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本想养的是“个性娃”,实际却在打造“同款小孩”
你本想养的是“个性娃”,实际却在打造“同款小孩”
以下文章来源于罗玲的空间 ,作者罗玲
罗玲的空间 分享罗玲的育儿理念,心灵成长的感悟!家长的心灵加油站!
这篇想聊两个话题。这两个话题有点相近之处,又不完全是一回事。请读到最后,看看这与教养孩子有哪些关系。
个人发展面向的窄化
前些天,一位朋友跟我说了一个现象。她说,工作中接触很多年轻人。从面试到工作,她一直在观察他们。他们公司常常出去玩,有时去歌厅唱歌。她发现,唱歌好的员工,工作中也比较能干。个别员工竟然没有歌能唱,工作中也显得比较死板,资源少,不会变通。她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她的观察当然不一定对。你可以轻易举出很多反例。不过,如果把唱歌换成各种其他事情:做菜、会穿着打扮、了解时事文化科技商业的新动态、说话举止得体、会个运动项目、懂得一种技术、擅长园艺、是某种器材的发烧友……这样看,也许这也有点道理。一个年轻人生活中是否有些兴趣爱好,是否有周边知识储备,有生活技能等等,和他的基本工作能力多少也有关系。
我的确接触过这样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爱好,对外界了解极少,生活非常单调。工作起来确实捉襟见肘的感觉。实际上,我自己在高中刚毕业时也是这样的,因为整个中学阶段我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好在上了大学后自己恶补,才正常些。
现在我接触的很多家长,也常跟我聊类似的问题——自己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该如何帮孩子开阔眼界;和孩子在一起,不知道可以怎样跟他玩,因为自己就不会玩……
每个人都是个整体。细节与局部,都影响整体,也可以反映出整体。一个受教育程度高的演员,学习能力强、戏路广,表演有说服力,让人感觉“有底蕴”。读书多的歌手,歌也唱得不俗、真诚,更能打动人。正所谓,一个不会唱歌的中医不是个好舅舅。
我们常看到,有的学生不仅一样学得好,样样都好;有的人兴趣广泛,哪样都懂。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智力因素,我还有个体会是,当你学不同领域的东西时,你会发现,很多根本的能力是相通的。各领域的学习,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学一样学得快的人,学新领域时,也会更快,因为你不仅更有办法,也更有信心和经验。接触领域越多,你越能迁移,能触类旁通,能更快地发现不同领域深层的相同规律。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音乐大师,这大概也不是偶然的。
未来,人们一辈子可能要换不同的职业,就业的方式也会比较多元化。比如,有人选择同时参与多个领域的工作,成为斜杠青年。那天看到一篇报道,介绍一位兴趣广泛的“斜杠教师”。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多爱好还能教学做的好,他回答:“那是因为我把你们备课的时间都用来喝咖啡了。”这是玩笑话,但估计他一定能把不同领域的知识、以及热情,带入到教学中。他的学生毕业时写留言说,希望以后也能像他那样过多彩的人生。
未来,将有更多的工作依赖那些有多领域知识的人。或许,可以这样说,不论你具体做的是什么工作,你的工作总会需要你有轻微跨界的能力。乔布斯曾在介绍采访时说,促成一个产品变得伟大的最根本因素,是品位。他的团队里,有艺术家、博物学家、心理学家等等,他们只是碰巧同时还懂电脑技术。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建议之一是,尽可能广泛接触不同科目,这有益于创新。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奇点大学也是通过培养跨领域尖端人才,来解决世界难题。
另外,抛开学业和工作能力,单单考虑作为一个人的发展与成长,估计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保持对多领域的兴趣,多面向发展,他们的心态、能力、眼界、情商、思维方式等等,都会受益于此。他们更容易有积极、健康、乐观、头脑开放的状态。
人才同质化
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面临“同质化”的时代。
地球很小、资讯很发达,所以各方面都在同质化:人与人之间、不同地域之间、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之间。在大的范围里,方言在消失,全球化在取代本土性,人类文化种类在减少,地球在被推平。去不同国家,会发现除了古迹,很多方面大同小异。城市与城市越来越像。各地的饮食习惯在交融。过去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神话和节日仪式;现在,全球人看同样的大片,关注同样的世界级事件。
在生活中,大家看一样的新闻、追一样的剧、买一样的牌子、关注一样的热点、说一样的流行语,意识观念潮流时尚,都在越来越接近。过去的年代,你在人海中遇到一个人,如果和你读一样的书、听一样的音乐,或者有相同的爱好,你觉得天呐,我遇到知音了,这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啊,有相识多年的感觉……现在呢?看一样的书?好吧,那又怎样——这本书在排行榜上啊!
