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伦灿:文化产品不断地创新,才能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毋容置疑,全球文化竞争已经集中体现在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上,世界各国对保护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加强文化贸易、争夺文化市场等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只有保持全面的升华、不断地创新,才能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本体创新,增强文化生产力
文化特色是使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跻身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立身之本”,没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化恐怕是难以很好地保护与传承的。牢固树立保护与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文化担当意识,把祖先留下的文化资源在开发中保护好,在创新中继承好,让诺大的文化资源禀赋与强大的文化资本互为杠杆、运行不悖。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政府部门有责任建立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体系,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经营,做到文化本体的内容创新、表现手段创新,构建全社会资源重视文化本体的特征、格局,[]真正探索到文化本体自强自立的新模式,增强国民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赢得一定的生存空间。
制度革新,吸引文化向心力
制度体系灵魂活化的精神基础一定是优秀文化的融入;制度创新及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有文化创新的跟进和配合,在全社会营造有助于制度创新和新制度有效运行的文化氛围建设势在必行。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向心力从总体上来说是好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推进,随着欧美自由化和人本主义思潮冲击,国民人心涣散,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也面临不少的困境,如外来霸权文化的侵袭,封建文化的复活,邪教文化的突起,不良网络文化的传播,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而不加以引导,将不可避免地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威胁到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对此,必须学会应对,加强文化的引领作用,完善制度创新体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文化的监管,走出困境,以提升中国文化向心力。
理念知新,扩大文化传播力
文化传播力是指文化通过传播方式的组合而得到彰显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深圳曾经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等一系列影响全国的新思想、新理念,在全国迅速传播,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人。特别是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不利影响下,开发一批格调清新,充满正能量的文化理念,利用好“微时代”的“微媒体”传播效应,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并获得对中国发展的认同,所以大力发展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播力,[]科学、灵活地传播治国新理念和生活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