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从《数字恋爱》到《网络情人》的启示:生活苟且但还有诗和远方

1998年的5月1日,范晓萱的歌曲《数字恋爱》发布。
歌词里出现了许多数字,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就是“520”
相信当下的年轻人,甚至八九十后对这个数字耳熟能详了。
说起520,在年轻人的内心世界里是充满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的。
520一般指网络情人节,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
上面提到的歌词“520”被喻成“我爱你”之意。
然后音乐人吴玉龙的网络歌曲中“我爱你”“网络情人”的紧密联系了起来。
之后随着网络迅速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520就被约定俗成渐渐出圈,变成一个网络情人节了。
与七夕和西方情人节不一样,520会更加显得简单粗暴一些。
“网络情人节”又被称为“结婚吉日”、“表白日”、“撒娇日”、“求爱节”等等。
命名之多反正适合宣传并且刺激消费即可,毕竟这些年来中国人的造节能力是越来越强了。
造节的能力有多强呢,可以成功出圈到全世界的地步。
“双十一”就是最好最强最大的一个成功出圈的例子。
其实从《数字恋爱》《网络情人》变化里头,我可以观察到一些中国人消费的变化。
这样变化的最大功劳莫非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
口袋鼓起来的中国人,开始从柴米油盐的生理需求消费。
慢慢转换成精神层次的消费,例如送礼物等等形式与仪式为目的消费。
可以归结为本能消费渐渐转向精神消费。
例如中国大妈到全世界去买买买,也是某程度的心理需求的消费
要知道这些大妈在小时候或者年轻时候,中国经济还在解决温饱问题,并且物质也比较匮乏。
努力学习与勤奋工作是她们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更多的闲钱去搞其他的娱乐和消费
如今商品经济已经是高度发达,消费开始多样化。
产品如何可以卖给合适的人群,或者是开拓新的用户群,商家们也是为了这个问题耗尽脑汁。
恰好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给这个机遇带来无限可能的商机。
有了商机剩下的就是要把“故事”给说好。
这里的“故事”是需要洞察到人性的方方面面。
不过网上的网络文化早已经给这些“故事”铺垫好基础。
“520”、“双十一”等等就是这些故事里头的佼佼者。
这些“故事”的中心思想就是围绕着“仪式感”来展开叙述的。
首先会告诉你,你的生活各种糟糕的一面,例如是不是单身,男女朋友是不是还爱着对方,你是不是一个人吃饭看电影,你收到过什么礼物,这辈子你收过花吗?
反正肯定有一个问题可以刺激到你的思考,从而让你的行为发生变化。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仪式感无处不在。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中国人向来是注重“仪式感”的,只不过如今的仪式感与传统的相差甚远了。
如今的仪式感更加商业味浓郁一些,不过仪式感不等同于婚礼、节庆等。
这些被创造出来或者在日历里面既定的节日,要有仪式感的话,用礼物与金钱来表达已经成为了一种代表。
因为这个是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没有之一。
男女之间的表达也是不尽相同,男人对于仪式感表达会稍微迟钝一些些,甚至有人反感。
而女生对于仪式感的接受似乎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某种程度上被商家包装过的仪式感,多多少少都比较伤腰包。
并且相对来说男生承受的伤害会更多一些。
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在两人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把仪式感输出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理性的送礼与理性的收礼显得比较重要。
存在即合理,这些节日的出现,也渐渐培养了年轻人们放开消费的心态。
也是呼应了我们国家经济的内循环政策,刺激内部需求的增加,带来经济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两面性,用辩证法的思维去看待会豁然开朗些,仪式感的好坏各自衡量。
生活的苟且可能让你无法喘过气来,但还有诗和远方等待你我去享受和追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