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浊气

“五脏浊气”新识

摘要:

“五脏浊气”出自

《五脏别论》

笔者

结合自身

临床经验

将“五脏浊气”的

概念、见证、排泄、

以及用药归纳总结

以便医林长者考验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脏别论

五脏浊气

“五脏浊气”

语出

《五脏别论》

历代注家对

“五脏浊气”

大多

视而不见

无所诠释

只有

杨上善串解为:

五脏糟粕之浊

似有释

尤未释

之意

王冰、张介宾

诸大家均无着墨色

致令后世

无由索骥

笔者结合

临床试将

五脏浊气的

概念、

临床见证及

适用药物

条梳于下

以备医林

长者考验

1五脏浊气之概念

五脏浊气:

多种致病的

因素作用下

五脏功能失常

所产生的诸如:

水、湿、痰、

脂、饮、热、

毒、瘀、石

等蕴于五脏

进而

引发各科疾病的

病理产物性病因

五脏浊气也包含

五脏精气经代谢后

所形成的终末产物

这些糟粕

如果不能

及时排出

蓄积日久

必影响体内

的正常气化

及气机运动

2五脏浊气之见证

2. 1心之浊气

心之浊气以:

瘀、水、

痰、火

为主

瘀阻心脉,临床多表现为:

心悸气短、胸部憋闷疼痛、

痛引肩背

或者手臂、

痛如针刺、

口唇紫绀、

呼吸气急、

静脉怒张、

下肢浮肿、

舌紫黯瘀、

脉涩或结代等

多见于:

心绞痛、心包炎、

心肌梗死、心肌病、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

风湿性心脏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神经官能症、

失眠等现代疾病

水气凌心,临床多表现为:

心悸怔忡、气急、头晕痰涌、

肢冷浮肿、咳逆、倚息不得卧、

胸闷憋气、尿少、舌胖有齿痕、

苔白腻、脉沉滑数或脉细结代等

多见于:

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包积液、

饮证

等现代疾病

痰火扰心,临床多表现为:

情绪急躁、心烦失眠、

头重胀痛、易惊易醒、

胸闷呕恶、纳呆、

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等

多见于:

心动过速、心包炎、

精神异常、 昏迷、

失眠、痰证、耳鸣、

心脏神经官能症

等现代疾病

心火炽盛,临床多表现为:

面红口臭、 口舌生疮、

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脉数等

多见于:

神经衰弱、 口腔溃疡、

失音、泌尿系感染、

脉管炎等现代疾病

2. 2肺之浊气

肺之浊气以:

痰、湿、热

为主

痰湿阻肺

临床多表现为:

咳嗽痰稀而黏、

胸闷气急、

腹胀纳呆、便溏、

舌淡苔白腻、

脉濡滑

多见于: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急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心包炎、

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等现代疾病

肺热壅盛,临床多表现为:

咽痛口渴、喉核红肿化脓、

吞咽困难、 口臭痰稠、

尿赤便干、舌红苔黄厚、

脉洪数

多见于:

鼻窦炎、鼻出血、

咽炎、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 口腔溃疡、

失音、 白喉、

单纯疱疹、

钩端螺旋体病、

风疹、

尿道狭窄、

急性脊髓炎、

鼻咽癌等

现代疾病

2. 3脾之浊气

脾之浊气以:

痰、湿、热

为主

脾虚痰阻,临床多表现为:

纳差便溏、泛吐痰涎、

恶心纳呆、胸闷身重、

舌胖苔滑腻、脉滑细

多见于:

支气管哮喘、食管炎、

急性胃炎、脂肪肝、

腹泻、痰证、肥胖、

厌食、呃逆、呕吐、

肺癌、高脂血症、

白带增多、癫痫、

动脉硬化、重症肌无力、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等现代疾病

痰湿蕴脾

临床多表现为:

头蒙如裹

神倦嗜卧

形体肥胖

苔白厚腻

脉滑

多见于:

急性肝炎、原发性高血压、

腹泻、厌食、肥胖、黄褐斑、

伤寒、发作性睡病、颈椎病、

梅尼埃病、 胃癌

等现代疾病

脾经湿热临床多表现为:

脘腹胀满不适、 口苦口臭、

口中黏腻、恶心呕吐、

大便不爽、舌红苔灰黄厚腻、

脉沉滑数

多见于:

鼻窦炎、唇炎、

口腔溃疡、

胃炎、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

运动神经元病、

高脂血症、

带状疱疹、

细菌性痢疾、

重症肌无力、

白塞氏病、

阿米巴痢疾、

硬化病、脱发

等现代疾病

2. 4肝之浊气

肝之浊气以:

湿、热、火

为主

肝经湿热的

临床见证为:

胁肋胀痛、胸脘痞闷、

急躁易怒、面赤唇红、

口苦咽干、心烦少寐、

渴不欲饮、恶心呕吐、

食少纳呆、腹胀、

往来寒热、身热黄疸、

小便不畅甚或不通、

灼痛淋涩、黄赤混浊、

尿频、大便秘结或便溏、

囊湿痒痛、带下黏稠腥臭、

外阴灼热、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濡数

多见于:

急慢性肝炎、肝硬变、

脂肪肝、高血压、痔疮、

阴道炎、遗尿、阳痿、

痛经、输卵管炎、

睾丸炎、白带增多、

嗜睡、蛔厥、癫痫、

寄生虫病、胆道术后综合征、

胆囊炎、胆石症、白塞氏病、

肋间神经痛、单纯性疱疹、

原发性肝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尿道狭窄、

尿潴留等现代疾病

肝火旺盛,临床多表现为:

