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别策划】 “一辈子习茶研茶,反哺茶产业!” 对话茶领域科技特派员郭玉琼

助农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是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党委和政府为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在科技干部交流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与实践。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有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平均每年转化示范2.62万项先进适用技术,直接服务6500万农民。

郭玉琼——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闽茶之星。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中国白茶研究所所长、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从事茶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入选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名师培育。

与茶结缘:

高考第一志愿选报茶学专业

说茶传媒

您不仅是爱茶之人,还是茶学专家,您是缘何爱上这片神奇树叶的呢?

郭玉琼:主要还是从小生长环境的熏陶。我出生在福建泉州永春,属于闽南地区,也是一个主要的产茶区,从小家里就有客来敬茶的习俗。记得小时候只要看到亲戚朋友从自家门口经过,不管他(她)是不是口渴,家长都会说一句进来泡茶,这是一种礼仪,其实也是一种增进感情交流的媒介。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图无关

所以,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对茶不陌生,而且觉得很神奇。1993年,那年我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填报志愿,我就选择了福建农林大学(当时叫福建农学院),第一志愿就是茶学专业。当时考虑到茶是福建的一个特色产业,我又是从农村出来的,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后就可以回到家乡做点事情。大学期间的学习,我体会到了茶这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魅力,因此就萌生了继续学茶研茶的想法,于是后来保送成为茶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以后,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想着学到的茶学知识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了解,因此,选择了留校任教,希望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希望传播茶学知识给更多的群体,也希望更多的人爱上茶。

科技实践:

住进茶厂和工人同吃住

说茶传媒

作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是主要工作,您为何又会走出校园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您是如何权衡两者关系的呢?

郭玉琼:大学和研究生学习期间,我们还是有比较多的实践课程让我们锻炼成长。1997年,我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参加毕业生产实习,当时正值春茶季节,在茶科所就是天天做茶。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取样也是在茶区完成的,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科研源于生产实践,尤其是2000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更感受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2002年,南平市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对接“科特派”人选事宜,得知推行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后,我主动报名了,被选派到南平建阳莒口镇茶埠村的一个有机茶厂当科技特派员。

当时到了茶厂,就是和工人同吃住。我主要是看中这家茶厂的科技意识和品牌意识都比较强,能够发挥自己专业上的优势,除了加工技术上的交流和助力以外,在产品包装等方面帮助他们提炼能够体现当地历史、文化、产品品质优势的元素。因为当时的茶叶包装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我还跟着茶厂负责人经常去武夷山等茶产区学习考察。我在这家茶厂当科技特派员有半年的时间,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因为科技助力成效显著,我被福建农林大学与南平市委联合授予“福建农林大学赴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助力茶企:

科技助力茶企 助推区域产业

说茶传媒

从2002年到2020年,除了高校教师的身份,您还一直拥有“科特派”这个特殊的身份,近年来您还一直对接茶企进行科技指导,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您坚持做18年“科特派”的呢?

郭玉琼:2013年,尤溪县科技局局长带队到福建农林大学,希望尤溪茶产业能得到福建农林大学的科技助力。我当时就到台溪乡“尤溪红”加工集中区、碧叶馨茶业有限公司、云富茶叶有限公司等茶企进行了调研。“尤溪红”茶叶加工集中区的建设模式和茶人之间坦诚交流学习的精神打动了我,用现在的话说是震撼了我。所以,我当场就决定和尤溪县对接,成为了尤溪县的科技特派员。

2014年9月3日,我们成立了以研究生为主体,带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尤溪(台溪)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研究生工作站,工作站地点设在台溪乡茶叶加工集中区。工作站成立以来,每年组织1-2批次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实践活动,既有专业实践,开展茶叶生产加工和技术创新研究的活动,也有社会实践活动,让研究生深入茶区,了解产业现状,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寻找更好的产业结合点,同时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术带到加工集中区,服务台溪乡现代茶产业的发展。

△台溪茶叶加工集中区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工作站成立

我们也一起共同举办茶事活动,比如2015年“茶乡小镇”活动、2015年茶文化节暨“尤溪红”生态茶叶推介会,2016年 “美丽茶乡·绿色佳茗”旅游推介会及民间斗茶赛等等,很好地带动了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此外,我们一起研发新产品,拓展茶市场,研发降低夏暑乌龙茶苦涩味和提升夏暑茶附加值的加工技术,举办了尤溪县台溪乡夏暑茶提质增效研讨会,在“CCTV三农网”报道。这些产品推送给深圳相关茶饮料生产企业,延伸了尤溪县茶叶生产的产业链,拓展了茶叶市场,带动茶企增收。我们还利用当地的金柑和柚子资源,试制开发新产品,如金柑红茶、柚香岩茶等等。这些事迹在《三明日报》(2018-11-29 B2版)进行了报道。

△共同举办“美丽茶乡·绿色佳茗”旅游推介会及民间斗茶赛

△指导尤溪红茶生产

去年是“科特派”制度推行20周年,我作为尤溪县科技特派员科技助力、共推“尤溪红”的事迹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

虽然“科特派”工作有时候也很辛苦,但是对我们从事科研的来说,就是一种源泉。例如,我这几年主要是对接福建南平政和一家叫“云根”的茶企,他们以前是做红茶的,后来转型做白茶,公司负责人很有实践经验,但是很质朴,主动、谦虚地和我们这些研究茶叶的专家工作者交流,会把茶样寄到学校,让我们品鉴不同区域、不同等级、不同批次的茶样,虚心请教,让我们写评语,提建议。对我们提出的一些建议,他们都虚心接受,而且互相交换意见。就是这样的互动、改进,这几年,这家公司白茶的品质每年都在提升,而且稳定性很好。现在,“云根”是我们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服务团队工作站。

有一件事情我记忆犹新,2015年,有一次我给台湾函授班上课,把福建的特色茶带进课堂,让他们一一品鉴,没想到他们不约而同地对白茶点赞,而且很快联系到“云根”,把政和白茶带到台湾,向台湾民众推荐福建政和白茶。

2016年,我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学,作为试验原料和平常饮茶需要,带了茶叶过去,包括不同的茶类。在后来的交流中,没想到我的导师(美国人)也很喜欢福建的白茶,而且就是我们政和的“云根”白茶,我想跟品质的甜醇口感让外国人很好接受有比较大的关联。

现在,“云根”的品牌越做越好,他们对白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每年茶季,我都会带学生去调研取样,带回学校测定分析,为茶企加工技术的成熟稳定提供科学数据,助力他们提升品质。

△在茶叶基地调研

△带领研究生到基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18年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让我学到很多,也让我成长。产业的发展,企业的成长,我体会到了这个特殊身份的重要性,“科特派”就是桥梁,就是纽带,把区域产业的问题难题和高校科研单位的科研课题链接起来,让科技人员到基层找科研素材,带回来研究解决,然后反哺于产业,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坚持做“科特派”最重要的原因。当然,“科特派”这条路我还会继续走下去。

撰文 / 汪长福、黄欣

美编 / 汤 汤

责编 / 汪长福

我猜你还想看

1.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受聘中国农科院茶叶所特聘研究员

2. 号称茶农的“及时雨”,他们是...

3.春茶品饮指南 | 清香、浓香、陈香三种类型的铁观音该怎么喝?

4. 一名采茶工春茶采摘期能赚上万元 福鼎白茶采茶工供不应求

5. 安溪开茶节今日开启,人民日报、央视等权威媒体聚焦

6. 视频来了丨茶农不误农时,安溪铁观音春茶进入采摘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