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将军和提督

“在清朝,省一级的官员大概有七个人: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学政、将军、提督,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张程《制度与人情: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在张程先生例举的七位省级高官中,前五位是文官,而后两位则是武将。

将军自古有之,而清代的将军还是有些特殊讲究的。将军一是宗室爵号,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这些爵号为宗室特有,并非实际职务。二是带兵出征时任命的临时统帅,如抚远大将军、靖远大将军。这种将军职务属于临时性质,并没有品级,但可别小看了这个“临时工”,有资格担任这种将军职务的无一不是位高权重的王公大臣,而且几乎很少用汉人。“至于中国人带满洲兵做大将军的,二百多年间,只有一个岳钟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除了上述两种将军外,清代还有一种所谓的“驻防将军”,即在清朝定鼎中原之后,以八旗兵(兵员全部由旗人组成)分驻各省要地,称为“驻防”。驻防将军为驻防当地八旗兵的最高长官。根据需要,全国共设驻防将军十四人,分别驻守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这项制度极富满清特色,说白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清朝八旗军队二十多万人,满族人用二十多万的军队,统治了整个中国,统治了四亿汉族人。如果清朝把八旗军队平均铺到全国,每一个县才百来个兵,早就被汉族人给干掉了。它必须尽可能把八旗军队的威力发挥到极致,把军队驻扎在交通要道和重要城镇,才能以小博大。”(张程《制度与人情: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所管辖的这五个辖区不设督、抚,驻防将军就成了本区最高的军政长官。由于乌里雅苏台将军在外蒙古,伊犁将军在新疆,也可以说整个清朝的东北地区、蒙古地区、西北地区都是由驻防将军进行管辖的。不过,这些将军管辖区在清朝后期基本上都废除了(新疆和东北先后设立省)。

当然,清廷的军队不只有八旗兵,它还有绿营兵。在统一全国的进程中,满清统治者还不停地吸收汉人入伍和改编投降过来的明朝军队,这部分兵员不再编入八旗兵,而是单独成军。由于清廷规定汉人军队打绿旗,因而这部分军队就叫作绿营兵。而各省绿营(兵员全部由汉人组成)的最高长官就是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大体上每省设置提督一名,提督的品级和驻防将军一样,都是从一品。

提督进一步可以细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指挥绿营陆军的自然是陆路提督,而像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等将领,则是指挥水军的。当然,晚清时期开始编练现代海军,当时海军的指挥官依然称水师提督。提督中有一位官员特殊,它就是九门提督(也称步军统领),担任着京师的稳定和保护皇帝安全的重要任务。

应该指出的是,清朝重文轻武,当时社会普遍轻视军官,正七品的知县基本上可以和正五品的守备平起平坐,于是乎出将入相就成了很多武官的追求和向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