在人类学的层面,文化同质化的结局,就像物种在减少的结局一样——灭绝,文化乃至人类的灭绝。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地保持多元文化。在小的领域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公司里,大家思路一样、资源一样,那么这是不利于公司的创新和发展的。一个团队里,多个具有独特性的个体,思想交汇碰撞,才能促成更新。所以,无论是美国名校招生还是公司招聘,他们都很看重人才的独特性,他们希望你能带来属于你的独有的东西,以你的文化背景、经历,你可以贡献哪些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路。
从个人发展的层面上看,我觉得每个人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他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那句苏格拉底常说的话——“认识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基因、生长环境、经历,我们有与众不同的兴趣点、喜好、擅长的事、梦想。这不是说你一定要成为哪个领域的英才,这仅仅是在谈论你的独特性。我们都要一路去探索,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充分大胆地发挥利用它。比如,当一个年轻人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时,当一个中年人想转型开启后半场时,他总是应该去想,有什么事情,是因我的存在、因我这个独一无二的基因环境经历的组合,才能发生。(当然他还应该倾听内心的声音——我内心最深层的激情是什么,有什么事情,只有去做了,我才死而无憾。)事实上,这两个问题,有些人每个阶段都在想、每天夜里都在问自己!
不论环境如何,不论结果如何,这样主动去探索和发展自己,会帮你更有动力,获得自我实现的感觉。是否有机会去做,也许靠运气。但是否曾主动去探索,靠我们自己!
为什么谈这些
谈这两个话题,个人发展面向的“窄化”、人才的同质化,是因为我有一种感觉——依着现在我们有些成年人的焦虑程度、我们的教养方式,如果不提醒自己,我们有可能养出的孩子就是:
1. 除了学习不会别的;
2. 千人一面。
现在孩子们一样去上学、做一样的作业、阅读差不多的书、补课班才艺班大同小异、业余时间被排满到分钟……我们所认为最好的情况就是,放学主动写作业,写完作业练琴阅读运动。做了这些正事,家长松一口气,感觉一天没虚度。但是,究竟什么东西能标志着你的孩子是他自己,而不是别的小孩?他的成长中是否有机会去积攒这些独特之处?他的生活里,有没有机会去体验作业练琴阅读运动以外的事情?
一位北大招生老师写,面试的孩子,都那么优秀,又那么相似:成绩优异、会才艺、得过各种奖、热心公益。但是,老师很难看得出他们自己的特点,他们有什么独特的想法。有个学生上来就“子曰”。老师一再打断,说,我不关心子怎么曰,我关心的是你想说什么。孩子却说不出来话。问,你未来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能答上来。
其实,如果我们对孩子正常教养,就像前几天我写马斯克传记那篇文章最后提到的那样,那么,这些也不是问题。本来家长就不同,孩子基因不同,生活中,差异是自然存在的。同一个积木,你这样玩他那样玩。你的奶奶会种地,他的奶奶会织毛衣。
我们现在教养的不正常之处在于:
首先我们对自己不自信。机械师爸爸带孩子在自己的工作环境里待着,看自己在工作,就如乔布斯马斯克小时候那样,这挺正常的。但现在家长会想,别浪费他时间了,在我这晃,不如去上奥数班作文班!
不自信还导致从众。大家都这样,我不这样,万一被落下呢。
另外,我们给孩子业余时间安排成无缝衔接地做正事,同时也就剥夺了孩子多面向发展以及探索独特性的机会。那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各位家长都是如何挤出碎片时间保证孩子阅读的。那时间安排简直是,孩子比马云马斯克还忙!比如,在妈妈给梳头扎辫的时间读书,在刷牙、大便的时间听有声书。
在一个全面同质化的时代,如果我们再在家庭教养上追求一致,在一个赛道上追赶,不给个性化成长留一点空隙,那么,这个世界里有趣的人会越来越少,孩子们会越来越难辨识出自我。
具体怎样做?非常简单——
🌱 给孩子空间,每晚都保留一点他自己自主安排的时间,不要怕他玩一会、闲一会;
🌱 不要在孩子学业上过于追求完美。我从来都没有让家长不抓学习,但是您心里要有数:课业只是广义学习的一部分,学习只是生活和成长的一部分;
🌱 相信你的孩子,相信他会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和使命,然后他也会相信自己;
🌱 鼓励他去参与不同的活动,接触新事物,学新技能,认识不同领域的人;
🌱 根据孩子的特点、喜好,提供资源,支持他的发展,拿他的梦想当真去支持,鼓励孩子思考大问题;
🌱 支持他发展优势和长项,短板争取提高到平均水平就好;
🌱 不要害怕和大家不一样,不要出于恐惧而从众;
🌱 欣赏、尊重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拥抱多样性。当你让他学人家谁谁时,别人也在做同样的事。与其做别人,不如好好发挥自己的特点;
🌱 家长自己也开始改变:多面向发展,把生活过得有趣;思考自己的目标与激情,做自己!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它适宜的事情。年少时不仅是学习的最好时期,更是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敢想敢做的阶段,是播撒兴趣和梦想的种子、积蓄未来前进动力的阶段,是探索世界、塑造自我的阶段。
请别用我们的担忧和焦虑,妨碍孩子打造内核、积蓄能量!我们所恐惧的那些空间,恰是他用来孕育无限可能性的维度!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好书跟你走~
扫码,好书跟你走~~
罗玲的空间
妈妈们温暖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