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食堂变“银行”
食堂变“银行”
午饭后,和孩子们说起了我上高中时的往事,今天两个儿子竟然听的津津有味。最关键的是,大儿子没有像以前那样一边摆摆手收凳子,一边走着说,“行了,行了,别说老古董的事了……”。
我是一九九七年在鸡泽老一中上的高中,现在的好谦东路西段,大门朝北。九七年的时候,与老一中背靠背的实验中学和西边的商贸城都还没有建起来,那时我经常从操场南边往西跑步到河沿。记得那一大片全是待建的杂乱之地,没有现在的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楼房,没有现在的一条条宽阔美丽的大道。那时上学不用钱交餐费,坐不着公交车,更打不着的士。路口偶有停靠的是带棚的“出租三马”,就和现在带棚电三轮差不多,那是有钱的“大小姐”或“公子哥”才能坐得起的“土豪的”。从小寨到县城二十来里地,那时坐“出租三马”大概要花五毛钱,一般家庭可舍不得。大多孩子骑自行车去上学。旧二八车的后架子上驮着五六十斤麦子——两个星期的生活费,一脚一脚地踩着就出发了。
那时去城里的路可不是现在的515国道——国家级公路,没有双向三车道和这么多的红绿灯,没有赏心悦目的绿化带,也还不叫311省道。那时就叫马路,就一条车道那么宽,顾名思义,主要是过马车,成队成队的马车,后来才渐渐有拖拉机车队过。那时路上可没有现在各种各样的小汽车和大大小小的货车,顶多运气好了能碰见一辆蓝色的解放牌长头货车。那时在路上大家也不知道危险,可欢实了 ,一会儿“大撒把”,一会儿看见一辆拉红砖的拖拉机超过,就拼命猛踩猛踩地去追。不是为了和它赛跑,而是为了扒着拖拉机省劲。一手抓车把,一手扒拖拉机车帮。那时大家的骑行技术十分了得,也没有听说谁出过事。拖拉机师傅们很和善,知道我们在扒车也不恼怒,也不在乎那点昂贵的油,却更加稳当地开着。只是要转弯了,师傅们便早早喊我们要注意安全。拖拉机只是偶有遇到,骑车扒行也毕竟太危险,更多的时候是靠自己的双脚。春秋天还好一点,要是赶上夏天,骑到学校会出一身臭汗,也没有地方洗澡,如果路上突然下雨,又会变成落汤鸡。要是赶上冬天,骑到到学校手脚冻得发麻,要搓好久才有知觉。现在,我一到冬天就冻手冻脚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儿。
到学校后,把小麦送到食堂。食堂大师傅过称后按斤数发给饭票。记得,饭票是长方形的硬纸卡片,上面有红色公章,有半斤一张的,有一斤一张的,还有五斤一张的。我入学要比别的同学晚好几天,因为一直借不齐三百块钱的学费。第二学期开学了,仍然迟迟借不齐学费,学业眼看要黄。那时我在高一(4)班,班主任是赵建兵老师,是他帮我申请免除了学杂费,才使我的学业得以继续。赵老师给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帮助。那时,西边的新食堂刚完工,空荡荡的,里面还没有桌凳。我们打完饭就蹲在地上吃,女生则大部分回教室吃。或水煮大白菜或水煮土豆片,馒头有时候发酸或发黄(碱放过多或过少了)。如果赶上吃腻了的水煮菜和无法下咽的馒头一连几天地出现时,有的同学终于忍耐不住了,把菜往地板砖上一扣,馒头一扔,就跑了。到街上下馆子去,改善一下伙食——吃两顿路摊上的方便面煮鸡蛋或烧饼豆腐脑。当然鸡蛋是不能常加的,小虾米倒是可以在喝豆腐脑时从阿姨那里偷捏一把。这样的“馆子”可不能常下,如果不到两个星期把饭票吃光了,就得向同学借饭票或请假回家驮麦子了。记得,我和几个同学,就像现在凑份子一样到斜对过儿的商铺里吃过好长一段“定价饭”。后来街上有好几家这样的小饭庄,有十来个学生的,也有二十多个学生的,它们之间的学生也会经常流动。我们也曾去校东边的教师进修学校的小食堂里吃过一段时间,也曾探听消息回来学校大食堂吃,毕竟方便些。吃够了又再出去吃,来来回回的,东家西家的,高中三年可称上吃过百家饭了。那时整条街都很繁华,卖好吃的,卖书的,卖笔本的,摆摊儿的,开商铺的,做小饭庄的,林林总总挤满了整条街。手里盖红章的饭票街上都要,成了通用的货币,人民币反而很陌生,只是交学费头疼的代名词。
那时的吃饭情景,就是到了现在也经常闯入梦里来。那时为了吃饭快,和保证有菜吃,有馒头吃,有汤喝。我们一般是两三个搭伙,有的去打饭,有的去打菜,有的去买馒头。如果一个人单打独斗,可能是买了馒头没有了菜,或是吃完馒头和菜后没有了汤喝。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很想念那时的“饭友”,曾在同一个茶缸里吃菜,同一个茶缸里喝汤,同吃一串馒头的同学们……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转眼我们已毕业二十载整,都已步入中年。尊敬的各位老师,难忘的“饭友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还好吗?这正是那:
扒车上学校,食堂变银行。
三年百家饭,常常梦里闯。
眼看学业黄,恩师来帮忙。
此情终难忘,每忆泪满眶。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金利波,笔名,金立,河北鸡泽人,鸡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协会注册诗人,八零后文学和书法爱好者。自投笔从戎开始就在军内外各类媒体发表作品,至今一直笔耕未辍。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梁会娟 孙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