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孝顺父母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价值
01
今年,四川省安州区秀水中学的高三毕业生陈亮考上了本科学校。
令人心痛的是,在高考前一天,和陈亮相依为命的父亲病故了。到底要在家里为父亲处理后事,还是去学校考试?
多年前,陈亮的哥哥和母亲相继过世。高考前,父亲查出患了食道癌。为了不让孩子辍学,父亲选择了“放弃治疗”。
“我处理一部分后事,遗体火化之后,我就回去考试了。”陈亮说。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没有人责备一个为了参加高考而“不孝顺父亲”的人。我们深信,父亲在天有灵,也是希望孩子有出息,不负今生。
02
康辉,播音界的大帅哥。
他在自传里写道:“没有耀目的外表,也没有过人的天分,有的只是不甘于人后的那一点好强。”
男人有泪不轻弹,男儿膝下有黄金。从古至今,男人就应该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关键时候,需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风度。
工作二十余年,康辉的表现,有目共睹。可是他却真正亏待了父母。
父亲病危时,他正在值班,一时半会找不到带班的同事,只能镇定精神,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当他赶到医院时,父亲重度昏迷,连一句遗言也没有听到。
母亲常年有病,但是他很少照顾。母亲离世那一天,他在首都机场准备出差。
上了飞机后,他躲在卫生间里,忍不住哭了。
曾经,康辉上过《鲁豫有约》节目。母亲还特意为他写了一封信,安慰他,忠孝不能两全,不要太内疚。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老祖宗的劝告,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想要站在风口浪尖上,就要时刻准备起飞,别回头。
03
之所以开头写这两个揪心的故事,是想告诉你一个事实——比孝顺父母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价值。
人到中年,总会发现,我们前进的速度,永远追不上父母变老的速度。生活并不是“事事如意”。
散文家梁实秋写过一段话:“古圣先贤,无不劝孝。其实孝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的,否则劝亦无大效。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相互的情爱都是天生的。”
孝顺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应该从多角度来评价。
第一,孝顺父母,需要有能力。
看过一句话:“等你考上大学了,爸妈就轻松了。”
真相却令人失望,孩子大学毕业后,不一定能有好的工作,甚至连谋生的技能都没有学会。兜兜转转很多年,仍旧需要父母“关照”。
父母老了,需要陪伴,更需要金钱。一场小小的感冒,也许要几百块钱才能治好。如果你身无分文,那就只能到处借钱,或者眼睁睁看着父母痛苦的样子,干着急。
你的经济实力,和孝顺父母有直接的联系。有本事的人,才可以把父母接到大城市里,一起享福;即便父母在乡下,也能请人照顾。
第二,儿女有出息,是父母最大的愿望。
所有的父母,望女成凤,望子成龙。
张桂梅老师,一辈子的心血用在了教育事业上,帮助很多贫困的女孩,圆了大学梦。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老师妈妈”。
有一次,一个毕业多年的女孩,带着丈夫重返校园。张桂梅得知女孩在家当全职太太时,生气地说:“家庭那么困难,你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指望男的养你啊?女人必须要靠自己。”
孝顺父母的方式,不仅仅是陪伴,还是“让父母满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永远保持独立。
对于那些远行的孩子,父母是可以理解的,聚少离多的日子,父母一定会克服。如果孩子是烂泥巴糊不上墙的那种人,只会令父母心寒。
第三,自古忠孝两难全。
任何年代,总有一批人,圆了父母的梦,却不能陪伴父母,甚至连送父母最后一程,也成为了遗憾。到底要如何选择“反哺”父母。
三国时期,曹丕宴请宾客,他忽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父亲和君王都得了重病,你的手里有一颗药丸,只能救一个人,应该给谁?”
顿时,大家议论开了,大多数人主张救父亲。这样的答案,让曹丕不太满意,他的内心在想,要救君王。
世上真的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总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以大局为重,才是大爱无疆。
04
演员林志颖说:“我常常会因为父母的逐渐苍老而难过,所以我特别珍惜和他们相聚的时光。”
父母和儿女的关系,血肉相连,不管你走多远,都割舍不了。只要拼命珍惜过,便是不负不欠。
如果不能常常陪伴父母,那就隔三差五打个电话,陪父母多聊几句;趁父母还健在,逢年过节尽量团聚。
如果你的生活不是太糟糕,那就力所能及地让父母和自己一起多住一些时日,家里多两双筷子,不是那么难。
多一些耐心和沟通,总会在事业和孝顺之间,找到平衡点。
《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或许,以上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为人。
最后,愿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