面红目赤、头痛头胀、

烦躁易怒、焦虑不安、

心烦失眠、 口苦咽干、

渴欲饮冷、尿黄便干、

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数

多见于:

高脂血症、耳聋、耳鸣、

中耳炎、失音、偏头痛、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头痛、

脑血管病、三叉神经痛、

鼻出血、 甲状腺炎、

带状疱疹、 内分泌性突眼、

乳腺癌、 甲状腺功能亢进、

功能性子宫出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等现代疾病

2. 5肾之浊气

肾之浊气

以水湿浸渍为主

其次为湿毒内蕴

水湿渍肾,临床多表现为:

水肿尿少、腰以下肿甚、

按之没指、身体困重、

恶心呕吐、纳呆、

小便短少、尿清多沫、

大便溏波、苔白腻或黄腻、

脉滑或沉缓

多见于:

痰证、

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

等现代疾病

湿毒浸肾,临床多表现为:

尿频、尿急、尿痛、

带下量多味臭、外阴红肿溃烂、

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多见于:

急性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

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

急性脊髓炎等现代疾病

3五脏浊气之排泄

中医治疗

有效排泄

蓄积体内的

五脏浊气

途径有二:

一是通利小便,以袪水湿痰饮类浊气

二是畅利大便,以泻糟粕热毒类浊气

《五脏别论》:

魄门

亦为五脏

使得水谷

不得久藏”

笔者认为:

魄门即

排泄糟粕之门

液态者走溺窍

固态者行后阴

后世如

王冰等将

魄门指为:

“肛之门”

是片面的

另外

“水谷”二字实际囊括了

水谷糟粕与五脏浊气

临床可以

通过利水、

通便之法

达到清解

五脏浊气

的效果

《素问·汤液醪醴论》:

五脏阳已竭

所致水肿病

在“去宛陈莝”原则下的

“开鬼门,洁净府”之法

笔者认为:

“开鬼门”

意同于

“开魄门”

包括:

利水和通便两法

“洁净府”

的“洁净”

为动词

即清除干净之义

“府”包括

膀胱腑和肠腑

以下分述之

3. 1利水之法

3.1.1利心浊法

瘀阻心脉、

痰火扰心、

水气凌心

均可选用:

茯苓或茯神、泽泻

心火炽盛选用:

车前子、竹叶

为加强利水效果

还可酌情加用:

车前草或车前子

《本草纲目》:

泽泻

渗湿热

行痰饮

现代药理

研究表明:

泽泻主含

泽泻醇及

三萜酮醇衍生物等

有显著利尿作用

《药品化义》:

车前子

主下降

味淡入脾

渗热下行

水道利

清浊分

脾斯健

研究表明车前子主含:

车前子酸、车前苷等

有显著利尿作用

3.1.2利肺浊法

对于

痰湿阻肺、

肺热壅盛

均可选用茯苓

《神农本草经》有

茯苓“利小便”的记载

现代

研究发现

茯苓含有:

茯苓聚糖

该物质

有明显

利尿作用

3.1.3利脾浊法

茯苓和薏苡仁是

利脾浊法首选用药

对脾经湿热者还可加:

泽泻、猪苓、

滑石、通草、

赤小豆、茵陈等

对痰湿蕴脾者

还可加淡竹叶

《本草纲目》:

薏苡仁

阳明药

健脾益胃

土能胜水除湿

泄泻水肿用之

《神农本草经》:

猪苓可“利水道”

现代

研究证实

猪苓所含

猪苓多糖、

猪苓酮等

具有较强

利尿作用

3.1.4利肝浊法

车前草、泽泻、通草

是利肝浊法首选用药

对肝经湿热者还可加:

金钱草、茯苓、猪苓、

茵陈、薏苡仁、滑石、

淡竹叶、地肤子、萆薢、

萹蓄、瞿麦、生甘草梢等

现代药理

研究表明:

金钱草主含

懈皮素、查耳酮、谷甾醇等

有显著利尿作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

滑石,主癃闭,利小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萹蓄主含扁蓄苷、鞣质等

其煎剂

有显著

利尿作用

《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

地肤子“主膀胱热,利小便”

现代药理

研究表明:

地肤子主含

萜皂苷、

脂肪油类物质

对于煎剂有

利尿等作用

3.1.5利肾浊法

茯苓或

茯苓皮、猪苓、泽泻

是利肾浊法首选用药

对湿毒

浸肾者

还可加:

茵陈、赤小豆、

淡竹叶、冬瓜仁、

薏苡仁、萆薢、

车前子等

3. 2通便之法

五脏浊气

诸证型中

见有大便干燥

甚至闭结不通

均可视其程度选用:

生大黄、

熟大黄、

酒大黄

芒硝、

元明粉等

《药品化义》:

大黄气味重浊

直降下行

走而不守

有斩关夺门之功

故号称将军

现代药理

研究表明:

大黄主含

蒽醌衍生、

鞣质、

有机酸等

能增加

肠蠕动

抑制肠内

水分吸收

促进排便

芒硝主要含:

硫酸钠等无机盐

芒硝所含

主要成分:

硫酸钠

其硫酸根离子

不易被肠壁

吸收

存留肠内形成

高渗溶液

阻止肠内

水分吸收

使肠内容积增大

引起机械刺激

促进肠蠕动

而致泻

【作者简介】

王玉兴

1957

医学博士

天津中医药

大学教授

中医学院内经

教研室主任

中华

中医药学会

内经学分会

常委兼副秘书长

主要从事《内经》

教学及理论研究

中医药文化及

古籍整理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