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真言论第四 ·读和释《黄帝内经》-四
金匮,帝王藏书之器,以金做柜。匮,柜。
真言,至真至要之言。
这篇言论是中医理论的根本,极为珍重,宜深藏心中,不可轻易泄露。
原文: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经脉)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风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浅释:
黄帝问:自然界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的风,经脉有五脏之风,怎样理解呢?岐伯答:来自八方不正的邪风侵犯机体,经络受邪,传及五脏而发病。受四季所胜所克的风,不会发病,春胜长夏(木克土)的西南风,长夏胜冬季(土克水)的北风,夏天胜秋季(火克金)的西风,秋天胜春季(金克木)的东风。
原文:
东风生于春,病为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浅释:
春季主甲乙、木,位居东方,故东方生风于春。风生木,木生肝,东方的风邪首先侵犯肝脏,以及暴露于外的、肝气所主的颈项部腧穴。夏季主丙丁、火,位居南方。火生心,南方的风邪首先侵犯心脏,以及心经所主的胸胁部腧穴。秋季主庚辛、金,位居西方。金生肺,居上焦,故南方的风邪犯肺,侵及肩背的腧穴。冬季主壬癸、水,位居北方,故北风生于冬季。水生肾,肾居下焦,北方的风邪侵犯肾脏,以及腰腿部的腧穴。脾脏居中央,主戊己、土,土生脾,脊柱位居躯体中部,故北方的风邪首先侵犯脾脏,以及邻近的脊柱腧穴。
春气属肝气,春季为病发于头颈;夏气属心气,心主血脉、主神志,故春季病发于内脏;秋气属肺气,秋季发病肺脏区域的肩背部;冬气属肾气,四肢为身体的末端,为诸阳之本,故冬季寒邪发病于四肢。由此可知,春季病在头颈,易发生鼻衄;夏季易发病于胸胁部;长夏脾胃运化不利,易发胃寒腹泻;秋季肺气不宣,易发生风疟;冬季易受寒邪,善发腰腿痛等痹症。冬季收敛,宜静不宜动,不适宜扰动筋骨的按摩、导引,那么春天不易发生鼻衄,也不发病于头颈部,夏天不发病于胸胁部,长夏不发生洞泄,冬季不发生痹、厥、飧泄和多汗。人体之精为真阴,身体的根本。所以谨慎收藏精气,阳气不外越,春天不发生温病。夏季宜疏泄,若违逆则汗不能出,暑邪伏藏,到秋季肃杀时发生风疟。这是依据四季规律诊疗常人的方法。
原文: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日落时天地之色玄黄而昏昏然),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黄昏)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浅释:
阴中有阴,阴气在内,阳中有阳,阳气在外。平晓至日中之时,日初升至中天,阳气隆盛,为阳中之阳。中午至日落之时,阳气渐衰,为阳中之阴。黄昏至子夜时,阴气渐盛,阳气渐竭,属天之阴,为阴中之阴;子夜至平晓时,阴气渐衰,阳气渐盛,为阴中之阳。人体的阴阳盛衰与之因应。
与人身而言,外为阳,内为阴;背部为阳,腹侧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肝、心、脾、肺、肾的五脏皆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六腑皆属阳。所以想知道阴中之阴,阳中之阳是怎样的道理?肾位居下焦,为阴中之阴,故冬季病在阴;心属火,位居上焦,为阳脏,是阳中之阳,故夏季病在阳;肝属木,为阳脏,位居下焦,是阴中之阳,故春季病在阴;肺属金,为阴脏,位居上焦,是阳中之阴,故秋季病在阳。根据四季阴阳的发病规律,选取相应的经络腧穴,施以针对性的针灸疗法。背属阳,心脏、肺脏居上焦胸廓内,阳中的阳是心脏,阳中的阴是肺脏。腹属阴,脾脏、肝脏、肾脏居腹内,阴中的阴是肾脏,阴中的阳是肝脏,脾为阴脏,居中焦,是太阴居腹阴,属阴中的至阴。这都是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对应的缘故。理解五脏的天人相应观念,即可判断疾病的变化规律。
原文: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木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色赤,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火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土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金星),是以知病之在毛皮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水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浅释:
黄帝问:五脏对应四季,收纳相应的阴阳之气吗?
岐伯答:是的。东方甲乙、木,为青色,与肝木之气相通,开窍于目,木的精气藏于肝脏,春气在上,藏魂,病邪在头颈,病发惊悸、恐惧。其味为酸,肝木性柔与草木类似,《易经》言“巽为鸡,木主巽”,故其畜是鸡;麦为五谷之首,最早生成,故其谷是麦;应东方木气,属岁星。肝主春,所以春升之气应在头,在五音为角,《易经》言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木之成数为八;肝主筋,其病在筋,木气所化,在五气五臭为臊。
南方丙丁、火,为红色,与心火之气相通,舌本属心,而兼顾心肾,故开窍于耳,心神的精气藏于心脏,心为君主,故心气病则五脏应之。其味为苦,心属火而上炎,其畜为羊,黍色赤,属五谷中的黍;与夏季相应,南方火星是荧惑星。心主血脉,其病在脉,在五音为徵,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故在数为七,火烧则焦,故在五气为焦。
中央戊己、土,为黄色,与脾土之气相通,脾主运化,口主迎纳食物,故开窍于口,土精之气,藏于脾脏,在神为意,脾经上连舌体,故病在舌本。其味为甘,脾气之意安静,营养其余四个脏腑,类似土养万物;牛色黄,在畜为五行的牛,稷色黄,味甘,故在五谷为稷;与长夏相应,中央土星是镇星。脾主肌肉,故脾之病在肉,在五音为宫,天以五生土,地以十成之,故其数是五,土养万物,故在五气为香。
西方庚辛、金,为白色,与肺金之气相通,肺主气,鼻通气,故开窍于鼻,精魄藏于肺脏,背是胸中之府,肺主其中,悬于背,故病邪发于背。其味为辛,肺属金;《易经》以乾为金,乾为马,故在畜为马;肺主皮毛,稻色白而坚,故在五谷为稻;与秋杀之气相应,西方金星是太白星;肺主皮毛,故其病在皮毛。在五音为商,地以四生金,天以九成之,故其数为九,金变性则腥,故在五气为腥。
北方壬癸、水,为黑色。与肾水相通,前阴和后阴位居下方,肾主水而润下,故开窍于二阴;先天精气藏于肾脏,连接筋骨之间的筋腱为谿,肾主骨,谿为骨之分肉,故病邪发于谿。其味为咸,肾属水;《易经》言,坎为豕,故在畜为猪;豆主黑色,故在五谷为豆;与冬季相应,北方水星是辰星,肾主骨,故病邪发于骨。在五音为羽,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其数为六,水变性则腐朽,故在五气为腐。
所以擅长经脉诊疗者,仔细观察、了解五脏六腑的关联,四季之气的顺畅和违逆,阴阳、表里、雌雄变化的规律。其道理精微,难以用语言表述,只好深藏心中,认真领会其精妙。本篇文章所言极其珍贵,目的不纯,不是真诚为他人解除疾病而学医的,不可教,不能领会中医真意的不可传授,此为中医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