界的观察

参考书目

1、 历史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1)科大卫:《告别华南研究》,《学步与超越:华南研究会论文集》,华南研究会编,2004年3月,第9-30页。

(2) 张小军:《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3期,2003年4月,第1-28页

(3) 勒高夫:《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1-40页。

2、 自然与生态的框架

(1)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中研院史语所专刊,第1-127页。

(2) 冀朝鼎著, 朱诗鳌译: 《中囯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 张应强,《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 2006。

3、 血缘与地缘

(1) Mabuchi Toichi, “Magico-religous land ownership in central Formosa and Southeast Asia”,《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9卷(南港,1970年),第349-363页.

(2)汪明辉,〈Hupa: 阿里山邹族传统的领域〉,《师大地理研究报告》18, 1992, 第31-49页。

(3) 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囯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Press, 1965).

(4)David Faure,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30-44.

4、乡村社会的世界观

(1)Wolf, Arthur P.,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in Arthur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田仲一成;钱杭、任余白译,《中国的宗族与戏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页208-240或 页245-294。

(3)刘志伟,〈神明的正统性与地方化﹕关于珠江三角洲北帝崇拜的一个解释〉,《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二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7-125页。

(4)华德英: 《意识模型的类别:兼论华南的渔民》,《从人类学看香港社会—华德英教授论文集》,香港:大学出版印务公司,1985年,第37-54页。

5、文字与正统

(1)Walter J. Ong, Orality and Literacy :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London : Methuen, 1982, pp. 78-116。

(2)Chan Wing-Hoi, “Ordination names in Hakka genealogies: a religious practice and its decline,” in David Faure and Helen F. Siu eds., Down to Earth,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65-82 .(可参考:李默,〈梅州客家人先祖「郎名」 、「法名」探索〉,《 广东民族研究论丛》,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册,页143-154。)

(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乡土中国部分,第6-86页。

(4)Watson, James L.,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 292-324.

(5)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14页。

6、与佛教分手:宋代读书人生活方式的塑造

(1)<范氏义庄 1050-1760>,尼微逊等著 ; 孙隆基译:《儒家思想的实践》,臺北市 : 臺湾商务印书馆, 1980,第120-174页。

(2)杜正贞,地方传统的建构与文化转向──以宋金元时期的山西泽州为中心,《历史人类学学刊》第4卷第1期,2006年4月,第29-59页。

7、中国社会有多少次礼仪革命?

(1)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萧凤霞:《传统的循环再生——小榄菊花会的文化、历史与政治经济》,《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1期,2003年4月,第99-131页。

8、明清政治体系与族类分野

(1)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 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北京: 三联书店, 2008.

(2)Faure, David, “The Yao Wars in the Mid-Ming and their Impact on Yao Ethnicity,” Pamela Kyle Crossley, Helen F. Siu and Donald S. Sutton eds., 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pp. 171-189.

9、没有皇帝的宗族社会

(1)科大卫:《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7-404页。

(2)刘志伟、陈春声,〈 清末民初广东乡村一瞥── 《辛亥壬子年经理乡族档草部》介绍〉,柏桦编,《庆祝王钟翰教授八十五暨韦庆远教授七十华诞学术论文合集》,安徽:黄山书社﹐1999,页 433 – 438。

(3)David Faure, “Lineage Socialism and Community Control: Tanggang Xiang in the 1920s and 1930s”, in David Faure and Helen F Siu. eds., Down to Earth: 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pp.161-187.

11、 民国时期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族群想像

(1)Pamela Kyle Crossley, Orphan warriors: 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1990.

(2)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晴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北京:三联书店,2006。

12、亦神亦祖

(1)《历史人类学学刊》,「国家建构与地方社会」专号,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2008年10月。

(2)贺喜:《亦神亦祖——广东雷州所见正统化下的礼仪重迭》,《新史学》(臺北),第20卷第4期,2009年12月,第115-168页。

13、 历史人类学可以走多远?跨越国界的观察

(1)郑振满:《国际化与地方化:近代闽南侨乡的社会文化变迁》,《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2期,第62-75页。

(2)张兆和:《中越边界跨境交往与广西京族跨国身份认同》,《历史人类学学刊》,第2卷第1期,第89-133页。

(3)James C. Scott,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