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走进沙家浜
走进沙家浜
一片片芦荡/层层叠叠/摇曳着江南水乡的秋色/一汪汪碧水/纵横交错/诉说着峥嵘岁月的沧桑/春来茶馆的那一杯清茶/演绎着一个女人的传奇/京韵慢板中18名伤员/诉说着鱼水情深的故事……
在江南富庶之地,有个地方叫常熟,在常熟有个地方叫沙家浜。据史书记载,沙家浜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唐市、横泾两座古镇,复社先驱杨彝、藏书家毛晋定居于此,明清时期产生进士举人40余人。抗战时期沙家浜成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心,新四军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沙家浜革命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唱红大江南北。它讲述的是江南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他们和当地群众生活、战斗在一起,结下深厚的鱼水之情。沙家浜镇的地下联络员阿庆嫂以开茶馆为名,利用伪军胡传魁、刁德一之间的矛盾,机智地与他们进行斗争,并在党的领导和群众的协助下冲破险阻,最终使18个伤病员安全转移。全剧歌颂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很好的诠释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主题思想。沙家浜因此闻名遐迩,成为全国人民景仰的地方。
金秋时节,我随党性修养培训班的同志们一起,走进了沙家浜,去回顾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触摸红色印记,感受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
走进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瞻仰广场。广场占地1.33万平方米,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题创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生动地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
瞻仰广场西侧是原海军司令员叶飞题词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场东侧是绿草茵茵的活动广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户外组织活动的空间。
走过广场,我们进入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陈列了400多幅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以及200多幅常熟市双拥成果照片。主要介绍了建党及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常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艰苦斗争的英雄事迹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随着解说员的解说,我们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岁月,革命烈士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些以阿庆嫂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拥护革命、支持革命,舍命保护伤病员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了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人民战争,什么是军民雨水情。同时我们也为沙家浜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赞叹。
从纪念馆出来,沿着绿树环抱的大道,我们走进了心中一直向往的芦苇荡景区,去寻找那些军民雨水情深的历史记忆。
坐在游船上远远望去,一片片苇荡层层叠叠,像一座座小山一样俯卧在水面上。尽管时节已近深秋,芦苇已开花,但仍是绿绿的一片,看起来特别养眼。纵横交错的水网十分发达,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粼粼的波光,仿佛在与我们讲述着英雄的故事。偶尔几只野鸭从水面上快速游过,引起大家的惊呼。发达的水网和苇荡构成了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的苇荡空间,令我们想象当年新四军辗转芦苇荡的情景,感受烽火年代的艰苦斗争和生活。
从苇荡出来上岸后,就是沙家浜老街景区。一走进景区,远远可以看见郭建光原型夏光同志题字的春来茶馆,京剧《沙家浜》熟悉的唱腔扑面而来。“垒起七星灶,摆开八仙桌…”我们仿佛看见阿庆嫂与鬼子、伪军智斗的场面。在老街行走,那富有江南特色的建筑,街旁小店里的各类风味小吃,印染的蓝印花布制作的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从文昌阁、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一路走来,听着熟悉的旋律,体会江南水乡的风韵,我们感叹岁月的沧桑,更加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如今的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沙家浜人民利用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把景区建成了集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国防教育园、军事训练基地、芦苇水陆迷宫、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沙家浜湿地公园、横泾剧场、美食购物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成为闻名中外的一张亮丽名片,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走出景区,原海军司令员叶飞将军题写的“芦荡火种、军民情深”这八个字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想中国革命不正是在共产党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下,如同那一个个火种形成燎原之势,最后取得了胜利。同时作为有过二十几年军旅生涯的我也在深思,如果再爆发战争,广大人民群众还会像过去那样支持我们、保护我们的军队吗?我想这也是新时代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站在金秋的阳光下,秋风温柔的缠绕着我的发丝。那摇曳的秋色,淡淡的幽香,还有每个游客脸上绽放的笑容,无不让我感受到这份岁月静好。我想,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沙家浜革命先烈那样的英雄们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美好的生活。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永远不会停歇。“勿忘历史、砥砺前行”,这是我们这代人必须牢记和传承的责任。只有这样,那些先驱们的血才不会白流,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花开不败,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插图/网络
诗人简介
倪宝元,笔名晓波,祖籍江苏海门,从军多年,目前在上海工作生活。一个心里有诗和远方的中年男人,其散文和诗歌在冬歌文苑和中国诗歌网等文学平台发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