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旭:解毒除湿土茯苓
土茯苓,又名山地栗、毛尾薯、过山龙、刺猪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本草拾遗》云:“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叶大而嫩,根壮而肥,食之味甘,可以救荒。陶弘景云:“南人又呼平泽中有一种藤,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根形似薯蓣,谓为禹余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粮,而弃其余。此云白余粮也。生池泽”。又名仙遗粮,据说大禹治水期间,由于缺粮而采此藤叶、块根以充饥馁,从而完成了伟大的治水壮举。大禹被古人呼为神仙,故有此称。近年用于防治钩端螺旋体、麻疹及治疗梅毒、菌痢、慢性肾炎、颈淋巴结核等。
土茯苓为攀援灌木,长1-4米。茎光滑,无刺。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粗2-5厘米。叶互生;叶柄长5-15厘米,约占全长的3/5-1/4,具狭鞘,常有纤细的卷须2条,脱落点位于近顶端;叶片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下面通常淡绿色。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通常具10余朵花;雄花序总花梗长2-5毫米,通常明显短于叶柄,极少与叶柄近等长,在总花梗与叶柄之间有1芽;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数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花绿白色,六棱状球形;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花靠合,与内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极短;雌花序的总梗长约1厘米,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6-8毫米,熟时黑色,具粉霜。花期5-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浸漂,切片晒干;或放开水中煮数分钟后,切片晒干。以断面淡棕色、粉性足者为佳。
现代研究:根茎含阿魏酸、莽草酸、3-O-咖啡酰莽草酸、黄杞苷、落新妇苷、β-谷甾醇、葡萄糖、鞣质、树脂等。药理证实有抗肿瘤,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抗心律失常和血栓形成,利尿、镇痛,抗棉酚毒性等作用。
土茯苓出自《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本草纲目》云:“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本草正》云:“疗痈肿、喉痹,除周身寒湿、恶疮”。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云:“治心胃气痛,肾炎”。《江西草药》云:“杀虫解毒。治瘰疬,小儿疳积”。《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云:“治风湿性关节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性味甘、淡,平。功能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主治湿热淋浊,泄泻,筋骨挛痛,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用法内服煎汤,用量10-60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注意肝肾阴虚者慎服。
简易治法
1. 治偏头痛:土茯苓60克,蔓荆子、菊花、川芎、白芷各10克,水煎服。
2. 肾盂肾炎:土茯苓、车前草各60克,水煎分3次服。
3. 风湿疼痛:土茯苓500克,猪瘦肉500克,加水炖熟,分数次食用。
4. 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6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亦可酌加至150克,或加黄芩、防风等,有防治作用。
5.颈淋巴结核:鲜土茯苓500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分2次服。
6.消化道肿瘤:土茯苓、白毛藤各15克,乌蔹莓根12克,金锁银开、黄药子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7. 带状疱疹:土茯苓60克,青黛、炉甘石各20克,冰片5克,研末,冷水调匀,外涂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