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搅和商业圈一池春水,频跨界为哪般?

“互联网模式”的开创者小米,在网上卖手机起家,专一的线上渠道和经典的“饥饿营销”模式让小米一入行就成为手机界的“爆款”。一时间,它将精耕线下渠道、遍地实体店的“蓝绿大厂”出品的OPPO和vivo手机的风头碾压式盖过,好不风光。
    小米手机运作成功后,小米拥有了一大批忠实拥趸,而雷布斯也没有闲着,他将触手又伸向了看似跟主业无关的行业。后来大家发现,小米好像变成了“杂货铺”,无所不卖,除了小米自家的产品,还有8H乳胶枕、智能跑鞋、电动牙刷、电动螺丝刀、雨伞和羽绒服等等。
    而小米的主业小米手机业务,近来发展势头却大不如前,甚至被当初碾压的OPPO和vivo手机超越。主业不好好做,步子却迈的更远,小米的战略考虑到底为哪般?

 曲线救国?
    格力跨界的步子也很大,董明珠当初说要造手机的时候,就有人认为,她卖手机只是营销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卖空调。难道小米也是曲线救国?当一个人做的东西多了,自然就会被人怀疑精力是否足够?再加上现在手机业都遇到了瓶颈,老大哥苹果都不如当年了。这时小米百货以小米品牌背书,发展主业以外的业务,不得不让人产生一种联想,难道是为了补上手机业务下滑的利润吗?
    心有宏图大志?
    小米成为大众品牌后,一直在快速收购企业。比如做网络基础设施的世纪互联;注资纳恩博收购平衡车鼻祖格威;甚至与房企合作,打造小米的智能家居……雷布斯频频跨界收购为哪般?它还是原来我们心中那个“在互联网卖手机”的吗?
    或许如同马云所说,阿里巴巴不再是一家单纯的互联网电商公司,从不久前阿里巴巴半年报中来看,阿里巴巴正通过服务商家、连接伙伴,覆盖衣食住行、娱乐、社交等全方位用户需求,构建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或许,小米跨界收购、合作,马不停蹄,也正是在布局自己的生态圈。
    被小米收购的众多企业,有很多还是上市公司,对于他们来说“被包养”并非坏事,榜上小米,打天下也容易多了。
    作为互联网投资人,雷布斯的大志是“改变中国的制造业”。他投资了100家互联网公司,企图通过“鲶鱼效应”搅动市场。
    他确实成功做到了,中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型时,雷军抓住了机遇,一年半就快速成为中国手机的NO.1。小米推动了手机行业迅速进步和发展,而且越来越便宜,让消费者买到性价比高的好产品,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因为小米的巨大成功,引起各方热切关注,这种“互联网模式”被争相热议。在互联网冲击下,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突变,中国企业甚至患上了互联网恐惧症。“互联网”成为热门词汇,每个行业言必称“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好像不与互联网沾边,你就落伍了,好像一涉足互联网,你就能一夜成功。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事物都会被无限放大,企业要认清事实,你们做的和小米要的事情不一样。要有理智的头脑、理性的行动看待新事物,不必害怕,更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闻风而动。企业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雷军试图打造小米生态链,而小米生态链的使命则是雷军强调的“用新国货理念,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不论其他行业怎样,至少我们确实看到了手机行业的快速进步。

雷军曾说,小米创办时有三家对标公司。一是Costco,只选精品;二是同仁堂,学习它的工匠精神;三是学海底捞的口碑营销。雷军说小米要做的事业要用15年,15年后人们将看到他对中国制造业做出的贡献。我们循着小米的发展轨迹,似乎渐入正轨并且跟目标开始吻合。比如手机,一面市几乎就个个爆款;注资纳恩博收购格威成为平衡车的世界第一……而当初性价比高则成为小米最亮眼的标签,获得了极好的口碑。
    雷军要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初衷是好的,它能否按照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实现,值得关注。作为消费者,当然是希望在Costco购物一样,样样精品低价,闭闭眼就能买到好产品的时代能够早日到来。
    众所周知今年小米手机业务不景气,出现三个月供应链极度缺货的情况,公司内部忧虑,外界猜测纷纷。蓝绿大厂的营销广告漫天铺开,华为专注手机的形象深入人心,在价格普遍不高的手机行业,以“性价比”取胜的小米优势不再。小米手机是雷军切入市场,构建小米生态链的窗口,他成功打造了小米品牌,网罗了众多米粉,而后续一切生态都在以小米品牌背书,当小米手机不再风光时,再跨界布局生态链、过度消费品牌口碑会不会得不偿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