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92)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〇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已废入今江苏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历事真宗、仁宗两朝。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力图革新政治。因遭守旧派官僚的阻挠,未能成功。五年(1045),出任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西北地区的军政长官)、知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是州级长官)。后徙知邓(今属河南)、杭等州。63岁时病死于赴官途中。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今存词5首,散见于《范文正公集补编》、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元李治《敬斋古今黈》等。传世作品虽寥寥无几,但多属精品,清婉、悲壮兼而有之。
范仲淹这首词,写于旅途中,内容是怀念家乡,想念留在家中的妻子。当是年轻时的作品,具体写作年代难以详考。
“寒烟”,这里指水气。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二句是说,秋色与秋水连成一片,水面上氤氲着绿色的寒烟。
“黯乡魂”,心情因思乡而抑郁。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追旅思”,追,这里是纠缠萦绕之意。旅思,旅途中的心绪,一般比较郁闷。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二句,是说要想摆脱乡愁、旅思,除非夜夜睡得着觉并做好梦。
“明月楼高休独倚”,是说不要独自一人倚高楼望明月,那只会勾起或加重思乡思家的情绪。
本篇押用一部上去声仄韵,韵脚是“地”“翠”“水”“外”“思”“睡”“倚”“泪”。
清人焦循《綝雅词跋》里,记载了与范仲淹此词有关的一桩趣事:
有位学究对词这种文体痛加诋毁,认为词不可作。
焦循问他何故云然,回答是:“专言情(男女之情)则道(儒家之道)不足也。”
焦循又问:如此说来,有道之士一定不作词了?
学究回答说“是”。
于是,焦循便朗诵道:“碧云天,黄叶地……”学究听了,一脸严肃地背过身去吐口水。
焦循问他:“范仲淹是什么人?”
学究答曰:“是有道之士。”
于是,焦循告诉他说:“这首词正是范仲淹所作!”
“通儒”焦循就这样巧妙地以范仲淹此词为利器,批判了那种认为儒家之“道”与男女之“情”相对立的“腐儒”之见。
儒家的先圣孔子、先贤孟子都认为,“仁”就是“爱人”(见《论语·颜渊》《孟子·离娄下》)。这当然是泛指对整个人类(不包括率兽食人者)的爱,不专指男女两性之爱。
然而两性之爱是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人性之一;两性关系是一切社会、民族、国家的细胞。因此,孔、孟所谓“爱人”,必然包括两性之爱在内,并以此为重要基础。
很难想象,一个丝毫没有“儿女情”的人,会爱自己周围的其他人,会爱自己的民族、祖国,会爱整个人类,为之奋斗牺牲,成为“英雄”或仁人志士!
清人谢章铤《眠琴小筑词序》曰:“人必先有所不忍于其家,而后有所不忍于其国;今日之深情款款者,必异日之大节磊磊者也。”
清人文康《儿女英雄传》亦曰:“有了英雄至性,才成就得儿女心肠;有了儿女真情,才做得出英雄事业。”
这观点相同的两段议论,后半或许说得太绝对,但前半却可以说是至理名言:凡是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能够为之奋斗牺牲的“英雄”,必然是富于爱情或富于对爱情之美好向往的人——因为他们最具有人性,最具有爱心,最近于孔、孟之所谓“仁”。
明乎此,我们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竟也会写出“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词句,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编后语: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