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在《辛丑条约》上签“肃”而不签本名?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西历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对于灭亡清朝,八国联军并不愿意支付这一过程的庞大成本,而对于清朝来说,又无法依靠武力把八国联军赶出大清的土地上。
于是,双方想到了和谈。而在晚清,办“外务”最有经验的,莫过于李鸿章——这位有晚清裱糊匠之称的名臣。
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同年,李鸿章撒手人寰,走完最后的人生路。
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丑条约》的危害性堪称空前绝后,尤其在赔款方面,秒杀之前清政府签订的任何不平等条约。从历史意义角度来说,这一条约意味着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守土官长”。
只是,让当代很多人费解的是,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字,看起来并不像李鸿章三个字,而是像一个“肃”字。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签字画押
不论是古代题材的戏文还是话本,都时常出现这个词汇:签字画押。可以理解成,签字和画押,具有同等的法律意义。
所谓画押,一般认为源自宋代,属于以草书形式加以自由发挥而形成的一种签字方式。可以理解成当代的美术字或者明星签名——比较喜欢追星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明星的签名,是完全不同于常见的楷书、隶书的,反倒类似一种字画。事实上,古代画押和当代明星签名、美术字,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签署“画押体”的“李鸿章”三字,会让人乍看上去,像一个“肃”字。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爵位问题
李鸿章签署《辛丑条约》,并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大清帝国。而李鸿章在清朝的爵位,是“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去世后,被清朝追赠为“一等肃毅候”)。因此,李鸿章在设计自己的画押签名的时候,有必要考虑将自己的封号“肃”字和自己的名字结合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在签字以后,才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自己只是代表清政府,很多行为都并非出自本意。
因此,李鸿章的签名,才会形成由李鸿章三个字的草体堆砌出来的肃字。
对于李鸿章来说,虽然他被称之为“东方俾斯麦”,被伊藤博文视为清朝最有才干的人物,但是,不论《马关条约》还是《辛丑条约》,都出自他的手笔,以至于李鸿章需要在签名上,用“肃”来暗示自己对《辛丑条约》的态度,以及将自己个人身份和职务身份切割。这无疑是对“东方俾斯麦”称号的一种讽刺。
讽刺之余,需要我们深思:李鸿章晚年签订的条约,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时代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